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英语培训
其实我们既然踏上了这条路,就预示着我们要走一条变化无穷的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我们要走一条不可预知的路,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我们还是要走一条充满曲折和挑战的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成长!
然而,教师的路在何方?很多人看着现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形势,层出不穷的问题学生,不断修改的教材,越来越觉得无用、迷茫、无所适从的教学经验!身处其中,我难免受到影响。好在我是一个习惯思考,不愿意堕落的人。仔细审视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认识,我发现我们可以一起走上一条教师成长之路。原来,路,就在脚下:
第一条路:训练之路。
培训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好途径。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还是网络平台上的继续教育和学习,都是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就像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美丽风景。
请允许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来到我们新密市实验初级中学指导工作,对老师们进行了一些专业培训。期间,我和另一位老师要以“同课异构班”的形式进行公开课。哪篇文章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刘主任对我的《进口》的一段评论,说我介绍的时候优美自恋的语言,是朗诵给学生听的。听起来很舒服,很感动,但又像高天上的一朵云。虽然很美,但是太空洞了。对学生,对这节课,对这篇课文,有什么作用?进口,不是因为你觉得好看,而是因为适用,才会好看。那是刘主任的意思,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课后,每当导入的时候,我总会仔细思考,比较各种导入方法,看哪种最有效,但我再也不会背一篇自以为是的课文来炫耀自己的文采了。如果我像过去一样出门上课见到老师,我会庆幸我遇到了人生导师,纠正了我的偏差。所以要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从中汲取营养,促进成长!
后来学校又陆续邀请了、、孟、侯淑英、马冠庭等老师,从不同角度指导我们的成长,或充满汗水的成长之路,或课题指导,或班级管理技巧,或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永恒法宝,或从国学谈教育,重新认识我们的职业等等。,所有这些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扫清了迷雾。为此,我觉得每个老师只要掏空自己的心,清理自己心中的杂草,放低身段姿态,抬头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就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思琪,这样的态度,假以时日一定会让他有新的感觉!
可能大家会说,训练不就是出去旅游嘛,多美好啊!其实任何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全在于你怎么看。就我个人而言,河南师范大学的顶替培训持续了两年,无非就是拿个结业证书。很多老师说没用,我笑笑。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我来说,这么多老师的讲课,都是财富,无价之宝。他们可以用功利心来衡量吗?任何事情,一旦功利化,烦恼就上顶了!培训期间,我熬夜探题,第一次向专家展示培训方案,碰巧参加了郑州市农村中小学优质课竞赛。我需要准备五篇不同主题的课文,所以白天上课,晚上布置课件和教学设计,背好每一个环节和语言,预设问题和应对策略。那几天很痛苦,经常失眠,但是我没有放弃,终于坚持下来了!虽然最后我在郑州获得了三等奖,但从中能得到的锻炼和向五六个省级甚至国家级专家提问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再说说武汉的作坊主培训。当时郑州初中语文三个作坊主只去找我,活动的时候没人商量。我当时很着急!记得有一次,破冰热身活动结束后,老师给每个工坊发了一张白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给自己的工坊起一个名字和一个logo。其他车间马上开始热烈讨论,我一个人。我不擅长这个,更别说画画了。喜欢画画的女儿曾经说我一点天赋都没有。可是,老师看了看时间,我额头的汗都出来了。没有人可以依靠,我必须依靠自己!我先是按照“初中语文”的思路画字母和简单的线条,后来看到没成型就放弃了。我就想,为什么不抛弃这种想法,从其他角度去设计呢?想到工作坊,想到它对我们老师的引领作用,想到老师们离讲台更远的地方,我立刻用简笔写意的形式画了一个木屋,小门开着,一串小花猫的蹄印从屋内走出来,拐了个弯,由近及远延伸。它被命名为“方方圆”,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工作坊的在线学习,走向教师成长的远方。没想到,这个“强行”的东西得到了千千老师的称赞,说它有意境。我呢,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点点的喜悦和骄傲!这件事之后,我增加了管理我们车间的信心。虽然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我还是勤勤恳恳的问了老师。就这样,我们的车间建成了,活动一个接一个地被创造出来,车间的员工也开始及时学习。看到了吧,这种事情,对我来说,也是人生第一次接触。我没有因为尴尬而放弃,而是克服了。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至于因为考上了新密的名师而有机会出去苏州读书,那就更加珍惜了。至此,我就不细说那短短十几天给我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了。我引用我培训经历中的两段话和大家分享:“果然,我在这里没有失望,不仅没有失望,我每天都在感动、收获、反思、吸收。”导师就像强烈的光源,照亮我们心中的迷茫,照亮我们前方的黑暗。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胸怀,他们的远见,他们的学识,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执着,都让我折服,依赖,守望,敬仰,敬仰,仰视!有人说,不出去走走,会觉得每天看到的都是全世界。是啊,出来才知道世界这么大,故地重游,但还是觉得很多地方没去过。在我的导师面前,我们浅薄的知识,井底之蛙的知识,只是一粒灰尘。越是看到自己迂腐的无知和未知世界的浩瀚,越是明白弯腰读书,安下心来教书是多么简单。
以上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现在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成长,抱怨少了,理解多了,对岗位、同事、学生都特别包容。我知道这就是培训学习的影响,也让我相信培训之路是成长的捷径。我听过这样的话:不怕没有上场机会,就怕没有球场上的实力。我们应该永远在路上。只有在路上,我们才能勒住机遇这匹飞奔的“马”,策马扬鞭,奔向未来。?
第二种方式,读书的方式。
成长离不开读书。在全民阅读的时代,相信大家都比我更清楚阅读的重要性。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一个漫长的“修心”工程,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方式。它通过影响心灵来丰富和深化生命的存在。不读书的人生是不幸的,不读书的时光是悲哀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使孩子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或增加作业,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想想我们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能把抄写写作业变成阅读作业,学生受益匪浅!我也看过黄庭坚和苏轼谈读书,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日不读书,尘埃生于其中;两天不学习,话就没意思了;三天不学习就会觉得恶心。呵呵,就像我们偶尔翻几页,大家不都蓬头垢面,狰狞可怖吗?我记得三毛的诗《给你一匹马》,里面说你读的多了,你的样子就变了。看来你不怕丑,读书可以弥补啊!不然清华小学校长窦桂梅也不会说她的美容经验是读书。似乎我们大多数人都证实了江洋先生的话: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读得太少,想得太多。
但是,读书不能教你致富,也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但是,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可以内化为你的气场和魅力,让你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你的谈吐,培养你宽广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让男人更有内涵,让女人更优雅。如果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可能是因为她的长相,但如果他爱上一个不好看的女生,那一定是因为女生丰富的内在,让她散发出知识沉淀后的知性之美。就像一本书,你永远翻不完,每一页都那么吸引人,让你舍不得放下。而那些从来不读书的光鲜少女,瘦得像一张纸,一眼就能看穿,一开口就不能给人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像穆欣、江洋、程尚荣,他们身上沉积的自信和知识的光辉,以及谈古论今的从容,都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灵。我在苏州培训时第一次见到程尚荣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当他满头银发走进教室,高昂着头,脚步稳健,精神抖擞,我承认那一刻,伴随着掌声,我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激动,也不知道这位前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只是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气场,征服了我,震撼了我。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文人气质、豁达胸襟、昂扬精神,就像一把火炬在前面燃烧!
从他的讲课中,我了解到“你是个好人”的评价是最高的奖励;我明白了,教师是最尊贵的“君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称之为“君子”;我知道教育首先是一项道德事业。“国无德不能兴,民无德不能立。”在教育中,道德是爱孩子,因为道德的方式是尊重人。我也知道一个老师必须是一个实践者。经验是宝贵的,但也是可怕的,因为熟能生巧,让你变笨,让人止步不前,停滞不前。
没有PPT,他一个字都没写。他把上午的课全部记住了,从理论到实例,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从哲学到教育学,从诗词到歌词,从经典到通俗,一个字一个字自然地读出来。他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显示了君子之风,代表了民族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也许有一天,当岁月变黄,当我回忆起他的时候,袁野是明亮的,我们都站在地球的中央。他就是76岁的程尚荣先生。"
我想,放下手机,拿起书看。总有一天,它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是,很多老师问我看什么书。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想看以下几种书。
一是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我们是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育人教书。我们要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老师看不下去,因为理论太枯燥。的确,它不像小说那样跌宕起伏,也不像散文那样优雅婉约,但它们言简意赅,寥寥数语说明一个大道理,就像公式、定律、概念一样,是问题的原点和归宿。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当我们回到这个原点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还有另外一个村庄。理论不是天上的彩云,它是接地气的,是最朴实无华最有用的知识!我们设计一节课很容易,但不能做一个教育教学论的选择题。我们最有的是经验,最缺的是理论。看了这本书,很多谜题都会在这里解开!
二是看学科和专业的书。如果你是语文老师,多看看语文教学方面的书;如果你是英语老师,多看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现实是我们自以为教了很多年,经验丰富,不能随便教完学生,那我们在读什么?而年轻老师不爱读书,以为年轻就是资本,学生喜欢年轻老师就是成绩,却不知道经验就是资本,只有年龄没有经验不是资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理解上课,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法,不研究学生。真的很嚣张!培训期间,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咨询了徐斌老师,他对如何评课给了我诚恳的建议,就是要有目的的听课,比如听导入、听老师语言、听提问、板书等。我说不知道应该带着什么目的去听哪个老师的课。老师给我举了个例子,说怎么听不同老师的课,还推荐我看那本书。我想2017我想看的书里一定有这样一本书。
第三是看其他专业书籍。比如我是教语文的,不如看哲学方面的书。哲学是最治愈的东西。你在文学上的一切瘾,都可以在哲学上对症下药治好。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特别多愁善感。看书的时候,受不了悲惨的结局。我难过得吃不下,喝不下,笑不出来,心里疼得无以复加。听了老师的建议,后来看了一些哲学书,渐渐理性了,心态也渐渐中和平衡了,所以对戏的投入也少了。其实各种书之间是有互补作用的。这类书可能你解不开心结,但其他书正好解决了你的疑惑。它们既独立又全面。都说文史不分,学好历史对学习语文有帮助。其实不仅仅是文史,还可以辅助所有学科和专业。老师说:实时,专业之外,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的课该有多丰富多有趣啊!
第四是看自己喜欢的书。生活总需要一点情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无疑可以增加兴趣,就像看一本书或者和知心朋友长谈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取代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我个人喜欢书,大部分是安妮宝贝的。我也看张小娴、张晓风、毕淑敏、张爱玲、白洛梅、韩寒和郭敬明的书,甚至喜欢吉米漫画。有时候拿到一本新书,不翻扉页,却要细细欣赏半天,快乐无比。
五是阅读中外经典。经典有经典的道理。它们绝不是电子阅读,也不是快餐文化,更不是没有温度的白字。它们厚重,涉及人文历史,时代感强。它们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典范,无论是场景描写还是人物都有取之不尽的精华。就像红楼一样,无论是建筑、服饰、饮食、节日、诗词、植物,任何一件都可以自成体系,成为这方面研究的标本。所以,读了无数遍红楼,还是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总之,读书是我们成长的一条温暖之路。走在这条路上,风景很美,让你渐渐上瘾,体验不一样的快乐。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吴亦舒最有说服力!
第三条路,反思之路。
武汉一位老师每天问自己三句话:我今天爱我的学生吗?今天我用什么方式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感受到爱了吗?正是在这种日常的自我追问中,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
我常常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这些:比如,除了知识,我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当学生犯错时,我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思考?我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真的适合我的学生吗?当学生的错误反复出现时,我是恼羞成怒,还是耐心寻找深层原因?学生家长都不管,我凭什么多管闲事?我把这个理由作为我不作为的借口吗?我是真的对学生好,还是一直以爱的名义说我对学生好?......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反思过这些:比如,既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抱怨自己付出的多,孩子得到的回报却少?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可是孩子在你的希望中幸福吗?当我们回到家,我们总是忘记它在家里吗?我们只是孩子的父母。我们不是老师还是其他身份?我们总是期待我们的孩子成功,我们的女儿成功。一次次失望的时候,我们说要等花开。但如果我们的孩子生来就像自然界中从不开花的植物,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他们欣赏成世界上最美的植物和树叶呢?......
如果我们每天多问自己,多思考,不知不觉就成长了很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来听听几位名师的看法。做一名教师,著名教师刘虹说过:我们应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懂教育的老师,一个会教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中国教育专家宇易说:“做一辈子的老师,学一辈子的老师。”江苏“天使老师”于杰说:“我想的不多,但我爱孩子是自然而然的。我没有多想,只是一路摸索,一路练习。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在一起,珍惜,就是缘分。我没有多想,我只是知道他们都会长大,我只是陪他们走了一小段路。”如果这些话很有味道,应该会受到很多启发。关于为人父母,黄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所以,孩子的人生,他是主人,我是陪伴,我必须陪伴,我只能陪伴。
第四条路,行动之路。
你再怎么反思,不付诸行动还是没用。只有行动起来,把想法变成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难道没有一条血路吗?徐斌老师是如何从小学直接转学到苏大任教的?想必与他对小一至小一62本教材的研究密不可分,与他500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有关,与他不间断的课题研究有关;刘虹老师,你是如何从一个英语新手成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想必和每天听英语广播练英语,看500多部外国电影,经常背英语词典看英语节目,勇于挑战自己有关。26年教龄,25年班主任的于杰老师,是如何获得“天使老师”称号的?想必她写的这封27万字的信,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有关,与她柔软的内心有关,与她内心的平静有关,与她把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有关。
如何行动?我只是说作为老师,要做一些基本的。
1.改进教学方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我们借用刘虹老师的话来回答一下: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学科的特点,想出适合他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有他自己独特的特点呢?你这么用心,是不是怕学生学不开心?
2.做好每一节正常课。
不要说什么好的公开课。其实一节好的师范课才是最训练的。有的老师不同意,凭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没人会接受。其实经验无非是熟能生巧,但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日益更新的知识,如果不与时俱进,真的无能!经验呢?相反,它成为进步的障碍。不思进取的固执,不仅没有再生聪明,说不定还很蠢!
但是什么才算好的师范类呢?李玉贵说:“好好上课,老师不见了。”而不是老师拿着课本,照本宣科的讲故事,讲的飞来飞去,累的嗓子都哑了,抱怨学生笨。好的课堂一定是真实的、有效的、互动的、生成的,而“真实的课堂摒弃演练和作秀,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实用,互动的课堂强调对话和享受,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听专家讲课,提到理想的课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人在课堂,课堂在人中间;二楼,人如其班,班如其人;第三个层面,人是阶级,阶级是人。如果能达到一课两忘的境界,那该有多迷人啊!
3.养成写教学故事和教学反思的习惯。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但坚持写3年教学反思,一定能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李镇西老师是一个模范。他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
我们每天都和学生相处,课堂内外每天都有故事发生,而这些故事就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如果能及时收集、整理、记录下来,它们就不会在平时忙碌的生活中丢失,反而会被我们的心穿成珠子。我们的思想会在这种运用中逐渐变得晶莹透亮,智慧也会逐渐增加和深化。它不仅沉淀了我们生活中的痛苦,也在不经意间把我们的生活点缀成了灿烂的模样。所以,拿起笔写吧。写作让人在这嘈杂的环境中安静下来,让你焦虑的心感到平静。
我有抹黑自己的习惯,也写下过一些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和想法,比如激情都去哪了,好的教学设计是修改过的,走心课堂是道德课堂,修身养性才是看到更好的云的必由之路,给他们一点时间解释,教育应该是有心人的事业,还有教育。
这是一个充满职业倦怠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在喊累,抱怨生活的巨大压力和生活的艰辛。作为老师,有的是在与学生的斗智中疲惫,有的是在领导的心目中疲惫。或许,开始太久,离原点越来越远。人们越来越忘记他们为什么开始。都说“不忘初心”,但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的初心?诚然,在教育上谈诗画有点夸张,但未必像所有苦行僧那样悲观。为什么不能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在教育和生活之间,在诗歌和草根之间,在天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契合点?扎根土地,过世俗生活;也触摸着远方,过着诗意的生活。这一点都不矛盾。只要我们有爱,有理想,有坚持走在教育的土地上,就一定会诗意地生活在教育的土地上!
长大吧,不要固步自封,这是我们每个人永远无法停止做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