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一个根本没学过正念的人介绍什么是正念?
早上,我和我的朋友们不仅深刻地分享了这段话,还详细地阅读了正念和正念觉知的力量:
我记得两年前,当我在教授正念时,在课程中,乔·卡巴金老师认为:
这种专注让我们更有意识,更清晰,更能接受当下的现实。
它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只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瞬间展开。
“积极”——正确心态:善良、好奇;
“正念”——有意识地意识到当下,即身体、心灵和环境的三位一体。
这本书是这样解释的:
需要注意什么?关注世界上的一切,尤其是我们经常想当然或忽略的生活内容。
正念就是随时随地关注事物的状态,关注事物本身的状态,而不是我们希望它应该有的状态。是沉思式思维的对立面,是情绪低落的持续和反复的原因的对立面。?
第一,正念是有意的。当我们培养我们的正念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现实环境和可能的选择,这样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行动。
第二,正念是经验性的,直接指向当下的实践经验。
第三,正念不是评价性的。它允许我们看到事物目前的真实状态,并允许它们保持这种状态。通过正念的培养,我们或许能够认识到外部事件、情绪感受、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理解一个因素如何诱发另一个因素,从而点燃抑郁的整个链条。
情绪本身具有进化意义,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理由。书中P21提到“情绪是至关重要的信使”。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都是短暂的,即使有时候会有一些持续性的情绪反应,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自愈,恢复正常。
那为什么抑郁症会一直持续下去?
书中提出,我们对情绪的反应会让这些情绪持续下去。又举了一个卡罗尔的例子:
当我们解决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原来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是有效的,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负面思想和情绪的时候,因为厌恶而去否定,去抗争,甚至去破坏,往往会适得其反。
当我们在童年或青春期时,我们遭受了一些负面的经历,这些经历伴随着抑郁,同时引起了我们对负面自我价值的许多思考。当我们成年后,这些过去的记忆、情绪和想法往往会被眼前的一些烦恼和悲伤激活,从而陷入其中。
当我们陷入其中,一方面会让我们的心情更加压抑。另一方面,我们会遵循之前的解题模式,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会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非常有助于带领我们解决很多外在的实际问题。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时,我们思考并分析它,然后采取行动,直到我们最终解决目标问题。
比如我要读完这本书,这是目标,我会思考怎么读这本书,比如今天读多少,明天读多少,直到我逐渐读完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检查自己的阅读进度。这就是作用方式。
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处理感情问题。当我们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情绪目标:我应该感到开心,然后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到底哪里不对,把定位点放在自己身上,陷入“过度自我沉思”(过度反刍),因为你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你克服烦恼和抑郁,但恰恰相反,这种过度沉思并不会解决问题,反而成为问题本身的一部分。
当然,并不是说存在模式比行动模式好,两者都重要,而是两者是不同的模式。在对待不同的对象上,这本书说,存在主义模式是行动模式所制造的问题的解药。
换句话说,存在方式和行动方式有什么区别?
书中P34给出了6点概述。早上,我们也仔细阅读并分享了它:
存在方式的这些特征与我们的正念不谋而合。
提高我们的意识。
我们对事物和情感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不仅通过我们的头脑,还通过我们的心灵和感官。我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思考不完全是意识的内容。
存在主义模式可以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生活和理解情绪、压力、思想和身体状态。通过培养对现有模式的认识,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