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推荐几个成都好玩的博物馆?最好不是历史。
教师、军人、残疾人-80元/人
60岁以上老人或持有政府发放的老年人优待证的游客——80元/人。
70岁以上的人免费。
公交方面,可乘坐45路、42路、6路、665438路+0路、75路、65路公交车在游乐园或石油路口站下车。
自驾路线:由于成都海洋馆只有游乐园滨河路一个出入口,是由西向东的单行道,自驾游客只能由南向北通过红星桥1,立即右转进入游乐园滨河路,步行300米到达海洋馆。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郫县古镇,占地约40亩,投资近亿元,藏品数千件。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美食为展示内容的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为收藏馆、互动展示馆、茶休闲馆、灶王爷祠、川菜加工工具展示区。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展出从战国到现代的3000余件川菜食器。这些藏品从功能上可分为炊具、食器、酒器、餐具、茶具,从材质上可分为青铜器、牙骨、陶器、瓷器、铁器、木器、竹器等。此外,藏品还包括与川菜相关的文字介绍、书籍和图纸。
成都金沙站:乘坐305路公交车(或成都出发的县际班车)-郫县北门-换乘363路公交车直达古城镇。
成都茶店子站:换乘成都至都江堰的班车-郫县北门-换乘363路公交车直达古城镇。
成都九里堤:乘坐365路公交车直达古城镇。
地址:四川省郫县古城镇荣华北巷8号
济州泰迪熊博物馆
为了将爱和梦想的文化渗透到中国,韩国泰迪熊博物馆在中国开设了泰迪熊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馆。从此,国内的人们不用出国就能感受到泰迪的爱。中国泰迪熊博物馆占地约1000㎡,由中铁二局和JS & amp;该馆由F公司共建,共三层,集场馆展示、娱乐、产品销售三大体验式场景于一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里陈列和展示了一千多只泰迪熊,每一只都以不同的形象呈现在游客面前,绝对会让你对泰迪熊一见钟情。
自驾
沿二环路向西行驶,经光华村路口进入光华大道,行驶至光华大道三段(8号公馆路口),左转,进入骑士大道(清泉南街)行驶7公里,到达泰迪熊博物馆。
地铁
乘坐地铁2号线到韩曙路东站出口;乘坐37路公交车到万家湾汽车站,在万家湾汽车站换乘761路公交车到金马国际体育城。
公共交通
乘坐37路、58路、175路、197路、334路公交车到万家湾汽车站,在万家湾汽车站换乘761路公交车直达金马国际体育城。
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
位于东郊建设南路,占地74亩,占地8700平方米。是西南地区首个集工业文明和文化产业为一体,改造旧厂房的新型主题公园博物馆。
位于东郊建设南路,占地74亩,占地8700平方米。是西南地区首个集工业文明和文化产业为一体,改造旧厂房的新型主题公园博物馆。该馆展示了成都古今手工业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重点展示了上世纪五八十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东郊工业辉煌。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区、室外展区和创意产业园。室外展区布置了雕塑和吊车吊装等工业机器,反映了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景;室内展区由序、东郊工业之旅、东郊企业展示等场景展示和活动展示区组成,包含反映东郊企业和职工生活生产的图片和实物。此外,原本放在一环路水碾河的著名雕塑《建造者》也被搬到了博物馆的展区供人参观。
东郊是成都工业的发源地。东郊工业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成都近代工业的基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是东郊工业昔日辉煌的延续。据介绍,该博物馆位于东郊建设南路,占地65438±0.20亩。它是我市第一座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主题公园博物馆。它以现场图片、文字和实物的方式,集中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成都东郊工业企业的历程。市民们熟悉的“建筑者”雕塑、蒸汽机机车、机床车间等。,可以在这里看到。
四川客家博物馆
四川客家博物馆位于龙泉驿洛带镇老街湖光堂。2003年3月,经成都市文化局批准,四川客家博物馆正式成立,并首次举办成都东山客家文化特展。5438年6月+2005年10月世博会期间,举办中国西部客家民俗文物展,馆内文物591件。
通过一系列的实物、图片、雕塑、视听、文字等。,博物馆大规模地再现了清初客家先民在四川的艰苦创业历程。据悉,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四川客家民俗、生产、生活的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80岁的老太太谢坐在一台有百年历史的织布机前,手里拿着梭子,熟练地忙碌着。四川客家博物馆里精美的工艺品和物品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风格各异的鸡是客家先民运货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那台精巧的织布机,是当年客家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缩影,一件件带有闽粤风味的摆件,把岁月带回了客家人祖先艰难迁徙的年代。
成都陕西俱乐部
编辑
最著名的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今荣成宾馆内)。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是玉川陕西人祭祀圣贤、洽谈生意、走亲访友、科学过夜的场所。嘉庆二年(1797)扩建修缮。现存建筑由陕西人四川布政司于光绪十一年(1885)发起,由成都的青一、益泰等33家陕西商号重建。整个建筑端庄、古朴、气势磅礴。它在造型和装饰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高水平。它的主体建筑是重檐的,歇息在山顶上,覆盖着黛色的简单瓦片;底层柱子全是石材,木质门窗精雕细刻,装饰图案典雅。会馆门匾上的“陕西会馆”字样是于右任所写。
清代成都经济恢复后,全国各地的商人和游客络绎不绝,城市工商业繁荣。随着在成都或省内其他县居住的外省人越来越多,会馆成为这些同乡交流、聚会的理想场所。据《成都调查》记载,清代成都有16个会馆。比如陕西街的陕西会馆,原来在卧龙桥街,现在搬到了龙泉洛带镇的川北会馆。此外,市内还有19办事处(带有会馆性质,各路帮派办事)。
陕西人在成都修建“陕西会馆”,有一个相当惊人的神奇故事。据说300多年前,有些成都人没有现在“海纳百川,气度大”的胸襟,也不想卖地给“老山”(四川人习惯称陕西老山)建会馆。后来陕西人几经周折,终于高价买下一个泥塘及其周边的荒地,作为会馆的建设用地。为了修复会馆,泥塘不得不用土石填平,但当时不允许他们在当地取土。无奈之下,他们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人决定:同乡会发起倡议,每个从陕西来成都的人,必须至少带一麻袋家乡的土,倒进陕西同乡会地基处的泥塘里。就这样,两年后,一袋袋黄土高坡土从陕西运来,填平了近一亩的泥塘,然后一座宏伟的陕西会馆拔地而起。对于“运泥到成都填泥塘路途遥远”的说法,曾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神话,甚至连连摇头。其实这件事没必要较真。有一点是肯定的。陕西“精卫填海,龚宇移山”的精神,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和敬佩!
嘉庆二年(1797)扩建陕西会馆正殿,在正殿后面修建“药王庙”,供奉陕西名医孙思邈,但后来毁于战乱。光绪十一年(1885),陕西省使节程羽在成都发起投资了清漪、益泰等33家商号,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陕西会馆”,比康熙年间的陕西会馆还要宏伟。
清末护路运动风起云涌,护路同志会分会就建在这个大厅里。新中国成立后,会馆一度改建为招待所。成都市委、市政府多次会议在此召开。现在陕西会馆还在原址,设在荣成宾馆,只剩下正厅,已经装修过了。正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05平方米,高度超过18米。它有一个木制结构,一个双檐,依山而建的屋顶,和两层楼高的飞檐。主脊两端有1.5米高的龙形兽。底层的柱子都是石柱,四根角柱顶到顶。正殿的木窗棂雕刻精美,饰以云纹,绘以淡雅的色彩。整个大厅体现了浓郁的北方建筑风格。1981 4月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陕西会馆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