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戏的发展

新疆曲子戏是国务院文化部认定的唯一新疆地方戏曲剧种。虽然是一种以演小戏为主的小戏,但毕竟光荣地成为了中戏集团的一员,被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戏新疆卷》。

新疆曲子戏,俗称小字,主要由陕西胡美(越调)、兰州鼓子(小字)、青海平弦(又称夫子)组成。经过沿途的演唱实践、改革和融合,流传到新疆哈密、奇台、迪化(乌鲁木齐)等地,后与新疆少数民族民歌、说唱艺术产生互动,20世纪20年代初,敦煌曲子戏艺人徐建新、徐建山两兄弟为躲避兵变灾难逃往哈密,成为哈密第一代曲子戏传人。他们组成了一个歌舞团,在哈密城乡演出。由于小调以坐、走为主,表演形式简单,往往一人多角。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和胡俟,还有板胡、甩子、瓦子、笛子、鼓钹等。,取决于乐器和表演者,有或没有。剧目有《烟灯》、《大宝传媒》、《杜十娘生气的宝箱》、《李雅贤的忠告》、《周闻寻找父亲》等、以及其他小调,如《孟姜女》和《小牛郎》。

后来,曲子戏进入新疆后,出现了第一部八股戏《下三通》,从而使新疆的中国地方戏——曲子戏,作为文学、音乐、舞蹈、艺术的综合艺术,初步形成。

许氏兄弟参加剧团《下三通》,到奇台演出,引起很大轰动。哈密的曹大谷、顾占元等人重新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团队,成为哈密曲子戏的第二代传人。20世纪30年代初,马玉清和马玉川两位民间艺人从敦煌来到哈密,加入第二代自乐队伍。马玉川还在哈密秦城教唱曲子戏,组建了秦城自乐队。马氏兄弟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哈密曲子戏的发展。新疆曲子戏是一种具有新疆特色的地方剧种,是在融合陕西梅花戏和兰州曲子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疆曲

早在清朝末年,子剧就成为了独立的剧种,但只是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方在迪化组建了第一个以唱新疆歌为主的戏班。元欣剧场开业较早。在老君庙(原红春园宾馆),王福带着班唱秦腔和新疆曲子戏。王福不是演员,是开茶馆的小老板。为了给自己的茶馆招揽生意,他自己也是领班。到了1930年代中期,剧团略有扩大,由刘作权接任团长,并从“老君庙”迁到“左公庙”(原湖南古画剧院)。

在刘作权和张权的主持下,元欣剧场的新疆曲子戏真正繁荣起来。这时,从另一个县来了一位名叫何老六的著名演员。何老六加盟元欣剧院后,办班带徒,培养了一批青年戏曲演员,其中侯黎明(浑明美娃)、韦桂红、马秀珍等比较有名。

与其他剧种相比,元欣剧院的新疆曲子班规模要小得多,只能唱一些较短的剧种,如《卖水》、《对花》、《张亮卖布》、《双官报》等。很多都是迎合普通市民低级趣味的淫秽剧。戏班的演员很复杂,有训练有素的艺人,有破落的孩子,甚至还有妓女、妓女等等,名声很差。结果在唱功上,歌词越来越猥琐,动作极其猥琐,以此来提高票房率。剧场的设备也极其简陋,光线昏暗,舞台狭窄,座位都是长长的木凳,扭曲破旧。舞台灯光不过是几盏油灯。1945年中午左右,元欣剧场因年久失修倒塌,无法重建。剧团的大部分演员都搬到了奇台。所以奇台的新疆歌长期流行,一直演出至今。

迪化还有一位维吾尔族民间老艺术家,真名不详,生于19世纪末。他擅长用唢呐演奏新疆音乐,会唱秦腔的绝美容颜,被誉为“上弦大网”。在新疆曲子戏唱腔中也是独树一帜。一个人可以唱出健康、丹、洁、丑等多种职业,而且发音清晰,音调准确,动作优雅自然,不做作。有时候戏班露天演出,他在台下用唢呐唱歌,都配合默契。不了解情况的观众还以为是台下陪他的剧团。

新疆曲子戏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首先,这是一部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其次,它具有伴奏简单、曲调明快、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不受舞台限制等特点,因此在新疆农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曲子是新疆唯一获得国家认可的中国地方剧种。清光绪元年,陕甘总督左监军西征,大批陕甘官兵进入新疆,内地的商贩、民间艺人也陆续进入新疆。在天山南北和伊犁河谷,人们漫不经心地唱着家乡的曲调,弹着弹着。陕西小调、兰州大鼓、青海平弦、民间轶事,伴随着奶茶的醇香和瓜果的甘甜,融入异国生活——新疆小调产生了。新疆曲子道白使用新疆汉语方言兰音官话。歌词和曲调是许多民族语言和音乐调式的混合。袖子里甩出一个漂亮姑娘,筋斗里翻出一个好小伙子。她最擅长唱歌和演奏,她是昌吉州的新疆曲子剧团。昌吉新疆曲子剧团是新疆曲子唯一的正规剧团。剧团自1980成立以来,还承担了新疆歌曲的民间编曲和演员培训工作。该剧团已征集曲目126首,曲调172首,排练剧目100余场,巡回演出3000余次,被文化部授予“长期坚持下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光荣称号。然而,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新疆曲子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被传承人瓜分,保护资金匮乏。对于被文化部评为“天下第一剧团”的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来说,剧团的兴衰关系着新疆曲子的命运。艺术团团长张世勇说:“我们艺术团就像戈壁滩上的一棵红柳,顽强地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