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模式

【摘要】对教师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组织层面教师知识管理的途径有:建立教师知识管理的网络平台,构建教师知识库,形成知识地图,设计知识共享和创造的“学习场”。在个人层面,教师的知识管理方法有:选择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建立个人知识档案,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进行“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

65438-099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h·达文波特出版了《运营知识》一书,使“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简单来说,知识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包括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而管理,而是为了提高组织成员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从而增强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具体来说,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教师知识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前者主要是学校行政人员管理,后者是教师自己。一般来说,教师的知识管理涉及四个要素:

首先是“知识”。知识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原始要素。教师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字、符号等来表达。隐性知识隐含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作为最重要资源的教师知识。通过学习和运用知识,分享和传播,交流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是指教师本身,他们承载着可利用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管理中的主动主体。因为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获取、应用和创新的主体,所以教师的知识管理实际上涉及到对拥有知识的“人”的管理。换句话说,教师知识管理具有“管人”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第三是“知识设施”。知识设施是指实施教师知识管理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是教师知识管理的条件要素。知识的管理离不开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设备的支持。传统的教师知识管理主要通过手工和纸质的形式来实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应用软件已经成为教师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

第四是“知识活动”。知识活动是指教师获取、组织、交流和创新知识的实践活动,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实践要素。“管理”本身就是主体的一个活动过程,是主体组织协调客体使之规范、有序、良好发展的过程。教师知识管理是对学校所有教师知识或教师自身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涉及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过程。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组织层面

组织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学校教师的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学校老师多,专业构成不一样。如果能够对教师的知识进行系统有序的管理,可以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减少知识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对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基于上述四个要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管理教师的知识。

(一)建立教师知识管理网络平台

当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教师知识管理的效率,使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更加方便,使教师能够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和经验。学校要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使用相应的知识管理软件,形成包括知识收集、知识分类、知识检索、知识交流在内的完整的网络系统,满足教师随时随地在线学习,相互之间坦诚直接交流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校内其他教师的知识资源,甚至可以浏览兄弟院校的知识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在线交流和相互合作,教师可以及时与同行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受分享给别人,帮助其他老师成长。"

(二)构建教师知识库,形成知识图谱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单一学术知识的增长。因此,教师的知识库应该是一个涵盖以上几个方面的系统知识库。这个知识库可以是面向教师的,每个教师是一个子库,在子库下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子库;也可以是知识型的,即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几个子库,如理论知识库、管理知识库、教学经验库,每个子库还可以根据情况建立下一个子库,如语文知识库、数学知识库、英语知识库,以及教学案例库、对外交流培训库等等。在这里,每一位老师都是知识库的构建者,可以将最新的知识信息、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上传到相应的版块,使知识库始终处于动态更新中。

为了方便教师使用知识库,可以为知识库建立知识图谱。按照台湾省学者左美云的定义,知识地图是一种帮助用户知道去哪里找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知识地图是一个导航系统,它不是具体的知识或知识的集合,而是知识来源的指南。一个完整的、好的知识图谱可以清晰的标明知识的位置,帮助教师高效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避免迷失在知识中。知识地图可分为三种类型:模拟型、树型和特殊型地图。J-simulation知识地图是指将知识数据嵌入载体后构建的知识地图。在这种地图上,老师可以根据人员的位置,清晰地找到知识数据。树图知识地图是基于知识本身关系的知识地图。这种地图并不包含载体的空间或组织关系,但却清晰地反映了知识本身的层次和相互联系。Heterograph是指除了上述两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知识图谱。就教师知识库而言,模拟知识图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组织,而树型知识图谱是根据知识的性质和类别对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知识图谱,要根据教师知识库的类型和特点来确定。

(C)为分享和创造知识创造一个“学习领域”。

1999年,美国亚瑟·安德森公司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知识管理公式:km = (p+k) s,其中“km”指知识管理,“P”(人)指成员,“K”(知识)指知识,“+”指技术,“S”(共享)代表共享。其含义是,知识管理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成员与知识充分结合,通过知识共享,成倍提升知识的价值。这个公式强调了在共享的组织文化下,组织知识的进步性可以实现乘数效应。

对于教师来说,整个群体发展的关键是所有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极其重要,因为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只有外化为文字、概念、图像等,才能成为显性的、公共的知识。并且在群体中传播和交流,然后可以被其他老师内化和习得。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思想碰撞,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有日本学者在1998中提出了“场”的概念,是指知识进行动态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场所。根据学习的性质,lj可以创建多种帮助教师共享和创造知识的“学习场”:观察学习场,主要指教室或虚拟教室,是教师从他人那里获取隐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知识的场所;研讨式学习场可以是在线讨论区、教室、会议室、宿舍等场所,主要通过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增加个人知识的流通性和可及性,将“沟通资本”转化为“智慧资本”,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实践学习场主要指教师培训基地的教学实习场所。教师在听课、评课、听课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不同的教学风格,获得新的教学默会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第三,教师知识管理的个人层面

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是指教师自己管理自己知识的活动。其目的是有计划地建立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使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存储和深度加工,使其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查找和使用;二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知识,不断创造新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管理自己的知识。

(一)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一般来说,选择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使用学校提供的知识管理平台。学校可以自行设计开发知识管理软件,也可以购买已经发放给教师使用的知识管理软件。但这种方式提供的知识分类体系是学校预设的,无法满足教师个人的生化需求。第二是利用外联网上提供的知识管理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行为习惯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平台,但这需要教师付费在线使用,使用效率不高。第三,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知识管理软件,如Myba~、iSpaceDesktop、MicrosoftOf-ifce等。,不受机构或他人意愿的限制。老师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软件,但是不方便他们享受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决定选择哪种知识管理系统,但基本原则是高效便捷。"

(二)建立个人知识档案

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教师需要对个人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个人知识档案,以便自己查询和与学校其他教师共享。知识分类是将知识按其性质或应用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别;知识排序就是将知识放在相应的类别下,使其有序,便于查找。教师个人知识档案可以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知识、管理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其中,传授实践性知识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教师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过程。在教学实践知识档案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1.教学案例

2.反思笔记

“教师成长发展的第一步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的评价、教师自身的改造”反思是指教师作为行为的主体,批判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顾、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教师记录自己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这就是反思性读书笔记。反思笔记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就是“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指每节课结束后,老师都会如实记录班级的发展情况,自己对班级的看法,得失,形成文件。教学后记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记录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或失误,教学中的问题或教学机智,也可以记录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问题和困惑,等等。教学后记的写作形式主要有总结、评论和随笔,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选择。

3.职业生活史的叙述

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其职业生活史密切相关,不同的职业生活史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在不同情境下发生质变和重组。因此,职业生活史的叙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的教育成长过程,从而深刻理解自身人格特征、认知特征、知识结构、教学风格等形成的历史原因,明确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生活史叙事是个人回溯性记录的重要形式,很像自传、日记、日志和个人故事小说。L5J但是,职业生活史的叙述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日记。它应该描述教师教育生活的成长史,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历史。有鉴于此,专业生活史的叙事不仅可以包括对教师教育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情境,还可以包括一些困惑、矛盾甚至尴尬的事件。

(三)开展应用与创新知识的“行动研究”

知识学习和积累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在知识的应用和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使用原则已经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原则。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教师个人知识的应用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两个方面。课堂是教师展示真知的大舞台。教师要将所学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内化,并积极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知识的增值。科研也是教师知识应用的重要领域,其重要性不亚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和科研中,教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展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形成了新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就是在这样一个“学习、运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将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作为研究者从事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缩短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帮助教师审视自身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从而灵活运用个人知识,使其在改进教学中发挥作用。同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是处于最佳研究位置的研究者,因此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始终处于激活和螺旋式增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