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可以去道教烧香吗?
中国人的思想是宽容。
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起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也称土著宗教。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通过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获得了新生,逐步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指引下,中国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道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道教与道教
中国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道与道是两个相互联系又不同的概念。有时习惯上称道教为道家、黄老。严格来说,两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道”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司马谈的《六经要论》中。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或指战国秦汉时期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都把“道”作为思想理论中的最高范畴,主张尊道敬德,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之法治国,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称道家。至于道教,它是一个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就是“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是一种信仰“道”,通过精神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实体,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有其宗教传承、传教组织、戒律制度和宗教活动场所。这种宗教共同体明显不同于早期的道家,但道教是道教的上游,无论是道教还是道教的根本信仰都是“道”,绝不能任意分割。
(二)道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道教形成并确立。东汉末年,黄道成固,太平道、石天道等原始民间宗教团体相继建立。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和发展,道教经典教义、修行方法、戒律仪轨逐渐完备,新兴道教流派孕育繁衍,得到统治者认可,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隋唐至北宋时期,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的尊重,道教极为兴盛,社会影响巨大,其哲学、养生、法术、法规也更加完善。唐末北宋以后,道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儒释道合一思想的出现和当时以内丹术为主的仙丹道派的兴起。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了变化。中国北方出现了全真道、太乙道、真道等道教新流派,中国南方出现了南宗、天心宗、沈啸、卫青、净明宗等道教新流派。早期的石天教、上清教和灵宝教也在教义和道教上有所创新。宣传三教合一,注重内丹修炼是这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特点。
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道教的发展停滞僵化。中国近代道教承袭明清遗风,除了少数时期外,一直处于低潮。
(3)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前的中国道教(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对旧社会道教中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陋习进行了改革,道教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的大团结,广大爱国道教徒开始为道教的发展而共同努力。道教受到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治运动的影响。
1.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解放前,道教充满浓厚的封建气息,因此对广大道教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宫廷观的封建经济,废除道教的封建残余,与反动教派划清界限,成为新中国道教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道教徒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 * *产党领导。他们自发成立学习小组,学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时事政治,发表反帝爱国宣言,发起捐款运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道观订立爱国公约,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自动取消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清净规则;按照国家关于农村土地的指示和土地改革、城市房地产改革的精神,对封建经济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走了以劳动和生产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道路。建立关公民主管理委员会。道教界也自动与各种反动教派和其他秘密宗教划清界限。通过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整个道教界焕然一新,道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道教协会成立。
1956年夏,由沈阳太清宫方丈岳崇岱、四川青城山长岛庙主任易心莹、陈撄宁等23位著名道教人士发起,广泛接触全国各地的道教徒和中国道教协会,提出创建,同时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全国道教徒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1957年4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刹、道派、道教学者代表92人齐聚北京,召开中国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选举产生了由全真道长、正一道长组成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岳崇岱当选为会长,会场设在北京白云观。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确定中国道教协会是爱国道教团体。其宗旨是:“联系和团结全国各地的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热爱祖国,积极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
道教的现状
从65438年到0978年,党中央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在宗教问题上,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宗教工作政策,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道教界的拨乱反正工作是有序的,逐步完成的。在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指引下,我国道教教育活动得到发展,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道教研究呈现繁荣景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对外友好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在道教界拨乱反正
1980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恢复工作后不久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今后道教工作的重点,修改了《中国道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这次代表会议是道教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使道教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道教界的冤假错案逐步得到平反,一些被占用的寺庙归还道教界自行管理。为岳崇岱、安、向元礼、李、等中上层道教界爱国人士平反昭雪,为中国道教协会领导人、易心莹、孟明辉、蒋恢复名誉。其他道教爱国人士的冤假错案都已经平反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康复后负责当地的道教协会和寺庙,他们中的一些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CPPCC委员。
2.当代道教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培养得到加强。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了5期道教知识专业课和1期道教知识高级班,* * *培养了206名道教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当今道教界的骨干力量。1990年5月,中国道教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所现代学院,标志着道教人才培养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全国共有道教院校10所,开设经学讲座、道观管理、道医保健等多个专业,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层次。目前,道教院校教材编写、学位授予和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道教院校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在全国道教界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立了由道观负责基础教育,省、市、县道教协会开展短期培训,道教院校开展专业教育的道教教育体系,有效地改善了道教人才的留守状况。
3.教育活动有序进行。
一是注重依法依规办学,维护道教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积极推进道教活动场所的恢复,落实不动产和财产,开放和修缮道教活动场所。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开放了北京白云寺等21座全国重点寺庙,随后全国各地道观陆续恢复开放。目前,依法登记的道教场所有8200多处,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登记的教职人员近3万人,许多场所和人员正在陆续进行登记。道教界注重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道教工作的能力,依法申请旗徽等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伤害道教界感情的事情,如利用“城隍”作为商标牟利等,依法办教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举办全真教讲经、正一派册封等大型教育活动,规范教统传承。1989年道教界分别于2002年在北京白云寺、四川青城山长岛寺、辽宁千山五龙宫、湖北武汉长春寺举行道教全真教宣讲活动,2016年。* * * 1000多名佛教僧侣接受了三大戒律。1991和1995年,海外正统派和内地正统派的授牌活动分别在江西龙虎山韩石石天府举行。截至目前,* * *已举办海外授教26次,大陆授教9次,港澳台及海外弟子6000余人,大陆道长2600余人受法。中断了几百年的江苏茅山上清宗坛的册封活动也在积极筹备中。讲经活动的恢复,对继承传统、规范传承、坚定信仰、坚持道德秩序、树立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抓好道风建设,加强道观管理。道教风格是道教信仰的外在体现,关系到道教的整体形象。道教界高度重视道教风貌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处理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中央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了关于整顿道教风貌、加强道教宫观管理、商业化运作的若干文件,倡导各地宫观文明香火、合理放流,创建和谐宫观、生态宫观、文化宫观;制定出台《道教宫观章程》和《关于道教协会和宫官带头加强道风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道教协会和宫观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实施办法和清理清单,严格开展道风建设。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组织的三次全国和谐寺观教堂评选中,153个集体和83名道士受到表彰。四是恢复道教传统,举办玄门讲经活动。2008年以来,道教界先后在山东崂山、河南嵩山、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山东泰山、重庆市、辽宁凤凰山举办了八次玄门讲经活动。* * *已有150多名道士上坛讲学。道教界还组织优秀讲师团组成宣讲团,到全国基层道观进行巡回宣讲,指导各地道教界开展讲学活动,进一步推动道教界恢复学习、解读、讲学的传统。开展玄门讲学活动,对道教传承传统、培养人才、适应时代、服务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积极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大力弘扬道教文化。
开展道教学术研究是近年来道教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1980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进一步开展道教研究,将道教研究作为今后的重点之一”。1987年将原道教协会内部不定期刊物修改为《中国道教》季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65438年至0989年,道教文化研究所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外道教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新时期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趋势,中国道教协会先后建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网站、微博和微信平台,丰富了道教文化的传播渠道。
多年来,道教界在开展道教研究、弘扬道教文化方面成绩显著。中国道教协会编纂的《中国道教文集》是继明代道教文集之后第一部系统、规范的道教典籍整理与重建,被视为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和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正在编纂的《中国道藏》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道医结合》、《道经精要》等大型丛书也即将出版。此外,中国道教协会还编撰了《老子集成》、《道教大辞典》、《道教文化之旅》等系列书籍,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道教界举办了许多有影响的道教文化活动。自2001以来,已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省和新加坡连续举办了十六场道教音乐演出,有国内外多支道教乐团参与,为传承文化、展示精品、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2002年以来,先后在上海、福建、湖南、江西举办了四次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举办老子诞辰纪念活动、王重阳9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与当地道教界合作举办成都道教文化节、鹰潭道教文化节、广东道教文化节、湖南道教文化节、武当山大兴600周年庆典等活动。2016吉林省吉林市举办首届道教文化艺术周,探索全方位展示道教文化魅力的新途径。
5.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开展慈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寺庙在做好自养工作的同时,在维护寺庙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寺庙周边生态环境、扶贫济困、行医济世、支援地方学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1993,道教界召开第一届爱国爱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会上提出“要把道教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中心任务,在全国道教界掀起学习、鼓励、表彰先进的新风尚”。
道教界积极开展慈善活动。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都及时组织祈福仪式和捐款,以道教特有的方式为救灾工作贡献力量。2003年,联合国内外道教界,在甘肃省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基地,治理沙漠,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