西方园林发展史
巴比伦和波斯气候干旱,他们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的布局大多以位于十字路口的水池为中心。这种技术被阿拉伯人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它流传于北非、西班牙和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习了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屋内布局规整的柱廊花园。古罗马继承了希腊园林的艺术和亚述园林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别墅园林。
在中世纪的欧洲,花园建在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堂的修道院里。寺院中的园林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祭司住宅柱廊环绕的广场上种花,在医院前设立药园,在食堂、厨房前设立菜园,还有果园、鱼塘、休闲园等。如今,这一传统仍保留在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里。13年底,罗马出版了克利须那写的《田园考》,里面有对王侯的花园和花木的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修建了许多别墅花园。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出整齐的平台,灌木层层排列,将其修剪成图案化的种植祭坛。沿山使用各种水的方法,如流动的泉水,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森林花园。这种花园俗称意大利露台花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埃索撰写了西方最早的造园专著。他认为“如果没有组织和排列整齐,那么人们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园丁勒诺泰尔提出要“迫使自然接受对称法则”。他主持了凡尔赛宫的设计。他根据法国这一部分的平坦地形,开辟了大面积的草坪、花坛和运河,创造了宏伟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被许多国家所模仿。
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文艺领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粹的自然之美,恢复传统的草原和树木,从而产生了自然景观花园。英国神思朗诵的《关于造园艺术的思考》第一次使用了造园一词,提倡建设自然山水园林。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是早期自然景观园林的著名创造者之一,但当时他们对自然美的特征仍缺乏完整的理解。
18世纪中叶,钱伯斯从中国回国后写了一篇介绍中国园林的文章,他主张介绍中国的建筑素描。他的作品在欧洲很有影响,尤其是在法国。18年底,英国园艺师雷普顿认为,自然景观园林不应该放任不管,而应该经过加工,充分展现自然之美,隐藏其缺陷。他并没有完全拒绝常规布局。他还在建筑与园林交汇的区域采用成排种植的树木,并利用当时从美洲、东亚等地引进的花卉丰富园林色彩,推广了英国的自然景观园林。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将贵族的私家花园开放为公园。18世纪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此后,西方风景园林开始研究公园。
19世纪下半叶,美国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在1858年主持纽约中央公园建设时,创造了“风景园林师”一词,开创了“风景园林学”。他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的范围,从园林设计到城市公园系统设计,甚至区域景观规划。他认为城市户外空间系统、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不是奢侈品。后来出版的《克利夫兰风景园林》也是一部重要的专著。
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创办了风景园林系,第一次有了比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其他国家也陆续开办了这个专业。1948,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