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种子班和成长班的衔接
?种子课是在知识框架的某一部分、某一教材或某一单元中起基石和桥梁作用的课型。成长班也是指学生在学习种子班后,可以根据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班级。成长课要想上好,或者说学生想学习新知识主要靠自我探索,种子课不仅要上好、上透彻,还要锻炼学生在后期成长课上需要的能力。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了笔记,暂时得到了以下感悟:
?一、种子班是成长班的基础,成长班对种子班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本教材中是否有符合于老师所说的内容。最后,我突然想到,这学期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也是这样的。乘法的意义是指多少个相同的数相加,或者说“多少个数相加”。学生不仅要知道乘法口诀各部分中每个数的含义,还要知道如何根据题意或图片的意思得出这个口诀。所以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在一开始就充分渗透“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这一课。如下图所示:
在这幅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列出加法公式,即横向有三个5,列为5+5+5;纵向是五个3,公式是3+3+3+3+3。以后在学习如何写乘法公式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一个公式可以表达两种意思。那么,在正式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时,老师只需要以一个乘法口诀为例,用上图解释,然后让学生列出来说。
第二,种子班和成长班的侧重点不同,每个班都要有新的内容。
?于志强老师在书中写了一句话:“每节课给孩子一点新鲜感,是很人性化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既让我想起了教学设计中有趣的教学活动,也提醒了我,种子班虽然是成长班的前沿中心,但成长班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学和复习。成长课也要有自己的侧重点,也要有趣,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学科上,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上完种子课之后,会在课堂上展开一场竞赛,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列出公式:15平均分为5份,每份是多少?学生将知道如何用15圆平均点数,并列出除法公式。当学生完成后,请一位同学朗读答案。一节课做四个这样的练习。如果你能把它们都做好,你就可以避免晚上做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开动脑筋,体验思考的过程,不做作业的奖励也可以让学生上课专心,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的效果。毕竟上课时间把握好,不如课后多花点时间。
?或者说,我在成长课上讲了一个可以表达两层意思的起步公式。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PK: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列出一个除法公式,让另一个人说出这个公式能表达的两个意思。如果你能说对,你就会通过考试。说错了就扣一分,每人一共3分,免得上课前被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心理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互相考试的时候肯定不会放水,打架的一方也一定要专心,这样他们才会学习,效果会更好。
?种子类和生长类是主干和分枝的关系。种子班教好了,主干才能建立好。但是在讲课之前,一定要把成长课需要学生掌握的一些能力和基础打牢。两者互为外在,相互联系,种子班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