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
工伤认定程序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后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认定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程序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及时上报伤情。
工伤发生后,劳动者应立即向雇主报告事故,并尽快就医。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报告工伤事故。
第二步:医学鉴定
劳动者在治疗期间应向医院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并告知医生本次就诊是因工伤。医生会根据伤情做出鉴定,出具劳动能力证明。
第三步:雇主报告
用人单位应当自工伤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报告工伤事故,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后,将进行调查核实,并向有关方面索取资料。调查结果将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
第五步:工伤认定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医疗鉴定及其他相关证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为工伤的,发放工伤待遇;如果认定不是工伤,职工可以提起复议或者诉讼。
第六步:复议或诉讼
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认定工伤。
总结一下,工伤认定的程序包括报伤、医疗鉴定、用人单位报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工伤认定和复议或诉讼。劳动者应当及时报告伤情,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劳动者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国人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从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有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