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术危机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方面产生了突出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孩子出现学业危机。首先,他们普遍缺乏动力,学习习惯差,365,438+0.42%经常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其次,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的安慰和关爱。调查显示,28.16%的留守儿童父母每1年或以上才回家一次,52.53%的留守儿童表示非常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进而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降。第三,留守儿童更厌学。调查显示,“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学习”的留守儿童占33.23%;有56.64%的留守儿童逃学过,其中15.51%经常逃学[1]。

(二)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失范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生活满意度逐渐降低,容易导致他们对生活缺乏热情,无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调查显示,只有13.92%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校表现非常满意,“不要求”和“顺其自然”的比例占23.73%。二是容易形成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调查发现,48.42%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良,不听祖辈教诲,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经常出现迟到、逃学、打架等违纪行为。有的沉迷于不健康的影视文化或网络游戏;少数人甚至实施抢劫、打架等犯罪行为。

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女生比男生更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比父母在家的孩子更严重。他们经常会经历孤独、抑郁、失望、焦虑和无助等负面情绪。调查显示,83.11%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有失落、孤独、被遗弃、无助等消极痛苦的感受。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变得自卑、冷漠、胆小、自我封闭,因此明显不如父母在家的孩子。虽然这些心理问题大多是暂时的、发展性的,但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障碍和人格缺陷[2]。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家庭沟通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父亲在其中代表着社会规范的权威,母亲起着引导情绪的作用。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内容不限,富有个性和情感;其传播频率高,传播形式多样,以言传身教为主。这些使家长在培养和塑造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道德情操和人格特征等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有效的作用,其在教育孩子的人格和生命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学校和社会教育都无法比拟的。而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频率较少,沟通方式单一有限,通常以电话或书信为主,具有长期不连续、非面对面、互动频率低等特点。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儿童社会化严重缺失,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调查显示,13.29%的家长很少和孩子联系,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看一次孩子。而与孩子接触少的占4.11%,如表1所示。

(二)监护人教育能力低,监护能力弱。

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工作,孩子一般由长辈照顾。有四种类型的护理:代际护理、父亲或母亲的单亲护理、亲属护理和同伴护理或自我护理。其中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如表2所示。

以上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中,很大比例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监护人比例为81.05438+0%。文化程度低不仅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单亲家长监护中,大多以母亲为监护人。一般来说,母亲会比父亲更好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但繁重的劳动负担让她们无暇顾及孩子,也很少与孩子交流。他们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主要是打骂,导致事倍功半。隔代监护的弊端就更明显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采取溺爱的管教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娇生惯养、任性等性格特征。站在亲人的立场上监管孩子不仅不方便,而且孩子也很难在这些亲人中找到归属感,总会有依赖他人的感觉。与前三种监护相比,同伴监护和自我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因此他们承受着生活、学习和心理的三重压力[3]。

(三)学校教育水平低,缺乏管理措施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长期缺乏家人的安慰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失望等负面情绪;同时,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小,自律能力差,需要大人监管。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从不过问,占31.97%。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一般,* * *占63.93%。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管理措施缺位,学校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导作用。首先,从对学校自身情况的调查来看,他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校从来没有对自己学校的留守儿童做过专门的统计。虽然学校也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会对学生的学习、品行、心理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一个“问题”。目前他们还没有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采取任何措施和方法。同时,受经费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没有配备心理老师,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农村学校班级多,老师的教学负担太重。本研究调查的乡镇中小学平均每班学生人数达到五六十人,教师不可能因材施教,更不可能照顾到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调查显示,只有17.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校老师很关心他们;9.5%的留守儿童认为学校老师对他们态度差,看不起他们;64.87%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区别”。可见,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得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4]。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仍将持续,留守儿童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户籍制度和就学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民工家庭成员的分离密切相关,而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没有上述制度保障,大部分农民工无法解决子女在城市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住房条件差、借款费用高等。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户籍制度和就学制度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可以利用城市中小学学生数量减少的优势,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适当鼓励和帮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在配套改革落实到位之前,可以提前开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绿色通道”,让他们在工作地享受与子女同等的教育待遇,免除一切限制和费用;为保证流入地愿意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可以借鉴国家《种粮农民补贴管理办法》,直接补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可以办理移动学生证,可以和人民银行一起缴费,也可以缴费,保证他们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城或者异地读书。孩子初中毕业后,基本可以自立,回老家读高中或职校。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

(二)依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1.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管、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仍然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需要,管理人员和经费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如下:一是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确保一个乡镇重点建设1初中和65438所寄宿制接纳能力强的中心小学。第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的配备,分期分批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更多的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管理。第三,寄宿制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通过改善住宿和设施,让学校成为温暖的“留守儿童之家”。第四,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的差距。

2.学校应该承担起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任。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的教育和亲情功能不足。因此,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加大情感投入,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互通信息,定期召开座谈会,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者春节家长回家的机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协同效应;同时,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家庭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做好学习困难、行为异常、人格异常儿童的帮助和引导工作,开展师生、同学“结对”活动;看望逃学辍学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和吸收他们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家庭中得到关爱,感受温暖[5]。

3.增加与留守儿童相关的课程。增设专业课,将心理咨询课、法律课纳入必修课。各类心理问题、法律意识淡薄是现阶段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会对未来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更大的威胁。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在校留守学生的年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自尊和法律意识,提高自理和自救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4.实行“机构家长主义”。“代理家长制”被证明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中最人性化、最本土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被认为是最值得推广的。代理父母(有的称为“养父母”)是指临时履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部分职责的志愿者,其职责主要包括“三知、三多知、三沟通”(“三知”是指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多”即与留守儿童谈心、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托管人、老师联系沟通,“五个一”(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沟通一次,提供作业指导;每月联系一次留守儿童的家长、老师、监护人;每两个月走访一次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开学时,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末写一篇帮扶工作总结或一篇教育经验的文章)。从目前的条件来看,留守儿童的最佳关爱模式是“寄宿制学校+代理家长制”。具体措施是: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相应的生活老师和课外辅导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充当代理家长,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辅导。因为学校的统一引导和管理,这种模式可以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怀。[6]

(三)突出家庭教育,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法国基督徒?施皮茨博士曾建议父母:培养你的孩子,多陪陪他们,因为家人的安慰和关爱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恰恰是父母亲情的抚慰和呵护。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慎重选择监护人,充分考虑祖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孩子的能力。如果确实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都留下一方家长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任务,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让家长定期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其次,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留守儿童的父母要经常和孩子、孩子的监护人、老师保持联系。通过书信、电话、定期回家等形式,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交流思想,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积极妥善地想办法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老师和学校的义务和责任,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再次,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习教育孩子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学习、考试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思想、想法、行动上来,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四)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制度,加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社区、家庭、学校和政府完善各自的教育职能,相互配合,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 * *团委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构建农村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监护体系。这些社区组织可以由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直接对留守儿童进行督导或加强对其监护人的培训和跟踪评估,督促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并向其监护人传授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对保护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连接学校和家庭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另一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也是沟通家庭、学校和孩子关系的桥梁作用。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改革、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和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促进和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