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岗位技能操作人员培训开发探讨

张艳

(南通225300华东分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质资料管理岗位不断对熟练操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根据不断发展的新要求,中国石化管理者从培训前准备、培训实施、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熟练操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技能操作者;地质数据管理;培训发展

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的特殊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岗位不断对熟练操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岗位对熟练操作人员的新要求;针对新的要求,探讨了如何对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的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开发,并使培训和开发有效、及时地转化为企业成果。

1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岗位对熟练操作人员的新要求

1.1地质资料管理岗位专业知识要求

地质资料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成果,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国家实行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制度,同时要求各汇交机构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股份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将中石化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作为地质资料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之一。批准建立“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整合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的所有信息,实现地质资料的有效管理系统,建立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立各级地质资料中心全文数据库,通过网络服务系统使地质资料高效服务于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科研和决策。目前“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已进入推广阶段,软件功能涵盖了地质资料管理的所有工作,包括地质资料接收、记录、借阅、统计、报送和提交管理。数据库管理功能包括馆藏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中石化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软件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建设将带动油田企业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把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但目前的情况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大型计算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上。因此,信息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将始终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相比之下,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与整个油气行业的发展不相匹配,表现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普及不够,数据库建设不完善。

中国石化上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是“两滞后”、“两不足”,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于网络建设,管理和决策层面的应用滞后于操作层面;信息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数据缺乏标准化。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上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加强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

1.2地质资料管理岗位信息技术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资料的管理离不开计算机。大量的纸质资料、数据和图形需要输入扫描到计算机中,甚至物理核心数据也需要扫描到微机系统中。这就使得我们的数据管理人员需要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我国《石油石化岗位目录》中,对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要求是使用计算机、数据录入专用设备或文字信息处理设备,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输入文字信息和数据录入,或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和图像,操作、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人员。目前,华东分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中心)75%的操作人员参加并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具有较强的图形处理、表格操作和电子文档管理能力。

1.3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管理规定要求

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这项工作的保障。组织地质资料管理专家编写完成了《油气勘探开发地质资料归档要求》、《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写规则》、《中国石化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制度》。其中,《地质资料归档要求》将是全国油气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地质资料归档的工作制度,该标准的建立将为地质资料归档受理和地质资料报送、提交、接收提供明确的依据。该系统将对中国石化地质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的熟练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与地质资料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才能按照制度要求认真执行。

2.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熟练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技能操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中石油、中石化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自2005年以来调整了石油石化企业30个专业、617个岗位,取消了非技术工种,增加了技师、高级技师级别的岗位。修订了某些工种的定义和职位申请的范围。成为企事业单位劳动组织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的依据和基础。

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方式来达到培训的目的。通过央企员工技能大赛、石油石化行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很好地促进了石化员工的岗位培训,起到了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了各类技能操作人才的梯形发展,推动了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图1培训与发展流程图

更重要的是,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对熟练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培训和开发。

目前中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岗位熟练操作人员的培训开发流程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培训前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是训练的实施,这里面有很多任务要完成;然后是培训结束后培训成果的转化;最后是培训的评估和反馈(图1)。

2.1训练前准备阶段

2.1.1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的培训开发活动不是盲目进行的,只有在企业有相应需求的情况下,才需要实施培训开发。

根据2006年石化地质资料汇交统计调查,中石化83%的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5%;副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馆员(工程师)占总人数的35%;档案专业人员和地质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40%。表现为整体年龄偏大,高学历人员较少,档案和地质专业人员较少。虽然没有关于熟练操作工的直接统计,但是从以上数据可以预测,熟练操作工在地质资料管理岗位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只有加大对这些岗位熟练操作人员的培养和开发,使他们熟悉地质资料和档案工作的规律,掌握和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操作技能,才能弥补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全面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

2.1.2确保学员做好培训准备。

正是因为企业目前有问题或者未来可能有问题,才产生了培训需求的压力点。通过分析这些“压力点”,提炼出现实的训练需求。因为培训是双向活动,所以学员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培训准备阶段,除了分析培训需求外,还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员为培训做好充分准备。比如,要让受训者明白为什么要参加培训,以及参加培训能带来的好处,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受训者相信他们能够学到培训的内容,也就是说,为了让员工建立起充分的自信,研究表明,自信与受训者在培训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表1培训列表

2.2培训的实施

为了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制定培训计划来指导培训的具体实施。对于地质资料管理,现阶段的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普及,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完成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二是认真执行地质资料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岗位所必需的基本业务知识。表1列出了自2004年5月信息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开展的一系列地质资料管理培训。表1简单列出了培训时间(何时)和技能操作人员占培训对象的比例(谁),也可以说明企业领导对技能操作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几乎每次培训都安排了很大比例的熟练操作工。这进一步说明了熟练操作人员在地质资料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3培训成果的转化

一般来说,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良好的氛围。这是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外部氛围有助于员工培训成果的转化。第二是上级的支持。这是影响训练成果转化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上级支持度越高,成果转化的可能性越大。上级的支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学员在工作中学以致用;提醒受训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要给学员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当学员运用他们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4培训评估和反馈

(1)培训评估的标准是指培训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也可以说是培训评估的内容。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科帕克的四级评估模型,该模型将培训评估的标准分为四个等级:

一个是反应层。指受训者对培训的印象,以及他们对培训是否满意。例如,你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个培训吗?”“你对培训师满意吗?”。

第二个是学习层。指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接受培训后其知识和技能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这更多的是在认知层面。在信息管理中心参加培训的200多人中,大部分了解和掌握了地质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此外,华东分公司作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单位,在测试和试运行过程中,对相应模块的设置、系统信息平台与总部正在实施的勘探开发数据库的统一和协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不断与华东分公司的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和实际资料管理流程的差异、测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软件的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这既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工作过程。

第三是行为层。是指受训者接受培训后工作行为的变化,也可以看作是学习成果的应用,以前的行为在工作中是否得到了改善,培训内容是否得到了利用。通过培训,中石化已全面启动地质资料管理系统。

第四是结果层。指受训者或企业绩效的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华东分公司作为系统试点单位,数据管理人员尤其是熟练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一直走在其他单位前列,得到了总部领导的肯定,信息管理中心也成为中国石化系统首批通过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资质审查的单位之一。因此,通过培训,提高了单位的整体业务水平。

(2)培训评估的设计是指如何进行培训评估,包括选择评估方法和设计评估方法。

培训评估的方法很多,应根据评估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评估的效果。在评价反应层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讨论等方式。学习层评价时,可以采用考试、演讲、讨论、角色扮演、示范等方法。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价更多的是评价方法。

3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地质资料的管理模式。从事地质资料管理的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服务精神等综合素质。不仅熟悉地质资料和档案工作的一般规律,而且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开发地质资料,创造地质资料再生价值。所以,如果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就很难胜任或者做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时间不等人,环境紧迫。

技能型操作人员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和开发技能型操作人员是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力资源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的增值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技能型操作人员的培养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