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圣泉发表的主要论文
2.刘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陈玲;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8-10
3.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张洪睿电化教育研究2012-07-01
4.促进科技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2011-2020),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
5.王志军网络教学平台选择与分析模型研究:俞圣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
6.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
7.高辉移动终端泛在学习资源自适应呈现模型的设计:程刚;俞圣泉;杨宪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
8.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俞圣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
9.分布式认知研究评论,刘俊生;于圣泉,远程教育学报,2012-02-01;
10.一对一数字学习研究的领域和趋势,刘俊生;俞圣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
11.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第十届移动学习世界大会综述2011,刘军,秦丘,俞圣泉,Xi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6558。
12.《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研究,马宁,陈赓,刘俊生,丁杰,俞圣泉,远程教育学报,2011-12-01;
13.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点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
14.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进化模型的构建,杨宪民;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
15.技术如何创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俞圣泉,中国电教,第7期,2011,P1-6。
16.技术驱动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及其启示,俞圣泉;单涛,现代远程教育2011-06-15;
17.面向泛在学习的个性化内容推荐模型设计——以陈敏学苑平台为例:俞圣泉;杨宪民;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2011-06-15;
18.网络课程内容进化机制的设计与技术实现。俞圣泉;小驴,远程教育学报2011-02-01;
19.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卢晓;俞圣泉;谭妮,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
20.学习要素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式的发展新趋势,杨宪民:俞圣泉;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2010-12-05;
21.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信息模型的构建,杨宪民;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
22.小学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冉敏;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2010-09-06;
23.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第7期,2010,p 13 ~ 22;
24.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俞圣泉,《开放教育研究》第3期,2010,PP . 173 ~ 180;
25.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评价,王志军、俞圣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第4期,2010,P73 ~ 78;
26.从Sloodle看3D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俞圣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
27.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与成熟度模型构建,马宁,俞圣泉,远程教育学报,2010-02-01;
28.英语移动学习中交际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俞圣泉,《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第4期,P46 ~ 51;
29.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创新理论,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何克康;俞圣泉;吴娟;马宁;赵兴龙;袁磊;齐元,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
30.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刚,徐进,俞圣泉,《远程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P6 ~ 12;
31.基于信息生态学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俞圣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 ~ 40;
32.E-learning的新认识:网络教学范式的转变,俞圣泉,程刚,董景峰,《远程教育学报》,2009年第3期,~ 15;
33.学习要素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刚、俞圣泉、杨宪民,《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2009,P27 ~ 36;
34.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的设计与享受——学习要素的概念与结构,俞圣泉、杨宪民、程刚,《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2009,P47 ~ 53;
35.《开放的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专业发展》,仲孙、俞圣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14期,第6期,P84-88;
36.数字化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俞圣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03。
37.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
38.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提升策略研究:俞圣泉;吴,教师教育研究,2008 01。
39.教育行业信息知识库系统框架研究,谢晓林;程刚;刘淇;俞圣泉,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40.“掌上设备让我们更接近古诗词”,冉敏;俞圣泉;刘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No.1,2008。
41.《一对一学习在中国古典诗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冉闵,盛全宇,刘军,第五届无线、移动和泛在教育技术国际会议(WMute 2008国际会议,EI检索):123-127。
42.《交际式移动英语学习模式研究》,刘军盛全宇,冉闵,第五届无线、移动和泛在教育技术国际会议(WMute 2008国际会议,EI检索):60-64。
4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进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7/05。
44.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张金梅、俞圣泉,中国教育网,2007/06;
45.技术进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融化”,俞圣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
46.《混合式学习在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飞、俞圣泉2007/11,P79~83。
47.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张金梅,俞圣泉,中国教育网2007/10。
48.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俞圣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8。
49.区分积件、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教育资源享受的新方向,俞圣泉、杨宪民,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2期,第60 ~ 65页;
50.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俞圣泉、陈玲,《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6期,P25 ~ 29;
51.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谢晓林,俞圣泉,,黄,,《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 12-25;
52.从知识迁移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6期;
53.基于手持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俞圣泉、刘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
54.手持在线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俞圣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5期,P64-69;;
55.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俞圣泉,《电化教育研究》,第10期,P70~72+77,2006。
56.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俞圣泉,《基础教育参考》特邀稿,2006年第9期,8。
57.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正规化,陈杰、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
58.区域教育技术项目的管理与支持,陈力、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
59.教育技术服务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
60.城域网环境下多层次分布式信息技术评估体系,曹晓明,俞圣泉,教育信息化,第8期,P57~59+P64,2006。
61.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点,梁文新、俞圣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
62.《中国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近期发展与问题》,俞圣泉,王敏娟,《计算机辅助学习学报》,第22卷,第4期,第273~283页,2006;
63.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破教育信息化困境,俞圣泉、陈力,《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第5期,P 19 ~ 24;
64.当代网校的困境与生存之道,俞圣泉、仲孙,中国远程教育,第1期,2006,P59-63;;
65.教育信息系统的演化与互联,俞圣泉、程刚,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5期,P88 ~ 92;
66.区域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整合,马宁、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2期,P66 ~ 71;
67.E-learning时代大学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俞圣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
68.“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的实施思路与策略,俞圣泉,何克康,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1期,P5-10,2006;
69.系统结构模式的突破,俞圣泉,中国教育网,第11期,2005年,P 19~20,
70.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第11期,2005,第60~62页,
71.非正式学习——网络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俞圣泉,方貌,《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两个学科最好的期刊&;CSSCI 1
72.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俞圣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11,2005,P 14 ~ 19;
73.在线考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俞圣泉,李世良,谢晓林,第11卷,2005年第5期,P72~77。
74.深化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几个方向,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P9-12;
75.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关键问题的阐述。车海燕(2005年10月)。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53 (4),88-101 .(由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领先期刊)
76.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俞圣泉、陆、陈圣建,中国大学教学,第10期,2005,P50-56;;
77.从生态学角度突破教育信息化困境,俞圣泉,中国教育网,2005年第6期,P26-29;;
78.“面向应用”的校校沟通四大策略,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5年第3期,P52-65;;
79.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要搬迁,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5年第2期,P58-61;
80.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圣泉、陈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4期,p27-31;
81.论教学结构的现实意义——答邱重光、俞圣泉、陈玲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
82.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期,P7-8;
83.《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陆,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1期,P75 ~ 79;
84.基于学习对象构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俞圣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
85.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学校互联的一种方式,俞圣泉、程刚,《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86.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俞圣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
87.论教学结构——答邱重光、余圣泉、马宁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88.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2002),俞圣泉、林俊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
89.《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式》,俞圣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
9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对《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俞圣泉、吴娟、李文广“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
9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俞圣泉,杨小娟,《电化教育研究》,第12期,2000。
92.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第四期1998,多次再版,出版于多种教材(何克康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师范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何克康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被全国高校引用于《科学》。
93.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与功能,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第8期,2001。
94.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系统,俞圣泉,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现中国远程教育),第6期,1999。
95.典型教学支撑平台介绍,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
96.网上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敬斌,俞圣泉,何克康,中国远程教育,2000+00。
97.学习对象开发工具的设计,田琛、俞圣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98.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中常见误区分析,,俞圣泉,许,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3期。
9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马宁、俞圣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
100.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俞圣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101.对我国网络课程现状及问题的思考,林俊芬、俞圣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第2期..
102.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的融合,俞圣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第九期1999;
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式,俞圣泉,刘宝燕,《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现,王,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5期;
105.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6期,2001;
106.网上课程评价,,罗,俞圣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俞圣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信息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
108.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罗、俞圣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2期;
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俞圣泉,马宁,何克康,《中学语文教学》,第11期,2002。
110.大型企业如何引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2年第8期。
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如何结合,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第10期,2002。
112.如何应对加入w to的挑战,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第12期,2002。
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2期;
114.SCORM:E-Learning国际技术标准,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4期;
115.发挥特色,推进国内外合作办学,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6期;
116.国外在线教育评价标准,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8期;
117.了解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俞圣泉、谢伟峰,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第10期、第12期,2003;
118.从互联网互联到应用互联,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20期;
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信息版),2003年第22期;
120.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第10期,2004,P39 ~ 41;
121.如何应对网校危机,俞圣泉,中国远程教育,第10期,2004,P56 ~ 59;
122.享受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俞圣泉,回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第1期,2003;
123.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俞圣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第6期,2001;
124.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俞圣泉,林俊芬,福建教育,9,10,2003。
125.对信息教学课堂的再思考,赵美琪,俞圣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11期,2003。
126.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俞圣泉,信息技术教育,第12期,2003。
127.通用试题库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群计算机教育与应用会议(1999,6月7-9日,中国)。
128.基于静止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俞圣泉、顾素梅,《现代教育技术》,第8期,2000。
129.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系统,俞圣泉,,发表于ICCE99(第七届国际计算机教育会议,日本,11月1999)。
130.“网校”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俞圣泉、何克康,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第二版,65438+1999年9月6日,征文《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
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俞圣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
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5篇:WEB平台上的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在线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俞圣泉、何克康、田琛、马宁等。,计算机世界,2000年6月。
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俞圣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
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俞圣泉,教育技术,2001第一期。
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俞圣泉,第三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大会(1999,中国澳门)。
136.教育端口建立在网络之上——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的工程分析,何克康,俞圣泉,孙波,计算机世界,C4版,2000年,165438+10月27日。
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俊芬、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大会(GCCCE2002,14年6月至16年6月,中国),第三卷,P67-73,被授予大会6543。
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大会(GCCCE2002年6月14至6月16,中国),第一卷,P167-65438+。
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燕华,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02,14-16,中国北京),第一卷,P786-793。
140.论中小学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大会(GCCCE2002,14-16,中国北京)。
141.《构建网络学习的视听服务与管理系统》,曹晓明、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大会(GCCCE2002,14-16,中国)。
142.教学自动化研究简介,马宁,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会议(GCCCE2002,14-16,中国北京)。
143.网络评价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斌,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会议(GCCCE2002,14-16,中国北京)。
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景斌,俞圣泉,第六届全球计算机教育与应用会议(GCCCE2002,14-16,中国)。
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概念和方法》,朱凌云、俞圣泉,发表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 12,中国重庆)。
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艳华、俞圣泉发表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 12,中国重庆)。
其他在各种流行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