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森林
森林健康;施工措施;转型措施
人类需要健康的身体,陆地生态系统需要良性循环,森林需要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健康生长。在林业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森林健康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实施将为中国林业从量到质的转变架起桥梁,将从根本上改变林业粗放经营的局面[1-2]。森林健康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对森林的科学建设和管理,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满足人类当前和未来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多服务的需求[3]。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干旱少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持续干旱不仅增加了植树造林的难度,还导致一些森林枯萎死亡。由于整体树势减弱,各种森林病虫害和次生灾害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反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付出沉重的代价。
1建设健康森林的措施
1.1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
在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树种详细划分造林立地类型,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适地适树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实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各类造林模式纳入各级政府地方标准,实施标准化造林,解决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跨越,为建设健康森林打好基础[4]。
1.2地带性植被为主,建立多种植被类型。
地带性植被是自然界历经千百年优胜劣汰的首选,稳定性强。对于能够通过封育恢复和人工方法促进原生植被恢复的,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不必引进外来树种。对于不能恢复原有植被的,在生态林建设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提高树种适应性。在造林规划中,应选择若干适宜当地生长的乔灌木,优化组合,营造多类型森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优势互补和良性发展。做到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树木应以防护林带为主,减少片状纯林的数量。在平原农区,应以乔木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为主,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上,以经济效益为主,重点发展杨树、泡桐和果树经济林。沙区应以植树和灌溉为主,重点控制沙源。山区发展应以用材林和经济灌木为主,适当发展常绿乔木。
1.3加强种子繁育和森林病虫害防治。
随着造林苗木品种的单一和无性繁殖苗木比例的增加,为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对森林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将严重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保持物种基因的多样性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森林病虫害在针阔叶纯林中发生严重,尤其是松材线虫病,在九江市多地发生,造成严重损失。森林病虫害防治必须贯穿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将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规划设计,从良种繁育、壮苗培育、造林、抚育、管护、采伐运输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森林病虫害防治因素,同步规划、实施、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