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的历史演变
据明代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大埔县志》记载,大埔钟君班已有音乐、八音、丝弦活动,并有“钟、陆”古乐谱。《实录》说:“浦在潮中的诗,胜于邹鲁”,“浦之风俗,家之诗”。明清时期,大埔县属潮州府管辖,故有“浦在潮”之说。此后的《六县志》对蒲的习俗也有记述:“背家弦”或“比家弦书”。清代大埔人罗淑玉、百侯人杨友烈、人张振南等文人举人,都擅长弹琴吹笛。张震南的家人知道这件事不下十次,一时之间成为佳话。清光绪年间(1882),茶阳秀才饶擅长演奏三弦、琵琶,甚至临摹乐名《康乐集》,收入中国乐曲182首,至今已逾110年。民国时期,中国音乐在大埔极为流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弦乐社,如依桐民族音乐社、依桐民族音乐社、宝鼎民族音乐社、如乐轩等。大埔双溪国军班著名艺人李兰田曾说:“我祖上以吹唱为业,我这一代大概有六七代。”
据介绍,当时大埔有近百家“笛馆”(蒲人称唢呐笛),可见其繁荣程度。民国时期蓬勃发展的汉乐活动,造就了一大批艺术成就很高的艺术家和音乐家,如如何教育翟、饶拓生、钱若初、饶从举、罗九祥、饶弼初、李兰田、李志田等。他们不仅活跃在大埔县,还将中国音乐传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海、广州、汕头等地。新加坡客家协会民族音乐部聘请大埔乐师担任指导;1990年春,何玉斋和饶拓生在广州组织了“潮美音乐俱乐部”。21年,何玉斋赴沪创办“向异社”,两三年时间,造就了一批中国音乐人才。在汕头,土生土长的大埔人钱若初创办了公益音乐剧《月月》,与饶、饶拓生、饶从举、饶碧初等一起推动了汕头公益社的文娱活动。当时许多图案密集的中国音乐唱片水平很高,一直珍藏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引下,大埔县的国乐活动蓬勃发展,各地成立了以演奏国乐为主的俱乐部。较大的组织有:大埔县钟君班艺术家联盟和大埔县民间音乐研究会。乐谱整理出版中有1、2、3集大埔民乐。汉曲集、唢呐曲牌、古巩经等。期间,饶、饶从举、罗九祥、俞敦昌、罗连、李德利等一批中国音乐大师赴安、京、穗、梅州等地演出和录制电影。“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迫使中国音乐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大埔的中国音乐活动有所复兴。
1989 11 10月,大埔县广东省中国音乐研究会成立,全国各地的中国音乐表演队陆续恢复活动;编辑出版《广东汉乐300首》、《广东汉乐新曲300首》;“中国研究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音乐研究》;90年代以来,多次接待英国、美国、菲律宾音乐学者来访,多次组团赴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多次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的录音录像。
为了促进群众性中国音乐活动的普及和提高,该县举办了许多中国音乐演出、专场晚会和大型音乐会。还举办了暑期青少年中国音乐培训班。200 4年,由于广东汉乐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大埔县志》设置祭祀礼乐栏目,详细收录琴、琴、钟、卿、笙、箫等乐器,并附编钟、陆字五种古乐谱,用于问候、纪念、送神。在民间,明朝末年,大埔郎峰人罗淑玉,避往深山,每日弹琴读书自娱。
清乾隆元年,大埔童鸣秀才杨友烈在海南琼山书院讲学时,曾登上明楼。他的传记说:柳叶是徐明,月光是霜。他回去借给东晓玩“水龙隐”,无法摆脱它。见上面《大埔县志》中的人物,称之为儒乐。至于钟君类的音乐,民间锣鼓和八音等。《大埔县志》第十卷,清乾隆十年(1745)是民俗。《立春》载:立春的第一天,各种社奏,主张耕牛反土,农民可以通过耕牛的颜色来辨别雨水。d .鼓吹是钟君班的音乐和八音锣鼓的总称。再来说说庙会音乐。唐朝时,寺庙里供奉僧尼。佛教歌曲为了适应当地的民风,吸收了民歌、民谣、流行曲调,同时邀请中国军乐家用唢呐伴奏,一直沿袭下来。
从清末到抗战时期,广东汉乐府在粤东相当普遍。而且在城镇里有更多固定的音乐俱乐部。这一时期的儒家音乐有以下特点:
一个是同时演奏中国音乐和皮黄。汉乐和汉剧音乐是相互促进的。
二是搞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钱若初(大埔人)经常在《汕头日报》上发表对中国音乐的评论。民国二十二年(1933)创办公益社音乐剧月刊,出版11期。著名国乐大师何玉斋整理了近百首传统丝弦乐曲,标注了段落,并用小字记录了演奏中的花。记谱法得到了改进。
三是丝弦乐空板的出现。与本世纪的乐谱相比,100年前的旧乐谱有字有音出现在板上(即小节的第一拍),后者则变成了空板,如《崔子灯探》、《你的传说》、《千里宿命》。这是音乐艺术家表演中的再创作,得到认可和许可。
第四,音乐资料陆续出版。如金阳乐园万川(大埔旧县名)编的《秦雪指南》,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施来(新加波)和盛印局印刷出版,收录了《水莲》、《小洋洲》等42篇公志乐谱。民国23年《星洲客家总会国乐部五周年文集》出版,对近200首I音阶乐谱进行了详细注释。同年,大埔陈小虎编著的《中国乐谱》出版,收录了45首宫池音乐。抗日战争前夕,兴宁郭乐社出版了平版印刷的《中国乐谱》,约有65,438+000份宫尺乐谱。这些出版物对广东汉乐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是建立群众音乐组织。比如潮州的洋风国乐社;大埔依桐中乐会。依桐民族音乐俱乐部和百侯儒家音乐俱乐部;汕头的公益社和义成社;西河保定民族音乐学会;梅州市梅县区艺光民族音乐社;梅州市兴宁市兴宁民族音乐学会;广州的潮美音乐会所等等。可见这一时期广东汉乐兴盛。六、广东汉乐的前身饶于民国16年(1927年)成功地根据二胡创作了体胡。提壶音色柔和丰富,音域宽广,更适合广东国乐,从而取代了六角二胡。
抗日战争后,人民生活困难,广东的中国音乐活动大大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民族音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极大的发展。原来的音乐社改名为社团,有的变成了
汉剧班俱乐部。一些中国军事艺术家也加入了汉剧团,他们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1956年,以饶从举、饶、罗九祥为代表的客家音乐团随粤团赴京参加首届民族音乐周,获得成功。演奏的广东汉乐广受好评,井灌制作了《单点头》、《赵军的控诉》等十余张音乐唱片。65438-0959著名古筝专家罗九祥赴Xi安参加全国古筝教材会议,被誉为古筝南派代表。
1962年,大埔县16名乐手,包括罗九香、罗莲等,为首届羊城音乐花会做了5场音乐会,并做了专场演出和录制唱片。尤其是中国军人班表演的《饭后茶》、《嫁个好郎》等有趣的民俗歌曲,更是受到全国音乐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广东省委宣传部专门为“广东中乐队”召开座谈会。此后,广州音乐学院开设了广东中国音乐班,培养中国音乐人才。1987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广东省举办音乐表演周,广东中乐集团应邀参加了6场演出,影响很大。
80年代以后,广东汉乐进一步发展,出版了许多音乐资料和乐谱资料。比如1982出版的广东中国音乐300首。
700多年前,中原古乐从中原流传到粤东等偏远山区,并在客居地与民间打击乐、庙会乐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流派,成为广东省三大音乐类型之一。大埔有良好的中乐基础,民间中乐活动历史悠久,中乐表演点遍布城乡。据《大埔县志》记载,蒲的民俗学家们都在背诵《家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38个中国乐队,60多个家庭中国音乐场所,广东省中国音乐研究会会员200多人。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广东汉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推广广东中乐,深圳市升平小学于2006年成立了广东中乐团,成员138多人,全部是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升平小学中乐团的演奏水平越来越高,多次获得省市级比赛。
2010年5月,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向深圳市升平小学广东中乐团发出亚运会演出邀请。作为全国唯一的学生中乐团,升平小学广东中乐团将在亚运城、官方总部酒店、天河体育中心等重要场馆演出,向亚洲人民展示广东国乐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布吉客家音乐协会品牌专场《广东汉乐》于2010年16广州亚运会首次亮相,随后于20110年上演大运会,并于7月19日在大运会文化园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大运会期间,客家音乐文化将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
2012,12 10月24日,在2012CCTV全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乐组合决赛中,由梅州广东汉剧院选送的广东国乐《崔子登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本组第一名,这是梅州文艺团体首次参加全国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