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什么是新概念?

■■■■■■■■■■■■■■■■■■■■■■■■

1,关于新概念的由来:

熟悉中国文学或中国文学发展趋势的人应该听说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流行词,而不熟悉“新概念”的人可能听说过一群被称为“80后”的作家,比如韩寒、郭敬明,他们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作家。

无论是韩寒的作品《三重门》《长安鸾》还是郭敬明的《幻城》《梦里有多少花落》,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作品销量。在中国图书市场,目前文学类书籍能卖一两万册,可以说是“畅销”。从这一点来说,韩寒和景M .郭的作品销量确实很可观。

韩寒和郭敬明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在名为“新概念”的青少年写作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奖后一举成名。

除了韩寒和郭敬明这两位中国图书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星,新概念还造就了一批备受瞩目的新人,包括、张悦然等文坛新星,对当前中国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新概念”迅速造就了一批新的文学新星,有人称之为中国文坛的“造星梦工厂”,“新星”的名利也引起了争议,引来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讨论。

新概念试图走出杂志市场困境

《新概念》的主要策划人赵,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他最近应华侨中学的邀请访问了新加坡,并在学校举办的作家节“人文宴”上发表了演讲。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赵说:“‘新概念’就是要把它与学校作文的概念区分开来。与学校作文相比,‘新概念’主要是鼓励年轻人追求一种新的写作理念,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表示,新概念作文大赛由《萌芽》杂志1998发起,1999与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参与者以学生和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目标。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由作者提交作品,再由评委评审选出进入复赛;符合条件的作者去上海参加统一直播比赛。

赵说,中国文坛曾在80年代经历过黄金时代,但到了60年代,中国的大部分文学刊物都在逐渐衰落,《萌芽》也不例外。

《萌芽》杂志创办于1956,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65438到0995,赵成了《萌芽》的主编。这本文学杂志的发行量只有10000份。当时他不得不考虑开发市场,争取销量。所以为了生存,编委会觉得有必要调整,重新开发《萌芽》。巴德决定改变编辑方针,选择更多适合初高中学生的作品。

起初,赵让苏童写稿子,因为苏童比当时的其他作家还年轻,但学生还是觉得苏童的作品不是他们熟悉的生活,于是“萌发”转向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推荐学生作文,但学生根本不看语文老师推荐的学生文章。

赵说,经过多次努力但没有结果,萌发决定举行一次不同的作文比赛。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文学界的手稿和年轻作家的来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读者,让年轻人关注和阅读杂志,让萌芽跳出市场困境。同时,作文比赛也试图突破学校作文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情感。

萌芽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题定义为“新思维”、“新表达”、“真实体验”,正是为了区别于传统呆板的学校作文教育。

新概念成功是因为和名校挂钩吗?

<〈p.03〉社会力量造就明星作家。

赵:新概念只是提供了一个起点。

社会力量打造明星作家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火爆,《萌芽》杂志的发行量在2001年突破65438+万,到2004年底,《萌芽》的发行量已经达到50多万,比80年代黄金时代的34万多了654 38+06万。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反响越来越热烈,第一届新增4000人,第二届超过10000人。到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7万多篇投稿。

成功是因为和名校的联系。

赵并不否认“新概念”的成功,还因为它借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吸引参赛者,大赛第一、第二承诺的获得者可以免试进入大学。虽然,在第三届之后,各大学取消了文科保送制度,但获奖者仍有机会在“自主招生”范围内被这些大学录取。换句话说,与大学联合举办作文大赛是“新概念”成功的原因之一。

赵说,《萌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的杂志在读者中缺乏号召力,需要名牌大学的帮助来吸引参赛者。但这确实吸引了一些参赛者。

“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已举办七届。赵昌天宇自豪地说,这次比赛还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他说:“首先,它让许多曾经远离文学的青年学生重新喜欢上了文学,缩短了他们与文学的距离;此外,它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学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现状。"

新概念是否造就明星作家偶像?

韩寒和郭敬明是从“新概念”走出来的最耀眼的“明星作家”。对于他们两个来说,“新概念”最大的“意义”或许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韩寒成了职业赛车手。

韩寒,1982出生,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的小说《三重门》自2000年5月第一版出版以来,销量已超过654.38+0万册,也就是说他从一本《三重门》中赚取了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的版税。韩寒高中就辍学了,更别说上大学了。现在从事一份与文字无关的工作,是一名职业赛车手。

郭敬明拥有一家工作室。

郭敬明,出生于1983,曾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的《幻城》和《梦里有多少花落》已经卖出了几十万册。目前,他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发行了CD和CD,还推出了所谓的“音乐小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郭敬明也榜上有名。

新概念只是为作家提供了一个起点。

在中国,有很多人不认同“新概念”。有人认为“新概念”作文太狂妄,也有人认为“新概念”只是造就了一批“明星作家”,靠的是商业包装。

对此,赵表示,虽然“新概念”为文坛新人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但他们在市场上的成就或获奖后的未来人生发展,与本次大赛并无直接关系。他们或许在媒体的包装下,或者在出版社的精心打造下,成为了叛逆的偶像,但这些都不是他们创办《新概念》时所期望的。

赵说:“我们总是尽力引导学生写一些简单、贴近他们的东西,而不只是写一些通俗的东西。其实这几年新概念一直持有。我们培养了数百名年轻作家。他们有些确实写得很好,将来可能会成为好作家,但没有韩寒、景M .郭那么有名,也没有明星的色彩。书出版后,最多卖一两千,没引起媒体的注意。”

赵认为,有两种类型的作家来自“新概念”。一类是以景M .郭、韩寒为代表的畅销作者或“偶像派”;另一种是走纯文学道路的“实力派”。他说:“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韩寒是一个特例,不应该遵循他的休学或他走过的路;虽然我自己也挺欣赏他的才华。"

至于郭敬明,赵说:“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喜欢郭敬明的作品。这是社会力量造成的。他小说里那种张扬精致的意境,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但与我们无关。”

赵简介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小说《震动测试》被《小说选》转载,《老街的尽头》被《新华文摘》转载,《业余》被拍成电视剧,获得中国全国电视剧展播奖一等奖和华东电视剧银燕奖。

著有《延伸的影像》、《天门》等小说集,并创作了《伽蓝梦》、《散文集》、《过渡的岁月》、《半个秋天》、《纪实文学》、《中国之门》等四部小说和《寻找玛利亚》等电影剧本。

■■■■■■■■■■■■■■■■■■■■■■■■

2、关于新概念作文的误区:

新概念作文写作的误区与思考

连江县祁鸣中学的谢同学

1999年,《萌芽》杂志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以来,新概念作文立刻像一朵春风一样开出了整个语文领域的“桃花”,甚至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场革命”、“中国语文教学体制改革的第一缕曙光”。于是,个性张扬的学生在新概念文坛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地摇摆,于是韩寒、蔡崇达和七个走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但所谓物极必反,面对任何文化变革,教师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老师不给学生一些指导,一些学生的写作一定会走进另一个死胡同。正如一位参加过江苏“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生所说:“我怀疑不仅我们每个考生都不清楚,评委也未必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纵观中学生文坛,我发现新概念作文的写作有几个明显的误区。

误区1,主题有偏差。“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作家都无法否认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话题可以让我们去探索,但从中学生新写的作文来看,大部分都是叛逆和感伤的文章。如:对父母老师的不满、批评和嘲讽,对异性朦胧爱情的追求和体验,对学校教育的厌恶和否定,等等。就连正在读大学的《我们不是吃素的》主编蔡崇达也认为这些极端的话题太过分了。他说:“在这段时间里,新概念和创新作文被热炒。作为目击者,我和其他人一样感到强烈震惊。这种冲击让我们偏离了日常的轨道。这种奇怪的声音吸引了我们的叛逆,让我们盲目崇拜新概念的文章。就像一个人吃了鱼感觉很好,就拒绝其他食物。毫无疑问,这是偏食!”新概念不是风格,本质在于个性。反抗不必要的束缚,不代表否定一切。家长和老师当然有时候不理解孩子,但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式,提倡——“理解是双向的”?对异性的暧昧好感确实存在,但这种好感值得在校园甚至讲坛上普及吗?学校教育有一些弊端,但是没用吗?如果大家都深究这个话题,恐怕用不了多久,这个“新”的概念就会变成一个“怪”的概念。

误区二,形式奇怪。由于提倡自由写作和创造性写作,许多学生开始在文章的形式上玩花样。如果有同学用数学公式写作文:

是的,很有创意,但是很不幸,紧接着就来了一批跟随者——英文字母,化学元素,跳跃,朦胧诗,奇怪。甚至在一次作文课上,我的一个学生在他的《雨中的场景》里拿了一句话作为全文——“雨中,大黑伞,我一个人在走。”——而且美其名曰“超短新概念作文”,似乎有压倒世界上最短科幻小说的趋势,真让人哭笑不得。

误区三:语言陌生。翻看新概念作文,时不时会有一两个“爽”“哇”之类的词跳入你的眼帘。毋庸置疑,现在的中学生多是崇尚“新人性”的人,新生活、新语言是他们所欣赏的。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语言的渗透,“酷”、“秀”、“X.boy”、“B.B”到处流行。难道中国五千年的语言词汇量还不足以匹敌一个“酷”和一个“B.B”吗?中国的普通话不规范的地方已经够多了,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统责任的下一代就这样学会使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应用要与时俱进,要引入新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无论如何正确使用,都必须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语言使用的有关规定。

关于新概念作文,著名作家王安忆今年5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总的来说,好像他们不是很满意。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特别时尚的东西,很时尚很新潮。彼此非常相似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现在很多句子都不通顺。”中国文学创作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的遗憾不断上演。从昆西歌集到江西诗派,从应试作文到新概念作文,这个教训难道不深刻吗?为此,我做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思考一:文要“载道”。中学生的大脑比小学生更成熟,但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言行比小学生更偏激,容易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并因此而愤怒。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客观思考,多层次分析生活中的事物,教会他们用最真、最好、最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黑暗面走到光明面。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无处不在。佛教有一句话:心中有光,自己就能看到光。心中有真善美,才能让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写出健康的文章。我们不能只看到树而看不到森林。我们遇到一个贪官,看不到中央领导反腐倡廉的努力和成绩。否则必然会导致孩子思想观念的恶化,因为一方面不满,另一方面又容易潜移默化地模仿反面典型。一次语文课,我问学生,如果你当了官,你会腐败吗?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然后有人说要贪心,有人说要保密...这是我们的下一代?这是我们寄予厚望的未来之花?书包里的情书不再是秘密现象;男生女生聚在一个房间通宵,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这也不全是因为文章的影响,但杂志、影视作品、老师的思想倾向一直是学生关注的,尤其是一些同龄人的文章,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古人云,“文以载道”。无论文章对纠正社会风气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都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尽力让孩子欣赏美,沐浴美,也督促他们创造美。这样,我们的作品就有希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依靠。华东师范大学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作文教学”一章说:“要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挖掘本质之美,以高尚的审美情趣辨别真、善、假、丑,以健康的思想感情写出积极向上的文章。”我想它的初衷应该也在这里。

思考二:文学要“从内养”。文章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章的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的需要。鲁迅先生的愤怒要在杂文里体现出来,闻一多先生的悲愤只能用直接的言语来表达,三毛的深情和孤独是散文表达不出来的...任何一种内心的情感都要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从《诗经》这个表达他的志向,到“诗界革命”这个“我用嘴写我的手”的发展规律。诚然,小说形式容易吸引读者眼球,但生命力不强。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名著有哪些是依靠小说形式的?一个人的气质比外表更吸引人,更何况是一篇文章。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的作文从“气质”到“外貌”都做到最好。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多了解中外名著的长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思考三:文笔要“雄浑得体”。所谓言出必行,语言只是文章的物质外壳,语言的运用要根据文章和情感的需要。一代文学大师韩愈曾在与李益的书中说:“气,水也;字,浮物也。如果水大,东西会浮,那么大小也会浮。气如其言。如果你气场十足,那么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都适合。”可见,恰当的语言来自于作家内心精神修养的高尚,而不是某些学生盲目追求的古怪词汇。如果一味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翻新,必然会导致另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南宋江西诗派用隐晦的词来传达诗歌,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很多语文前辈也要求老师“加强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广泛的阅读和广泛的学习息息相关。“新概念作文提倡“使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说奇怪的词,也不是说能用“棒极了”来表达的时候就用一个“哇”和一个“酷”!个性化语言还是要靠深厚的语言功底。只有这样,笔尖才能流淌出灵性的文字。正如王安忆所说:“首先要把语文的基础学好。现在很多句子都不通顺。“在新时代,吸收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新词是适当的,但绝不能误用和滥用,否则这种“新”只能是由词构成而名不副实。

新概念作文应倡导健康的文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评论,引导学生真实、真实、真诚、真心地去关注、感受、体验生活。《中学语文新大纲》要求的“鼓励创造性表达”应该是灵活创造,而不是盲目排斥!一个新的构图要想有永恒的生命力,就不应该盲目追求时尚。“鱼”不错,“菜”应该也不错。偏食只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真正“长寿”的文章,应该是活在骨子里的。而这种“生命力”要靠感受独特的心灵。

【本文写于2002.1,发表于《福建教育》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