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遭遇培训贷款
"...广西某艺术类高校大三学生王辉(化名)本以为自己会分期缴纳班级学费,却迷上了“培训贷”。
虽然政府多次明确规范校园网上消费贷款,强调不允许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引导大学生贷款,但教育类教师调查发现,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贷”却换了“马甲”卷土重来。
几天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出了警告。1 2022年提醒大学生警惕“培训贷”诈骗。
该警告称,一些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为由引导学生上课,并在网络平台上报告虚假信息,以处理“培训贷款”。
新京报教育老师调查发现,一些教育机构为了让大学生缴纳几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更换“分期教育”的概念,利用具有互联网金融机构预付费功能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借钱深造”。
有的同学借了钱,还了钱,却没有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知识,反而负债累累。
“兼职”的诱惑
“销售老师给我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我赶紧扫码付款。磨完就醒了。不分期交学费。
经过一系列索赔,他终于拿到了退款,但回想起那些年在培训机构交学费的经历,王辉还是难掩愤怒。
王辉告诉新京报的教务老师,平时通过免费的网络视频课学习软件设计。
今年6月5438+10月,他通过免费学习群了解到火狐教育的销售情况,对方自称是张老师。
张老师告诉他,在火狐教育交一个月的学习费用就可以满足打工的要求,然后就可以“一边单边学习一边赚零花钱”,培训费5900元。
4月26日,教育老师以学生身份加入火狐教育试听群,群销售也推出了多个兼职网站,称“平时打工也能赚钱”。
在王辉提供的聊天截图中,老师发给他几张据称是学生兼职收入的截图,以及1820元、6900元、4200元的收款记录,让王辉十分感动。
销售老师把对话截图发给教务老师,据说是学生兼职收入。收入价格1800元到3200元。
图/对话截图
在得知王辉有学费压力后,张老师表示“可以申请勤工俭学的名额”。只要申请“勤工俭学”,首付到500元,剩下的学费可以分12期,然后半工半读。
“我们把学费分成12个月,平均分摊到400多。对得起一张120元的海报。每个月可以抽出两三个小时做三张海报,足够我们一个月的学费了。
在王辉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张先生称分期付款是某机构的“勤工俭学”,可以帮忙申请。
对方提出的“兼职”方案很有诱惑力,但王辉并没有引起怀疑。在对方要求下,他提供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想着要去应聘兼职,填好表格”,当场将钱转给张先生500元作为“首付”。
对方声称给学生分期付款是“兼职”,并以此为由向学生索要各金融平台的贷款额度,称要看信用。
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付了第一笔钱,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王辉说,随后,张老师以“财务评估信用”为由,在国内几大网购平台查询了王辉的贷款额度,王辉网购平台的贷款功能就可以开通了。对此,张老师表示,“后期兼职需要用到。
"
“我以为他们是看信用向我申请分期付款的,所以没有怀疑。
"王辉说,在对方的指导下开通了贷款功能后,张老师马上给他发了二维码,让他马上清理,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分期付款。他付款后发现自己一次性透支了5000元,收款人为郑州润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要报火虎教育提供的培训课程?收款人变成另一家公司了吗?对此,火狐教育的销售人员表示,郑州润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火狐教育的分公司,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郑州润易缴纳学费的。
在教务老师以学生身份推销的对话中,反复要求对方提供教育培训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对方先说:“等你上了大学,你老师校长会给你吗?”他问。
在教务老师的进一步追问下,对方只提供了所谓的企业荣誉证书,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资格证书。第三次盘问,教务老师只回答了“信不信由你,别学了”,仅此而已。
教务老师发现,北京火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文化咨询,而郑州润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咨询、网络技术开发。也就是说,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包括教育培训。
此外,北京火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注册地址和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对此,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专家表示,按照规定开展的面向社会的培训活动,或者教育、人社、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等主管部门的执业许可,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有明确的“教育培训”经营项目。否则就是违规办学或者违规操作。
另外,“咨询、策划”和“培训”是不同的经营项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类别中的不同行业,不能代替培训项目的审批。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如果没有经过许可和批准,就是非法的。
消费者可以自行追回费用,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违法所得金额处以1~5倍的罚款。
引导学生编造身份逃避监管。
王辉的经历不是个例,“贷导”也不是家教机构的“套路”。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新京报教育老师以“火虎教育分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询到相关投诉30余条。有的主张以“以兼职为由诱导贷款”为由。
在黑猫投诉、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培训机构被指示指导大学生获得培训贷款。用关键词“培训贷”搜索,涉及的投诉有上万条,被投诉的教育机构大多是软件设计、软件培训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为什么大学生经常陷入“培训贷”的陷阱?
在王辉提供的与火狐教育销售的聊天记录中,对方用词非常套路。比如学费就叫“对接某金融平台”。把二维码递给学生后,直接说:“处方只要一分钟,手速快。
王辉使用某理财平台的借款功能支付5000元后,“妹子,我借钱了吗?”他问对方。对方直接让他在月底还款日选择分期还款,继续收取剩余的400元学费。
催促道,“财务结束。课没上完就延期等等。,还会使用相当压抑的销售对话。
对方用“快”、“财务下班”等销售压榨方式,说学生当时没时间质疑。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有培训机构称“会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虚假信息处理‘培训贷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第1号预警也提醒大学生。
教育老师在黑猫等网络投诉平台发现,一些关于“培训贷”的投诉是这样的。
以一位网友对黑猫平台云易画教育的投诉为例。提交的材料显示,该机构工作人员以“教育分期”字样冒充一个概念,受国家支持,要求学生在网贷平台填写虚假身份信息。
在网友提供的对话截图中,云易华教育的一位卖家以“为了不影响学生申请大学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独立于学籍”为由,在助学贷款职业一栏填写“商业服务商”,在收入一栏填写“500”。
新京报教育老师注意到,一家名为“云易华”的培训机构在游说学生购买课程,“只申请腾讯课程的补习分支”,“腾讯课程帮你拿补习券”,“去腾讯课程帮你申请绿色教育通道”。
销售诱导助学贷款时虚构身份信息。
受访者供图
对此,新京报向腾讯课堂求证。对方回应称,“腾讯课堂”此前已明确要求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不得诱导消费贷款,也不得违规擅自使用腾讯品牌,但目前,
维权群体年龄逐渐下降,维权是普遍的困境。
为了归还权利,王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了近一个月到处投诉,王辉终于拿到了退款。
“之后我在知乎分享了这段经历。找到了有同样经历的学生,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利。
”王惠说道。
现实中,很多学生陷入了维权的困境。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冯月平是“黑猫”投诉律师援助团的专家律师。
今年以来,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冯月平已经受理了近千起学生参与“培训贷”的纠纷。维权难是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
“老师交费后不再跟进”、“教学质量差”、“未按约定提供兼职”...教务老师在采访中发现,学生购买的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退款,往往会被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牵着鼻子走。
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法官毛文蝶根据自己的审判经验总结了维权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培训贷”是双重法律关系,即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关系,消费者与金融平台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
消费者可以要求教育机构解除合同,退还未消费的费用,但消费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
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以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为由,拒绝继续还款。
其次,毛文蝶表示,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提示的义务。
“在试行过程中,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很多误区和引导行为。用‘培训贷’来支付,可以减轻一次性付款的压力,或者强调‘分期’二字,降低贷款风险。
但在诉讼中,往往很难证明诱发的事实。因为培训贷款中的两种法律关系是相互独立的,消费者在不能接受培训的情况下需要支付贷款。
此外,由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构与无资质的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经营中存在侵犯隐私等法律风险。
冯月平发现,“培训贷款”捍卫者的年龄逐渐变小,不仅大学生,高中生也参与其中。
其次,阴谋的可能性很大。一些被投诉的机构并不是完全的教育机构,甚至“皮包公司”也有监管盲区。
冯月平说,维权难是大家普遍的感受,因为最高消费大概是1000元,如果诉诸法律维权成本太高。
大部分学生在律师的帮助下给培训机构发律师函,或者向消协投诉退款。“有些机构担心几千块钱影响业务,直接退款。
"
最难的是那些连合同都没签的防守队员。冯月平说,在他接触到的事件中,有线教育培训机构以“集中精力为大家解决助学贷款”为由,邀请学生到学区签约。
“这时候,第三方工作人员来了。学生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基于对教育机构的信任,签订了借款合同。对方拿走了所有合同(教育培训合同和借款合同)。当学生们试图退款时,他们甚至没有证据。
“冯月平说,投诉人群中的‘第三方人员’实际上是贷款人。如果没有相关合同,学生既不能向培训机构退款,也不能在想退款时被借贷机构催促。
学生被贷款机构起诉,向法院要求还款后,为了收集个人信息,只能按照对方提供的贷款记录坦白还款。
打击“培训贷”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据悉,从2016开始,监管部门开始整顿校园贷市场。
2065438+2007年6月,原银监会等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要求暂停网贷平台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机构等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捆绑信贷产品进入大学校园。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的校园贷款管理文件,不允许任何网贷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尽管有这一规定,但针对学生的“培训贷款”并没有消失。北京市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在2020年春季“培训贷”警示宣传中表示,近三年来(截至2020年),全市法院共审理“培训贷”相关教育培训合同纠纷60余起。
这只是诉诸法律的案例数据。
2020年10月26日,10,官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警告。现实中还存在很多“校园贷注销”、“套路贷”、“培训贷”等不良“校园贷”陷阱,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醒注意。
2023年3月17日,为治理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乱象,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监督管理。
在监管机构多次发文加强大学生消费贷款监管的同时,机构指导大学生贷款的情况依然存在。
为什么禁止“培训贷”?
冯月平认为,暴利和低违法成本是重要原因之一。
“培训机构认为用户通过贷款购买产品是合理的,但销售必须用这种话,才能形成销售产品的闭环。
比如对方没钱,就借钱。培训机构也有贷款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很难走出“入口”。
"
其次,冯月平认为,虽然政府从管理的角度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但在执行中威慑力不够。依据行政机关各自的职权打击此类违法行为,需要多部门执法。
比如销售中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甚至欺诈行为,只有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冯月平表示,大学生迫切的就业预期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往往被培训机构所利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毛文蝶还表示,主管部门一方面建议对此类教育培训机构加强资金、合同、营销等方面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大司法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相关消费者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在2022年第1号预警中,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醒学生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识别能力,识别诈骗。
不要轻易给自称“老师”的陌生人加微信,不要加入打着兼职赚钱招牌的班级,不要在不熟悉的页面或平台上转账、放款。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
刘洋,北京新闻教育教师。
编辑苗校对。
如果你对自考/成考有任何疑问,不了解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先生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