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修复培训

原标题

5.12汶川地震后,

我在修复国家记忆链。

作者|王奕心

四川盆地西北有个地方叫北川,这里山峦起伏。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物种资源丰富,羌族风情浓郁。约1700年前,古羌人从甘肃、青海等地迁至北川,与当地土著融合。千百年来,北川羌人逐渐形成。北川,9万多羌族人口,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保存在北川县档案馆。

苏一德,一个淳朴勇敢的羌人,时任北川县档案局局长。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左右,苏一德正走向位于县委大楼的档案馆。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熟人,两个人没有摔倒。忽然,山摇地动,天昏地暗,巨声隆隆。一场大地震发生了!

苏一德在飞沙走石中跌跌撞撞,依稀看到县城大楼瞬间倒塌,五楼和六楼的档案室瞬间被倒塌的大楼掩埋。当主震的横冲直撞呼啸而去,苏一德才意识到,被震得粉碎的县城大楼早已匍匐在地,埋在废墟里的档案将何去何从?如果不能抢救过来,羌族的文化和历史将受到重创,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切让他不知所措。

几天后,经过三次挖掘抢救,虽然档案被重新发现,但仍有一万多卷档案被泥土掩埋,被雨水淹没,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下开始腐烂!纸张变得腐烂,字迹变得模糊、褪色甚至消失。很多锉刀在霉菌和水解的双重作用下,正在变回纸浆。随着时间的发展,损毁现象会进一步发展,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将面临难以阅读和消失的危险。

事实上,地方档案馆在防灾救灾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既缺乏大型救援设备,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和次生灾害,就会立刻陷入困境。

危急时刻,四川省档案局请求国家档案局支援。

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国家档案局立即派出三人专家组前往支援。时任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技术部主任王良成被任命为组长。这位留学英国的中西合璧的博士,具有丰富的国内外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对大规模灾害的动态判断的精准掌控能力。另外两个成员属于不同的专业。我的强项是防虫防霉和档案修复。山东省档案局孙擅长开发应急救援技术装备。

因为我们都具备抗震救灾所需的专业救援资质,所以我们坚决接受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命令下达后,专家组肩负着国家档案局的信任和期望,赶赴灾害现场。

当我踏入北川,我看到房屋倒塌,你将何去何从,我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情。

记得第一次知道死亡是在17岁的时候。从内地迁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因对亚热带森林疫源性疾病缺乏免疫力,接连发生数起死亡事件。看到花季的少男少女高烧三天就失去生命,我陷入了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没想到,40年后,我目睹了更大的死亡灾难。

8.3级地震,仅在北川县城,15000多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4000多人失踪,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对此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恐惧。十几岁的时候,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生死的认识是懵懂而混乱的。但经过人生磨砺,我对生死有了清晰而强制的认识。站在埋葬着数千名遇难者的废墟前,我向他们许了一个愿。我说:虽然我救不了你们的命,但我可以联合所有奔赴抗震救灾一线的档案工作者,把你们破碎的历史串联起来,让你们民族的不朽记忆代代相传,让你们永远活在自己历史文化的血液里!

赶到受灾档案临时存放地的专家组,一下车就立即投入到现场调查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当地气温34度,临时仓库里热浪灼人,臭气熏天。喜欢肮脏潮湿的毛衣鱼和书虱滋生蔓延;腐生菌生长旺盛,黑曲霉、黄曲霉、杂色曲霉密集的菌落包裹得像法兰绒。案卷上肆意生长的蘑菇,短短一天,孢子蔓延的地方,新的蘑菇出现;当从档案中轻轻扫出几克土壤,放在培养基上,几天后,土壤中的卵孵化出几十条幼虫。

专家组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种充满微生物污染物的环境中工作,不言而喻。然而,他们无所畏惧。他们争分夺秒,不眠不休地穿梭在各个角落,摸清所有受灾档案的损毁类型和程度,对损毁严重的档案提出系统的抢救保护策略和工作流程。预案获批后,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将受损严重的档案紧急运至雅安冷冻点连夜冷冻。

这是对速度和职业素养的考验!对于档案的生命来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特殊战斗!

闷热的不眠之夜,没有凉风,树枝一动不动,蚊虫叮咬接踵而至。在打包搬运的过程中,大家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文件上的灰尘、污垢、汗水混在一起变成了泥,整个脸都沾满了。被蚊子咬的大包包很痛,难以忍受。为了防止感染,也要防挠。然而,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放弃。如此大规模的紧急转运工作,是在明月当空的深夜,悄无声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在艰苦奋战、不眠之夜的救援下,一场紧急、艰巨、庞大的应急处置工程圆满落幕!冷冻有效防止受损文件的变质和交叉感染,为后续修复赢得时间。在真空干燥后,冷冻的文件在文件上的冰可以浸湿页面之前,直接从固体升华为气体。没有融化成水的过程,文件的字迹不会再被破坏。如果说冷冻真空干燥让濒临死亡的档案起死回生,那么接下来的修复加固就是为保存下来的档案“续命”。

笼罩在巴山迷雾中的紧锁的眉头变成了灿烂的笑容。按苏一德导演的话说,“可以松一口气了!”

然而问题总是一环接一环。历史上最困难的文件恢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已经进入修复加固程序的受损档案,都是患了疑难杂症,数量之多,程度之重,令人触目惊心。即使是见多识广、心灵手巧的修理师傅也会望而却步。由于本地修复技术的限制,一些损坏特别严重的文件被认为是无法恢复的,准备被搁置甚至废弃。随着国家记忆的复兴,专家组认为,我们现阶段的所有努力都应致力于维护国家记忆信息链的完整性。那些看似没有修复希望的残破档案,可能是重要的史实,也可能是记忆链中的环节。为了解决这个瓶颈,提振大家的信心,专家组在努力研制多种专用修复设备的同时,针对北川档案馆受损特点,探索新的修复方法。专家组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多种综合修复方法,对那些典型的受损档案逐一进行了修复论证,成功地恢复了它们的原貌。

化腐朽为神奇是有可能的!专家组通过论证和培训,在年轻的修复队伍中扎根了“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托起了档案信息生存的希望。

每次成功修复一个损坏的文件,我都会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作为专家组的一员,我有义务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环节,也希望能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拯救羌人的记忆做更多的事情。

国家档案局专家组在北川期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先后攻克了低温冷冻、真空干燥灭菌、修复加固、数字化处理等技术难题。,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档案抢救修复成功范例。

当我完成了使命,履行了誓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北川潮湿的空气,突然感觉到了山的味道,类似于云南建设兵团红土地的味道!北川的泡椒、豆豉、霉豆腐和云南红土地的是一脉相承的,味道一模一样。两个相邻的陆地如此接近!那片红土地教会了我吃苦耐劳,勇敢坚强,坚韧不拔。长大后才知道,是那片热土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人生礼物!原来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礼物!在抗震救灾中,我能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为灾区人民无私奉献,都来自于这份生命礼物的积淀!虽然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那片红色的土地,但是我对北川,对那片土地加倍的敬畏和感激!

现在的新北川欣欣向荣,11年前灾难的印记渐渐淡去。但我对北川档案馆救援的记忆,对救援队领导同志的情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我在北川从事的档案修复工作,其实是用我们特殊的方式向生命致敬。那些踩着余震,冒着生命危险,用双手挖掘民族记忆,舍命拯救档案的档案工作者,正在链接着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他们用生命的力量,在灾难中鼓起战斗的勇气,托起希望,让北川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没有断层。

因此,我必须向我们的档案工作者致敬。向生命致敬。

2019 4月18日

汶川地震纪念碑

本文作者(中)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