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由于农村工业扩张速度与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的反差,剩余劳动力问题尤为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中的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从政府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难以保证,生活上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不仅是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农村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要摆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减少劳动力供给,保持和扩大耕地面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

首先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劳动力的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首先,必须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历史决策失误造成的人口基数过大和自然增长率过高。我们不可能纠正历史决策的错误,改变目前人口基数过大的状况,但我们可以关注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的问题。二是让非劳动年龄人口失业(主要指童工)。据专家估算,我国非劳动年龄人口参与劳动力供给的比例相当于总供给人口的10%。如果这部分人能够脱离工作岗位,在就业前就能学会一两项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一方面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竞争力。

二是保持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作为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保持和扩大耕地面积,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全民节约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要让每一个公民明白土地的价值,要求人们少占土地,无论是城市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农村住房建设还是其他基本建设。其次,要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同时,要提高土地资源质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二,开辟生产渠道,扩大就业空间,开辟多渠道转移渠道,是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

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内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内部就业天地非常广阔。目前,中国有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前景非常可观。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于需要改造的低产田,还有5亿亩适宜开发的荒地,654.38+0.8亿亩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万亩滩涂,3000万亩可耕淡水。如果这些资源中的654.38+0.3得到有效开发,可以吸纳的劳动力就有几千万。如果进一步做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实现农村集约化经营,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在农业发展中,必须综合开发利用耕地、水面和空间资源,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业;在投资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支持,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实行科技、资金、物资和政策的综合支持;在税收政策上,我们应该给发展型农业以优惠待遇。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二是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转移,就是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工商业等非农产业的转移。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私营企业。改革开放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到1994年,乡镇企业已经吸收了12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经转变为私营企业。从我国农村资源现状和乡镇民营企业发展潜力来看,乡镇民营企业仍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因此,针对当前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私营企业开始走向资本密集型,吸纳劳动力能力相对下降的趋势,应因势利导,促进部分乡镇私营企业提高水平、档次和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和领域,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即从东南沿海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发展。随着乡镇私营企业的大发展,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会增强。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是工业,而在后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因此,总的来说,只有工业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民营企业的区域分布比较分散,不能发挥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崛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贯彻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促进乡镇私营企业的连片发展和加工业的适当集中,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减少,城市人口在增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农村劳动力更快地向小城镇转移。发展小城镇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小城镇吸纳了3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很大,因为小城镇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投资少。根据相关数据,大中城市每个劳动力需要投入1.2万元,小城镇只需要4000元。二是小城镇离农村更近,农民留在家里,既可以降低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产业的资源优势。这种转移方式更符合中国国情。其次,要稳妥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物质条件比农村好。此外,目前一些城市居民不愿意在城市第三产业工作。随着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三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其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途径中,大中城市的通道不能完全堵死。第三,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即在遵守我国和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实现多种形式、渠道、层次、多方面的劳务输出,以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农村劳动力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向非农部门转移或跨地区流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急剧扩大。据调查,近年来,每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约6000万人,其中跨省流动2000多万人。对于农村来说,这种流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变成了财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给我国的交通、社会秩序、城市治安和计划生育带来了负面后果。对此,第一,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二是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即发展和培育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宫文123.com免费提供。

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越小,越稳定。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利用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就越困难,越不稳定。然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除了切实落实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消除新增文盲的基本国策外,还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构建适合农业劳动力就业的新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培训班,分阶段对一些有文化基础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广泛开设劳动课程,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结合小学自然课程特点教授最基本的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