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人物事迹

杨长期从事新闻文化工作,十分关心国运、文化兴衰、知识分子状况和政治民主。文化艺术的兴衰和问题,我深有感触。

纠正知识的名称,努力营造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

粉碎“四人帮”后,他就任广州市文化局局长。其间,他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写了许多文章,呼吁给文学创作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宽容的态度,哀叹几十年来文学实践特别是“左”的指导思想所犯的错误。他为戏曲剧作家叫苦,主张戏曲要繁荣发展,剧目要丰富多样。首先是解决国剧编剧这个主要问题。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拥护不戴帽、抓辫子、打棍子的“三不”方针。

杨对文物工作情有独钟,十分重视。上世纪60年代,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他组织知名文物专家,成立了“广州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任主任。改革开放初期,他分管全市文物工作。为了填补我市文物鉴定专家的空白,他把优秀人才送到北京培训;为了摸清广州文物的“家底”,他主持了全市文物普查。同时,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在北京、上海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在调整完善我市博物馆展览展示内容、规范和加强流散文物征集管理、出口文物鉴定和地下文物发掘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

杨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经常与文人打交道,因此对科技文化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对知识分子有着深厚的感情,珍惜人才。他执掌市文化局后,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路线方针政策,拨乱反正,为知识分子平反昭雪。他协助市委、市政府对文革中在文化系统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积极落实政策,解决遗留问题,让他们大胆工作。另一方面,他带头号召各级领导机关要有见识、有肚量、有用处,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狠抓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杨不仅擅长书法,而且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书法家。受家庭和父亲教训的影响,七岁成为画家,后来转行学习“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的草书风格。他的书法,但学古,不浑,但创新而不巧;笔触苍劲有力,清新苍劲,潇洒自如,生动传神,充满时代精神。他的书法作品大多是自撰的诗词,将书的情怀与笔墨融为一体。他的诗直截了当,不华丽。或者对事情感到焦虑,对事情担心,心热,爱恨分明;或寄情山水,笑傲自然,借物抒情,触摸风景;或者经历磨难,感悟人生,给予亲朋好友,真诚相待。

杨书法新作曾在广州、北京、杭州、湖南、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省、韩国等地展出,刻石在桂林中日友好书法碑廊、湖北荆州古城碑林、广州白云山、南海禅寺等地展出。1985、1986年随广州诗社代表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泰国。1987年参加新加坡中文书友会主办的“新加坡首届书法营”并做专题讲座。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大陆、台湾省、香港、澳门和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报人,杨先后担任过粤赣边区人民志愿军和平通俗报总编辑、香港《光明日报》编辑、《文汇报》评论员、《广州联合报》总编辑、《广州日报》编委兼秘书长,还撰写过《散文选》、《粤海诗话丛刊·叶》和《评论秦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