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先认汉字再学拼音是什么意思?

安徽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规定从今年9月1开始,我省所有中小学将采用“部分编选”的语文教材。我省语文科目原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并存的局面将逐步被“部版”统一。改革后,中小学语文学习会有哪些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中小学资深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

先认汉字,再学拼音,回归传统无知

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副校长、一位小学语文资深老师说,这次教材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把汉字学习放在了拼音学习的前面。

以前刚进一年级的时候,课本先教拼音,教完所有拼音后才开始教识字。但是新教材《补边本》把学拼音推迟了一个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边学拼音边学拼音。比如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有两个识字单元,两个汉语拼音单元,四个课文单元。让孩子在学习汉语拼音系统13课时之前,先学习一些常用词,如“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手、脚、口、耳”。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敏在语文教研部编教材使用培训会上动情地举了一个例子:入学后,第一篇识字课文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然后是“金、木、水、火、土”和“云转雨、雪转风”,很传统,很有意思。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重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始感受。“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有意义的:汉语和汉字被放回了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以前幼儿园的家长总会问她,要不要在幼儿园提前学拼音。她给出的答案永远是:不会,在她看来,学习拼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正确地读普通话、发普通话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学会认字才是关键。所以“年轻收敛”不要过分强调拼音。其实中国传统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以前孩子迷茫的方式是让孩子反复读,逐渐学会阅读。这一次提到识字,也是回归传统的蒙混方式。

此外,新教材强调低年级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自主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识字”和“写字”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1600左右的常用单词,其中800左右的单词可以书写。一般来说,学生只要按照现行教材设定的目标前进,到高二下学期就可以独立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