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如何在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社区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压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高血压防治的社区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系统

目前,我国尤其是城市高血压的流行特征仍然是“三高”“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区防治的主要目标是在普通人群中预防高血压;降低高危人群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要从构建预防体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1.1落实机构,培训人员,明确责任。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社区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社区要与医院建立双向合作、双向转诊制度。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志愿者,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要举办高血压防治专业知识课和研讨会,让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1.2加强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

有必要制定并实施首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血压检测系统。通过初步的血压检测,区分不同的教育对象。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者,应在标准条件下统一规范地重新录入测量,发现异常卡跟踪,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1.3完善防控档案,建立科学管理。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按楼牌分块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包括高血压后并发相关疾病者)、高危人群和整个社区的健康档案。所有数据统一录入微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持续筛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高危人群没有绝对的标准,要看项目要求。凡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体重指数≥25 kg/m2或超重肥胖[体重≥1.1×身高(cm)-105];盐摄入量≥10g/d;擅长饮用高度白酒者(60°以上白酒≥100 ml每次,饮酒> 4次/周);高血压:SBP 17.33 kpa ~ 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 ~ 11.87 kpa;吸烟> 20支/d,大于1a;经常接触噪音,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连续口服避孕药1 a以上;运动员少。前六类高危人群应是健康教育的重点。

2健康教育内容

在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要分清对象,讲求实效,否则事倍功半,难以长期坚持。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模式选择都要有针对性,不能强求统一。

2.1强调对高血压患者的教育

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除了讲解高血压相关的病理知识和危害性外,主要提供治疗、护理和保健指导,包括以下内容。

2.1.1膳食指导

减少盐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小于< 5g;保证合理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豆制品,增加钾、钙的摄入,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果,如芹菜、白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调为主;饮食容易消化,保证营养充足。宜少食多餐,速辣;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防止强行排便造成的不良后果;有效控制食量减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戒烟,因为香烟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限制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会使血压升高。

2.1.2用药指导

总的来说,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注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当血压下降时,不要立即停药,而是减少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同时用药要因人而宜,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具体来说,指导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先使用镇静剂,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情绪紧张和烦躁,并可降低血压。使用降压药时,应该从单次小剂量开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降压片。治疗一段时间后,应根据血压水平适当减少剂量,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压常不同程度地损害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应指导他们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也可适当联合利尿剂,并根据血压的变化增减剂量。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长效制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并教育患者长期服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逐步降低血压,以避免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和药物引起的血压突然下降引起的不良反应。教患者测量自己的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的情况,适当增减药物。

2.1.3运动指导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一个独立的降压因素,可以巩固药物的降压作用[2]。要积极向患者宣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爬山、游泳等。,循序渐进,从1次/d开始,0.5 h/次,后面逐渐增加。根据运动前后的脉搏变化和自我感觉调整运动量。运动时的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分~ 126次。

2.1.4生活习惯指导

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压力往往使患者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要帮助人们正确看待环境应激在控制血压中的重要性,就要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培养宽容的心态,不轻易发怒,宽以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愤怒、焦虑、抑郁、悲观。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科学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太累,以免加重病情。

2.2对高危人群的教育重点

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除了遗传原因外,还来自生活空间环境(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教育,采取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进行行为干预,如控烟、限盐、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降低和避免高血压的风险。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筛查和监测血脂、血清胆固醇和体重指数。

2.3普及健康教育

全社区人群健康教育重在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可以宣讲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指出只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

3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也应区分对象,讲求实效,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与媒体的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和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与创新方法相结合,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3.1群体教育

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聚集在一起,采用讲座、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诱发因素、疗效及预后。

3.2个人教育

每位高血压患者接受个体化教育1次/月以上。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定时服药,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经常检查血压,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随机性教育

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不同健康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从心理上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要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平衡,创造良好的心情[3]。

3.4社区海报,书面教育

形式要多样化,如在社区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高血压防治知识小册子发放给居民,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授课,互相咨询交流。

3.5形象宣传和电话咨询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视频节目可在社区广播、影视频道或局域网上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VCD可赠送给重点对象,增强宣传的可视化。此外,还可设立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答疑解惑,对患者康复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