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竞赛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你自己选择的问题。你觉得值得。如果要拿奥赛一等奖,对高考肯定有一定影响,但也有它的好处。比如我们现在考的是综合,我最多20分钟就能出化学108的题。比赛结束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很简单,比如一个化学方程式,平时是背不出来的。还有很多实验现象。但是比赛过后,你会发现那些事情很简单,因为你已经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连深层的东西都清楚了,表面的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加分或者充实自己,那就去做吧。但首先,你要做好对其他科目成绩产生影响的准备。
我认为比赛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教材。你说你们学校好,那我猜应该有这种培训班,我可以参加。我们学校没有。都是从网上找的资料自学的,很难。
关于书,我认为选择很重要。这两本书你都应该选。如果只是想在初高中的时候拿奖,那就要重点看这方面的竞赛书籍,大学课本只需要看懂相关章节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在冬令营有所作为,你必须彻底理解这两本书。其实你可以问问老师,问问经常带队的老师的意见,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很多问题,很多很多。因为化学毕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笔试考的东西基本都是有一定知识的合理猜测。有时候答案很离奇,但却是对的。没遇到过,就想不通。比如今年考试的Fe合作的问题就很变态,我不敢想那个答案,但事实确实如此。
记住,要有比赛,一定要做好,否则一定不做。不要一边比赛一边担心自己的其他科目,然后半途而废,只会得不偿失。
我是在高三之后退出QQ的。我觉得很浪费时间,所以现在不需要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补充:奥赛经典书籍真的很好看。也可以看看奥赛网站上别人推荐的书。老师只讲概念。如果你理解了它们,你就应该多做题。
这是别人的摘录:
“你在化学竞赛中的位置,将决定你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啊,我不是在教成功……)。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计划。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低估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我们有好处。如何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落脚点,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也只能靠自己学会的事情。
让我们来看看吧。红色字母表示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为不同项目选择的参考书,请参考“参考书”部分。
三等奖:...你最好不要参加,省点钱。我对你无话可说。
二等奖:获得二等奖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因为也许你化学不拔尖,也许你竞赛的主要方向不是化学,也许你不想在竞赛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更关注高考……那么,一个二等奖还是很实惠的。只要初赛后稍微准备一下,7月上课认真听讲,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说实话,化学一等奖和二等奖都没啥用。也许从比赛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会对你的高考和升学更有帮助。
一等奖:首先看你是否掌握了考试大纲的内容,但不是全部?这不是你的错。我还不知道大纲里有些关于晶体结构的内容是从哪里出现的,甚至是结构化学……但是大的东西都得紧紧掌握。不要等到九月才说,啊,我忘了学有机…
为了增加胜率,你最好去参加前年7月份的培训。要知道高一学生四五月份初赛成绩会降低十分,加上几个流动名额,高一初赛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省队:有人问:“哎,我们为什么从一等奖跳到省队?”因为我希望你不要把40强作为目标。要么你按照一等奖的计划走,要么你以省队为目标,这个我在“集训队”部分开头已经说清楚了。如果一定要以前40名为目标,可以按照上面一等奖的计划,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精通,多做模拟试卷,多读大学书……做就是了,没有质的区别,毕竟9月份好好考,10月份等着虐吧!
新高考方案实施前,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可以不参加非选修科目的期末考试,相当于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但现在化学竞赛前已经通过了学业水平考试,所以没办法…
瞄准省队的同学,你的计划会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你必须对化学全力以赴,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成功。人们一心多用,甚至一心多用,最后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但我觉得他们靠的是几倍的努力,而不是把一份努力切割成几份。如果你有这种意识,我不会反对你这么做。化学集训队也有人拿了物理一等奖。南外的人跟我说,南外有人有资格同时走数理化三门课,有人过去甚至进了省队。
2007年的44个人,有两个是2006年来的,一个是大二的,还有十几个是2006年拿的一等奖。
竞赛书在镇江不好买,各种奥运指导书都可以,但是大学教材麻烦。镇江几乎没有书店(中山路有个地下书店,好像叫星星书店,那里有几样),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南京(比如寒假培训的时候,前年7月培训的时候),一定要买书。新街口新华书店三楼有各种教材。南大本部书店卖的书太专业了,几乎没有专科生的教材。你可以在那里买到实体书。在南京一次性买齐尽量不要舍不得花钱,不然回镇江后悔买少了就更麻烦了。还有,书很重,所以你去的时候最好背个空书包,不然就要背很重的东西去逛街了...7月份报到集训的时候报名处会有卖大学化学教材的摊位,但是除非你是大一大二的,到时候再买就来不及了,属于你的化学竞赛还有十一天就结束了(冷笑话...).如果委托别人购买,一定要说清楚书名,出版社(其实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比如高等教育有机教材近十种),最好有作者,组织的大学,封面颜色。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用的都是大学化学系的教材,下面我推荐的是,如果你买的是其他大学教材,一定要看一下书的内容介绍,说是给谁看的,非化学专业的书是不行的,因为和化学系正规教材的内容划分、难度、顺序都有很大差别,会让你很困惑。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材
主编:马宏佳江苏化学化工学院,高中生化学竞赛工作委员会组织。东南大学出版社封面:绿色
你不需要买这本教科书。它将在7月份的培训中分发。当然,如果你想提前拥有,可以在镇江购买。这本书太笼统了。它只是把7月份的培训内容像大纲一样罗列出来,我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7月之后,这本书对我来说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大纲的最后两页(其实初步大纲的参考价值并不大,最终大纲完全是扯淡。不信!这里的初赛指的是全国初赛,7、9月份考试用的),但是是官方教材,7月份上课必须用(想到镇江日报)。反正没有覆盖面更广的书,化学竞赛涉及的内容你可以大致了解一下。上面的练习你可以做,但是我没做过…
无机化学(第一卷)第四版
北师大、华师大、南师大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封面:蓝色
这可以说是一本必备的书,参加过化学竞赛的人基本都有。你可以向你认识的参加过化学竞赛的人借。高等教育有一堆书都是这种封面设计(无机的,有机的,分析的,物化的等等。),封面上方写着“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书的编辑吴国庆先生是这次化学竞赛的主要人物。本书总结了无机化学(元素化学除外)的所有内容,包括结构、物化、分析。是最基础的大学教材,也是你应该看的最早的大学化学书。其文笔口语化,适合自学。这本书的很多内容是化学竞赛要求的,有些是全国初赛不要求的,比如能斯特方程,电解质溶液和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些复杂计算等等。不过我建议你看这本书,重要的多读几遍,不重要的少读几遍,不需要按顺序读,直到里面的每一段都熟悉了,这样会有好处,你的化学素养一定会提高。你参加比赛的时间本来是。很多人都把这本书翻得破烂不堪。
有机化学
有机的情况比较特殊。新华书店同时在卖十几本有机大学教材(我指的是基础有机教材,所以不要买一本专门研究有机某一方面的专业书)。你也可能从各种渠道得到一些不再出售的旧有机教科书。这些教材内容基本相同但各有特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卷帙浩繁。可以自己选择,只要基本内容和其他版本一样。同学们不要选同一个,以便以后交流不同版本的优点。无论什么样的有机教材,只要你能读好(这是关键,比一本完美的教材重要得多),对于全国初赛来说就足够了。针对省队的同学,请看下面《基础有机化学》这本书的介绍。我自己买的有机化学,和无机一样的版面(蓝色封面)(但好像即使这样的版面,有机还是不止一种…),大连理工大学整理,袁主编,不到500页。和其他有机教材相比,稍微简单一点,只有一本书,不分上下册。内容物按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及其他的顺序排列。没什么异常,基本内容都没漏掉。我的有机基本就靠它了(当然我也接触过其他的有机教材,但都只是片段)。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卷一和卷二
邢等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封面:黄与白》。
这本书只推荐给瞄准省队的同学!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难的基础有机教材。前两卷***1200页也很贵,加起来100块钱。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提到的一些反应,据说是已故的邢齐一先生本人及其弟子所为,自然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我建议想学习这本书的同学,先选一本简单的有机书来读,等大学有机有一定基础后再来读这本书,否则可能会被大量的信息淹没。这本书买的晚,只读了300多页。如果你真的能看懂这本书,可以说你的有机能力是无敌的。即使在集训队,也没有多少人看完这本书(但也不是没有,集训队里好像有人背过这本书……)。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周公度段李安运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封面:青色
这本书很好认,因为结构化学好像是唯一的一本,没别的了。这是一本针对高年级大学生的教材,内容远远超过了全国初赛的要求。也许你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觉得很难理解,但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可以说我高二化学一等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当时读的。书中的内容是整个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些理论,化学将永远只是一门经验学科。接触这些理论思想会改变你对化学的理解(至少对我来说)。如果把竞赛比作劈柴,那么读大学化学教材就是磨刀,读结构化学就是磨刀。它在我脑海里建立了一个画面,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化学是物理的一部分”。所有的化学现象都是由无数服从薛定谔方程的微观粒子衍生出的复杂而美丽的图案,一个方程创造了整个物质世界。这种对化学的理解也成为我学习化学的动力。
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
分析化学
2001第三版,2004年第六次印刷。由于错误,第五次印刷时少了几页,其中一页是一个重要的林蒙公式。
物理化学(第一卷)
无机化学(第二卷)
同第一卷
高级无机化学
启东化学竞赛教程
金牌之路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文科,有点偏激。然而,化学竞赛确实有其鲜明的特点。化学竞赛相对于数理化竞赛,背的内容要多得多,而且基本上是以大学知识为基础,甚至与高中内容无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你的高中化学水平只需要通过初赛,其余的大家都没学过,就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这个特点也要求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当然,这种能力是在参加高化学竞赛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
这显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一些大概的内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方法是自己的事。
首先,你不可能仅仅凭着一腔热情埋头做一个练习就在化学竞赛中取得成功。你应该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你要做好安排,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薄弱什么,看什么书,做什么题型,补什么,巩固什么。我请女同学们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有些女同学似乎总是在默默做题看书,缺乏对学习的整体把握,这是比赛中的一大败笔!那时候你会很痛苦:我付出了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为什么得不到回报?是因为你的力量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你在浪费你的力量。这也是对比赛缺乏认识和了解的表现。了解比赛,了解多少,能达到多高。不要做逆来顺受的恶业,要积极思考组织者的意图,他们要选拔什么样的人,考察的是什么样的能力。注意:大赛本来就是为你们准备的,你们才是主人。我觉得你可以听听吴勇在这方面是怎么说的。以上可以总结为“认识清楚”。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你可能会说:最后我只要多做对几道题,每次考试都考好就行了。我可以拿象棋来打个比方:虽然说到底,下棋会把对手打死,但并没有进化出“棋势”“棋式”等各种抽象的说法当然,所谓的认识还是建立在特定的知识水平上。没有一定水平,是不可能知道的。
第二,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一个人努力也不远。几个熟悉的同学时不时的在一起讨论争论是很有必要的。在和别人一起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你可以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这有时远胜于苦苦思索。你千万不要有“敌强我弱”的想法。把别人当敌人只会让自己吃亏。营造竞争、合作、进步的良好氛围,对大家都有好处,也要靠大家的努力。2007年,省中学有8名学生进入第一轮集训,名列全省第一。我和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我觉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是靠他们的好同学关系。以上可以总结为“良好的合作氛围”。
今天和一个搞化学竞赛的同学讨论阅读。我说:也许看一些书对竞赛不会有直接的用处(因为超出要求了),但是可以提高认识,提高化学素养...我同学好像更激烈一点。我把他的话放在这里供你参考。他说:读任何书的人,首先要看教学大纲是否要求,要求读什么,尽量读最少的书。总之,如果你不想读要求之外的书,那么你要求之内的书就读不好。(大意如此)
希望大家能在好奇心和功利目的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要太功利,急功近利不会有好下场(这点我从不怀疑),也不要太浪漫,否则你可能以高瞻远瞩的眼光过不了初赛,再优秀也会被埋没。
不要害怕用新知识打破你头脑中的旧观念。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不自觉地反复强调要在各种辩证关系中寻求某种平衡,希望没有给你留下我擅长政治的错误印象。
第四,有机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最需要记忆的部分,初学的时候会让你很惨(对我来说只比背英语单词和政治略胜一筹)。一两个小时可能只能看十几页,很容易混乱,让人抓狂。对此,我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是告诉自己“这些都是知识!”“忍着吧。当我注意到自己阅读的页数慢慢增加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不要为了进步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如果有必要,你宁愿立刻回头去掌握它。
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不管你的记忆力有多好。一般一本书你要从头到尾看两四遍。至于书中的几十个重点,可以说要看无数遍。我最熟悉我的有机书的时候,一天翻了四五遍,正是我要找的。有一页还不错,那真是我了如指掌。可以在扉页上标注重要内容的页码,方便查阅。当你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你应该努力记住你看到的所有东西,然后你会自然地找到经常做题的重点内容。再读一遍,你就会体会到骨干和副业的区别,有机的有个大概的把握,心里就踏实多了。
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达到熟练。一是了解足够的有机知识,二是做题时能够想到相关的知识。前者靠看书,后者靠做题。
最后,我想说:学无止境,学无止境。你要让自己喜欢学习,至少不要讨厌学习。如果你找不到忍受学习这种极其枯燥的内容的理由;如果你读书只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如果学习这些知识只是给你带来无尽的痛苦,那么我劝你不要勉强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书,你要好好想想自己,而不是违心的努力。我觉得违背自己的真心是不会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