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有哪些教授要上课?

在交大读书的这几年,感受到了很多老师的优雅,所以不得不先说一下我们学院的一些老师的课程。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杨晓光教授。杨晓光教授,“1978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路桥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留在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室任助理。后来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硕士和博士。1994年6月,受教育部派遣,获得日本教育部奖学金,赴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学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前面是他的简历,那就说说具体感受吧。听完杨晓光教授的课,人们会对整个智能交通系统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如何思考、提炼和解决整个科学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总之,杨老师的课会让你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不局限于细节。

杨晓光教授。

其次是陈小红教授。陈灿先生据说是个大块头。不仅在学术上,在行政上,他还是嘉定区CPPCC的副主席。虽然她很忙,但她真的很重视她的学生。因为陈小姐是大牛,所以参与了很多项目。她主持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更新了高速公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获2001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发“上海公交信息查询系统”,200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上海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上海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上海市城乡公路网规划;21世纪天津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上海崇明越江交通研究;中山交通规划、上海中心城市道路专业系统规划;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衔接研究:上海市“十五”期间机动车发展和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研究,上海市空气质量管理战略及其支持系统研究。她的课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她经常从自己的项目经验出发,在课堂上给学生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做工程最大的好处。

陈小红教授

最后,我要推荐一位刚刚获得科学进步二等奖的大牛——周顺华老师。近年来,周先生在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结构、高速铁路等领域主持了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两个国家863计划项目(高频重载条件下铁路路基差异沉降控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磁浮交通沪杭线越江隧道工程技术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摩擦介质开挖荷载计算)等。).

周老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相信熟悉铁路领域的人都会知道这所大学在铁路领域的地位。上周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交流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可以说基础知识的掌握极其扎实,同时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数不胜数,这样人们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去思考别人已经有了的成果,而是转向更前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