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护理安全教育培训,你学到了什么?

培训内容和方法

内容包括护理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职业暴露危害的教育、护理职业标准的预防知识和防护技能等。培训方式采取理论教学、技能操作演示、现场教育等形式,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调查职业暴露发生率,评价和判定职业防护培训效果。

3.2护理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在不断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的同时促进护士的健康,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进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

3.3护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大多数新护士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针对几种职业危害开展专项防护知识培训[2]。

(1)物理伤害引起的职业危害:针刺伤、刀伤、玻璃切割伤不仅可损伤皮肤组织,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乙肝、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

(2)生物损伤引起的职业危害: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明确指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因此,护士与患者的体液、血液和其他污染物的直接接触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引起传染病,如HBV、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3)心理伤害:年轻护士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不适应,常受到患者的歧视和人格侮辱,可导致心理伤害。

(4)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护技能培训在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防护措施和技能的培训。对于针刺、切割等锐器造成的伤害,首先要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工作态度。正确使用或处置各种锐器,如针头,可使用其他器械和设备(如持针器、血管钳等)避免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取出针头。不允许用针或尖锐物品在周围走动或用手穿过,不允许用一只手回针帽。开安瓿、铝瓶盖时,可用纱布保护或尝试应用新的开瓶器工具,如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护士研制的国家专利产品开瓶器,轻便安全。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时,首先应规范操作,采取规范的预防措施,实施双向防护,戴手套,接触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佩戴口罩、护目镜和面罩,防止体液、血液和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污染皮肤和黏膜,必要时穿隔离衣。发生意外暴露时,应及时正确处理,降低感染风险。如果皮肤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应立即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如果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溅到眼睛和嘴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伤口,并从近端向远端挤压伤口的血液,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在受伤后< 48h内报告上级,在受伤后< 72h内检查HIV和HBV的基本水平。应立即采集血样进行病毒血清检查。如果确定是被感染患者血液刺伤的锐器,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预防心理伤害方面,主要是培养年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遇事冷静,热情、理解、宽容地对待患者,同时学会自我安慰,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心理伤害。

(5)经过理论讲座、操作演练、现场教育和临床实践,并经过考核和检查,护理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合格率为100%,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总暴露率由往年的47.25%下降到18.91%),达到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