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你不知道的黄啸汽车背后的成长故事吗?
在读研的第一年,我渐渐觉得在企业可能更适合我。到了研究生第二年,大家都在找工作,我整个阶段只投了一份乐视体育的简历。整个求职季下来,大家都有工作了,我没有,于是想起戴威等人还在创业,就干脆加入了ofo。
加入不久,经过几次头脑风暴,“ofo***享骑行”成立。过去几年,小黄车发展很快,经历了几轮融资,但在我看来,创业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比以前更难,但一旦选择开始,就没有退路,只能一个一个去解决。
黄啸最初的问题是帮助人们不丢失他们的汽车,修理他们的汽车并找到一辆更容易骑的自行车,甚至帮助学校美化环境。
起初,我们在北大表现不错。后来我们把ofo扩展到23个学校的时候,遇到了第一个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订单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真的是刚需,骑着车出了校门,然后可能就不回来了,于是自行车就散得到处都是。
2016年4月,我们做出了“关闭学校”的决定,控制学校所有的车。学校停课后,效果非常明显。短短20天,我们的订单增长了10倍,第一个难关过去了。后来,小黄车在武汉、上海、Xi、广州等城市投入使用。
2016年7月,我们遇到了第二个困难,就是人力模型不足。然后我们做了一个激进的决定——三个HR在30天内找了200个人,在北京培训,然后分配到200个学校。两个月内,这200所学校也超额完成了目标。然而,困难总是接踵而至。经过两个月的顺利开发,9月底,我们又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竞争对手,我们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但是竞争也是一件好事。竞争可以让参与的双方迅速成长进步。经过激烈的讨论,10年初,我们做了两个决定:从学校进城和出国。为什么要出国?是因为* * *骑车3公里的场景全世界都一样。与其半年后才开始,不如现在就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也完善了运营模式。我们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产品水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到过质疑和恶意中伤,但ofo一直坚持着。作为公司,我们也想知道用户的定位和评价。不久前,我在脉脉发起了一个话题,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我也惊叹于脉脉用户的热情和商业思维的开放。
衷心感谢这些用户的建议,ofo也会不断完善自己,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现在公司发展速度很快,每个月100多员工,甚至更多,而我们HR部门只有不到30人。所以ofo现在招的都是贤士,包括产品、运营、软件技术、硬件研发、海外运营、HR部门。有兴趣的可以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