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重点感染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围绕“保健康、防重特大疾病”,继续优化社区防控策略,突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机制、压实责任、统筹资源、分工协作,坚持抓早、抓小、前移,努力实现社区潜在重特大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断提高社区防控质量和效果。 充分发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在保障首都人民生命健康中的作用。
二、主要措施
完善重点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区级领导、街道镇统筹协调、专业部门分工负责,构建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统筹组织社区卫生服务,做到任务部署到街道、资源由街道统筹、责任压实到街道、乡镇。建立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领导参加的工作机制,完善重点人群日常调度和运行保障体系,整合属地医疗、院前转运、物资供应、驻点单位等各种资源力量,尽快抓好重点人群的诊疗、急救、预防接种和日常服务工作。
对重点人群的基本信息做一个详细的交代。进一步落实卫生部门和社区“双摸安排”机制,通过分析健康档案和入户调查,摸清重点人群底数,确保全覆盖。结合日常诊断和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发现和识别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血液透析和放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准确掌握其接种疫苗和感染情况,补充完善现有台账。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社区居委会进一步摸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重点掌握空巢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孤寡群体底数和应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由镇村牵头,整合“双摸排”信息,形成辖区重点人群“一个台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基础疾病、感染情况和感染后风险,对重点人群进行红、黄、绿三类标记,便于后续分级管理服务。
优化完善重点群体沟通联系机制。社区居委会向重点人群统一发放联系服务卡,提供社区电话、家庭医疗热线、急救医疗服务电话等联系方式,畅通日常沟通渠道。依托社区“微网格”,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微信群,加强互动沟通,及时回应诉求。对重点人群中的独居老人,将建立常态化的询问制度,由社区安排专人通过电话、微信或家访等方式进行询问和随访,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
积极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早期干预。坚持关口前移,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密切监测重症患者和基础疾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上门查房、指导家庭自测血氧、使用小分子药物、提前转诊治疗等干预措施。根据镇村统一安排,社区居委会协助发放健康包,及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报有感染症状的重点人群情况,争取早期干预和介入,最大限度降低向重症转化的风险。
关注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加强辖区医疗资源统筹,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辖区医联体网格布局,完善重点人群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当好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家庭医生、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力量,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健康服务。进一步完善急诊救治机制,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为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员提供转诊服务,确保相关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全面提高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对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复查,对未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建立工作台账。进一步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将疫苗接种与居民体检、健康咨询、日常询问等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宣传疫苗在预防重特大疾病和死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意愿。优化预防接种服务,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为重点人群提供最大便利。对因疾病、残疾等特殊情况不能到现场接种的,提供现场接种服务,力争“通吃通”。
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补充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准备足够的发热咳嗽药品。壮大基层医疗卫生力量,通过应急招聘、社会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吸引退休医务人员和民营单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二级以上医院在医联体中的支撑作用,通过在线远程指导、派专业医生上门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高危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乡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人口规模、人员流动、地理区域等因素,就近设置便捷的核酸采样点,并根据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切实加强对独居群体的生活服务保障。建立健全独居群体“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通过包楼到户、牵手等方式,安排专人负责独居群体的生活保障。定期收集日常需求清单,主动向周边超市、蔬菜店、饭店提供网购配送服务,组织辖区单位、工作党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服务力量,协助做好代购、送货到户、垃圾清运等工作,确保独居人员居家无后顾之忧。
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和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明确实施“B类管理”的目的和科学依据。利用好社区宣传阵地,大力普及抗原自测、合理用药、有序就医等防疫知识,充分宣传个人防护、分级诊疗等措施在疫情中的关键作用,反复提醒公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公共场所人际距离,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互帮互助。继续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巩固完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双汇报”等工作机制。积极搭建邻里互助平台,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工作党员、热心群众等各方力量,组建壮大“爱心医疗队”、“心理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主动关心帮助独居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药物享受、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活动,进一步营造互助共济、齐心抗疫的良好氛围。
第三,组织保证
形成工作合力。重点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单位、各区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衔接,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重点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合力。卫生疾控等专业部门要加强政策协调,充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在部署和推进健康管理相关工作时,要同步向基层分配资源。各区、镇、村要切实强化属地责任,充分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突出党建引领,压实工作责任,最大限度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切实发挥托底保障作用,确保重点人群社区卫生服务有力、有序、有效。
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65438+2023年10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