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羽毛球培训儿童
1975张宁出生在辽宁锦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张宁的父亲张士才曾是一名军人,母亲常慧敏是一名普通人。张宁是家里的老大,她后面还有一个弟弟张凯。
母亲常慧敏30多岁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重时有时不能下床,父亲张士才经常要出差。
所以,小时候张宁既要上学,又要照顾妈妈和弟弟。生活非常艰苦,这也形成了张宁不屈不挠的性格。
她小时候很瘦,但是因为一直做家务,身体素质很好。她是学校的运动员。她最擅长的运动是跑步。小学时,她创下了800米和1.500米的纪录,5年都没有被学校打破。
张宁每次参加比赛都能获奖。他拿到的牙刷毛巾之类的东西经常带回家,这样就不用长期在家里买这些东西了。
1984年,张宁9岁的时候,锦州体校羽毛球教练杜志新到张宁所在的南寺小学选拔小苗子。他第一眼就看中了张宁,身体素质很好。
但是张宁不想去体校练羽毛球,因为她要照顾妈妈和弟弟。于是杜志新去了张宁家打工。他告诉张宁的妈妈,张宁是不可多得的羽毛球天才,以后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他应该克服困难,让张宁练习。
于是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张宁只能去锦州体校练习羽毛球,因为他家离体校很远,体校规定每天早上5点半做操,所以张宁每天早上4点起床,然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体校。
张宁家门前有一条300米长的巷子。这条巷子里没有路灯。每次张宁路过都很害怕,但即便如此,张宁也一直没有请假。
而且因为家里穷,很多一起训练的孩子训练完都喝牛奶吃鸡蛋,张宁只能喝白开水。
但是,即使条件不好,张宁依然努力,没有离开学业。每天训练结束后,她就坐在取暖器旁,写当天的作业。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晚上10以后睡觉。
二
虽然张宁在羽毛球方面天赋很高,教练杜志新对张宁照顾有加,但随着母亲常慧敏病情加重,张宁选择暂时告别羽毛球,照顾弟弟。
但即使在照顾弟弟的同时,张宁也不忘锻炼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慢慢打下的。就这样,第二年春天,弟弟能够自理了,张宁又拿起了羽毛球拍。
听说张宁回来练羽毛球了。蔻驰杜志新把张宁抓进自己的小组,训练了两个多月,正好赶上在金州举行的辽宁羽毛球少儿比赛。
于是杜教练报了张宁。只有12岁的张宁在这次比赛中击败了很多比她大三四岁的选手,拿到了女单第四名。
张宁的优异表现引起了辽宁体校羽毛球教练白丽华的注意。她认为张宁是练习羽毛球的好材料,精雕细刻一定会成大器。
于是白丽华带着12岁的张宁去了辽宁体校训练。进入更高级的阶段后,虽然一开始张宁一直在队内垫底,但张宁并不服输,她的羽毛球天赋也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1989年,14岁的张宁入选辽宁羽毛球队,这也意味着张宁正式成为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
因为张宁一个人在辽宁沈阳训练,父母很担心她,经常去沈阳看她。就连她妈妈常慧敏也担心女儿在沈阳吃不好,每次去都会在家里做一些张宁最爱吃的饭菜。
而张宁每次看到父母来看她都很开心。她把父母带的饭都吃了,同时把队里发的运动服给父母带回家给弟弟穿。
张宁在辽宁省训练期间,每年只有春节才有时间回家陪父母,但即使回家,张宁依然不忘训练,每天早起出去跑步。
有时候外面雪下得很大,但张宁即使满身是雪,还是坚持跑步。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儿,张士才夫妇也很欣慰。
三
1991、16岁的张宁入选国家羽毛球队。起初,他师从著名教练陈玉娘。后来,离开了国家羽毛球队,张宁跟随教练李训练。
从1987到1994,张宁虽然从省队到了国家队,但一直是不发工资的。因此,她平时的训练、比赛等费用都是由张宁自己,也就是张士才的父母承担的。
这一度使张士才父母的经济非常紧张。有时候因为腰椎复发,常慧敏不敢去医院。家里的衣服都破了,他还继续穿。
直到1994张宁在法网羽毛球赛上夺得女单冠军,她才开始拿到工资,张士才夫妇的经济压力才得以缓解。
身高1.75米的张宁是进攻型球员,个人状态比当时的龚智超、戴华等球员都要好。她被许多球迷视为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的下一任领袖。
但在65438到0994雅加达的尤伯杯决赛中,张宁作为中国第三单打,前四场比赛与印尼队2-2战平。
张宁的第五局至关重要。张宁当时的对手是印尼羽毛球队的天才少女张海丽。这时,张海丽才15岁,比张宁小4岁。
这个年纪大一岁,意味着多了一些经验,所以大家对张宁都很有信心。可谁知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的张宁心理压力太大,最终以1-2不敌张海丽,也让中国队把保存了五年的尤伯杯拱手让给了印尼队。
相信现在很多粉丝都能理解张宁的失落,但那时候疯狂的粉丝只知道批判。在这种声音下,张宁开始被教练“雪藏”,失去了很多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
每次有世界大赛的时候,教练都宁愿让比张宁小的球员上场,也不给张宁再一次机会,这让张宁一度陷入了非常失落的境地。
四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上,21岁的张宁没有出现在参赛名单上,但她还特意为参赛队员送行,然后拖着行李箱回到了辽宁羽毛球队。
在回辽宁的火车上,张宁想起自己一路上的艰辛,不禁潸然泪下。对当时的她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退役前能成为单打世界冠军,这样她就没有遗憾了。
然而,张宁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1998,张宁首次世界第一。按照当时中国羽毛球队的情况,张宁完全有资格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
但后来因为张宁一次训练迟到,意外被教练组停赛半年,让张宁一时接受不了。
最重要的是她被停职半年。她这么长时间没打,成绩下降,无缘悉尼奥运会。当时张宁内心的挫败感难以用语言表达。
虽然这些打击让张宁一度想放弃自己的羽毛球生涯,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2001,张宁在亚锦赛女单决赛中战胜中国香港的凌婉婷夺冠。2002年韩国公开赛夺冠后,张宁的世界排名再次回到第一。
2003年,在羽毛球世锦赛上,张宁击败了马丁、张海丽等世界名将,最终以2-0击败队友龚睿娜获得冠军,这也是张宁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
同年,张宁获得中国和德国公开赛女单冠军。2004年,张宁止步女单半决赛,但在那之后,她帮助中国赢得了苏迪曼杯。
这些成绩也让29岁的张宁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成功获得了一个名额,要知道她同时代的戴华、龚智超等人都已经退役了,而张宁还在坚持比赛。
当时媒体都说张宁是大器晚成,但张宁接受采访时却泪流满面地说:“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当大器晚成?”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宁一路杀入决赛。决赛中,她的对手是印尼名将张海丽,他们也是宿敌。
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银牌得主张海丽在击败张宁后心理优势很大,于是发动攻势,首战告捷。
但从第二局开始,张宁抓住张海丽胖、矮、慢的弱点,频频调动张海丽,让张海丽疲于奔命,最终以2-1的大比分取得胜利。
五
这枚金牌不仅终结了张宁和张海丽十年的夙愿,也打开了张宁的心扉,张宁在颁奖时留下了幸福的泪水。
张宁的父母也被央视邀请一起看比赛。当看到女儿获得冠军的那一刻,张士才和他的妻子忍不住哭了,因为他们知道女儿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
雅典奥运会后,29岁的张宁有了退役的想法,因为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时候退役了。
但时任中国羽毛球总教练的李永波找张宁谈话,希望她能再坚持一届奥运会,因为当时中国羽毛球女队很多年轻队员都不打了。
所以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张宁毅然选择了国家利益,但选择坚持之后,张宁又不得不面对年龄和体力的问题。
在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张宁双膝半月板损伤,最严重的时候双膝肿得像茄子。
每天训练结束后,张宁一个人躺在床上,腿上放十多个冰袋,抱着冷敷。
有一次,妈妈常慧敏去国家队看望女儿。恰好当时队医正在给张宁治疗。当她看着队医从女儿膝盖上抽出一针又一针的血时,女儿疼得尖叫起来。常慧敏不忍看下去,躲在楼道里默默流泪。
六
张宁除了要忍受伤病和体能下降的痛苦,还要面对来自年轻球员的冲击。
2005年全英公开赛女单决赛负于谢,同年世锦赛和世界杯决赛张宁负于谢。
不过之后张宁的状态也慢慢回归,拿到了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亚运会女团冠军,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冠军等等。
北京奥运会前,张宁曾在一周内两度失利,但最终还是与北京奥运会女单资格擦肩而过。
此时的张宁已经33岁,但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半区,最终顺利进入女单决赛,顺利与队友谢会师。
谢比张宁小六岁。同时,她曾两次在世锦赛女单决赛中击败张宁,一次在世界杯决赛中,两次在全英公开赛中。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谢会赢更多,但那毕竟只是猜测。这个领域总是瞬息万变。最终,张宁以2-1成功击败谢,获得自己的第二个奥运女单冠军。
在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后,张宁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的运动员,尤其是她在33岁时获得金牌,这是一个传奇。
早在2001,张宁就和队友杨宇结婚了,辽宁大连人,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然而,他未能取得突出的成绩。2000年退役后,加入国家二队担任男双教练。
但两人因为性格差异等原因,于2008年底离婚。离婚后,张宁也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选择加入国家队担任女单主教练。
此后,张宁带领全国羽毛球女单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她也在这一年与李昂复婚。李昂曾是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和李永波是队友,比张宁大11岁。
2012年底,张宁生下女儿李可欣。自此,中国羽毛球也陷入低谷。张宁2018离开国家队,选择培养青少年羽毛球。
2021年6月,张宁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张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羽毛球运动。
如今,张宁47岁,丈夫58岁,女儿10岁。虽然事业和感情都很坎坷,但是看着张宁现在幸福的生活,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