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修养心得

师德修养心得(精选17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要把这个机会记录好,这样会让人头脑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清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体验。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师德修养心得(精选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修养心得1

这次师德的主要内容是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表率,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这次师德培训让我明白并认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以身作则,展示为人师表的道德魅力

1.教师应该是品德优秀的杰出人物。

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和现实的人,你有规则,有使命,有任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并不重要。这意味着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教师之所以要当教师,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是育人,不仅用自己的知识,而且用自己的品格;不仅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年轻人头脑中最有用的阳光,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深远。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教师善于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启迪和鼓舞,甚至使他们终生难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老师有很大的威望,他的影响会在一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印记。”

比如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位他非常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他对鲁迅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鲁迅回国在北大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住处的墙上,就在书架的对面。鲁迅说:“每当我夜里累了,想偷懒的时候,就在灯光下瞥见他背上又黑又瘦的脸,好像要说些抑扬顿挫的话,顿时使我良心发现,勇气大增。于是我点了根烟,然后继续写一些‘君子君子’之类的人讨厌的话。”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对学生起着直接而重要的示范作用。

3.教师的榜样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未来。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都会与人有一定的接触,各种职业道德也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职业的劳动特点不同,其职业道德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会有所不同。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

教师作为教师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这种影响力凝聚成了学生内在素质中相对稳定的一部分,将伴随学生一生。

从整个教育和整个社会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也是长期的。教育是代表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十年几十年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成败、教育事业的兴衰、未来社会主人翁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千秋万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应该是他们把学生培养成的那种人。老师是学生最关心的人,也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思想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教师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健康情感;教师坚定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发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卢梭看来,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应该是“贤惠而不虚伪,善良而不优柔寡断,直言不讳,言行一致”。老师通过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模范,首先是言行一致。其次,我们应该虚心,谦虚和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第三,教师应该端庄,穿着得体,举止得体,有礼貌,语言文明,谈吐优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优雅,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素质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每个教师加强语言修养,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第一,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必须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第二,语言要简洁。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凝练,激发兴趣,启迪智慧。

第三,语言要准确。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该清晰明确。教师应当准确表达概念、规律、原则等内容,清晰传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不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自相矛盾。

第四,语言要生动。教师的语言除了要规范、简洁、准确之外,还要进一步优美、生动。要做到语言优美,抑扬顿挫,节奏激越,音色甜美,用词流畅自然,语速适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使学生时刻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还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刻的道理形象化,使之更加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的语言不应该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

第五,语言要纯正。教师的教育职责要求教师的语言文明纯正,避免一切低级、粗俗、淫秽的语言,维护语言的纯洁性。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都要注意文明礼貌,爱护和尊重他人,保持自己良好的风度形象。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要用刺耳、傲慢的话语讽刺、挖苦、斥责或嘲笑学生。如果一个老师用污言秽语教育学生,其实是在强化学生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把他们推向不幸的深渊。如果一个老师帮助了几个调皮的学生,维护了课堂纪律或者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时缺乏自制力,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歇斯底里的辱骂,那么他就是在故意让学生变坏。总之,教师如果不能在教育活动中使用文明健康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仅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污点和创伤,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教师的仪表直接反映了教师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外表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不良的外表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破坏师生间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老师应该整洁。外貌表现了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是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出发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塑造视觉形象,如不修边幅、不浓妆艳抹、发型怪异、不抑郁皱眉等;而是要充满情感,充满朝气,容光焕发,成熟稳重。如果一个老师不注意口腔卫生,走进教室用烟味、葱蒜味帮助学生,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交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和教育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我们都必须要求干净的衣服、得体的头发和胡须、干净的鞋袜、修指甲和永远有手帕。”“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脏手帕的老师,已经失去了当老师的资格。”

蔡元培先生很注意自己的言辞。每次去学校和师生谈话、上课,他都要换上浆过、洗过的衣服。扣完每一个扣子,他都要在镜子前整理。在进入报告厅或教室之前,我也习惯于打扮自己。这种注重整洁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第二,教师服装要简洁美观。服装包括服装和配饰。对于教师来说,着装和首饰必须符合教师的道德要求。首先,衣服要整洁干净,饰品要优雅大方。教师的整体着装应当符合其职业特点、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不得与教学、教育氛围相冲突。

其次,教师的服装应该简单漂亮,而不是奇怪和花哨。教师的服装和仪表要符合民族特点、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和职业特点,不得做任何标新立异、奇装异服、有辱人格、有伤风化的事。

服装款式要美观大方,不能太陈旧过时,也不能太时尚,追求新奇;衣服的颜色和装饰要尽量素雅,不能炫目浮华。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几十双学生的眼睛都聚焦在老师身上。如果老师的服装很奇怪,很花哨,会分散学生对老师服装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听课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和环境要求,适应教师的职业身份,考虑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三,老师的行为举止温和端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语重心长地对老师说:“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所有的学生。因此,一个老师必须经常检查自己。他应该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还没有人受到过这么严格的监督。”教师讲课时要举止得体,举止优雅,表现出文明气质,不要拍黑板、拍讲台、拍胸脯,显得缺乏修养;与学生交谈时,要热情有度,亲切有礼貌,表现出庄重随和的品质。教师只有行为得体,举止端庄,才能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

比如培训的时候讲过一个案例,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是赵老师的课,同学们坐下来欢迎她。铃声一响,只见赵老师穿着一件大红棉袄,裤子乌黑发亮,长发披散在肩上,走上讲台。学生们睁大了眼睛,齐声说“哇——”了一声。赵老师不理会学生的提问,开始讲课。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们不知道他们听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赵老师说了什么。他们只记得,大波浪的头发在来回晃动,红色的棉袄在眼前一闪一闪。

3、神态从容,彰显个性。

风度是所有人的生活姿态提供给别人的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韵、风度、魅力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风度与他的人格气质、道德、品味、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有关。总之,风度离不开一定的外在表现,也离不开特定的精神内涵。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高超美德、审慎、善解人意和善良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经常与学生庄重、舒适、亲切地交谈的能力。教师应体现以下礼仪:

第一,教师要稳。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沉着。教师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一眼就看出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尊敬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知识修养,沉稳的性格,成熟稳定的思想情感,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既有胆识又有智谋。不能因为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好就发脾气,耍态度,不能因为心情好就跳舞,举止轻佻。这不仅是教师风度的丧失,也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二,教师要和蔼可亲。因为没有和蔼可亲,老师的稳定很可能在学生心中变得凝重或沉重。让学生“亲师信教”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表现出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眼神要充满热情和希望,表情要和蔼,态度要真诚,表情要温和,情绪要稳定,让学生感到可亲。

教师从事教育人的工作。他要通过言传身教,面对面地教育和感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老师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沉着冷静,在成功和荣誉面前不骄不躁,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悲观气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会消除学生对自己水平的恐惧和怀疑,学生就会主动接近老师,敬佩老师,向老师学习。

第三,教师要博学。老师之所以是老师,是因为他是专业的知识传播者。要把知识传播给他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扎实、系统、深刻的专业知识;第三,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教师只有掌握了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提供获取各种知识的机会,及时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把自己所教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只有掌握扎实、系统、深刻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学生在重要的学科领域达到更高的水平,掌握未来工作中的真才实学。

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效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

4.讲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是教育者,首先要做文明人。在社会交往中,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树立道德榜样。这不仅对树立教师在全社会的威信,而且对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氛围,促进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公德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数,是社会风尚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志,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石。因此,教师遵守社会公德不仅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且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高水平的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也是普遍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飙车;在汽车和商店里,一点摩擦和碰撞往往会导致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时,看热闹、闹情绪的人往往会被误解和指责;公共设施屡遭抢劫,其破坏速度是个人财产的十倍甚至百倍;公共财产不是被偷就是被损坏。

有些教师认为,既然社会公德是一种低级的道德规范,是否遵守是“次要”问题,那么他们就不能在公共场所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从而损害教师形象。

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以和善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教师知识水平高、修养深的具体表现。在公共场所,如果出现任何不良现象,教师首先要站出来制止,并且要讲究方法,以理服人,示范行为,让大家从他们身上看到真善美,看到社会的文明,看到人类的进步,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教师高尚的情操是一面旗帜,它会引导全社会的人除恶务尽,使更多的人进一步约束自己,调整自己,把社会公德和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自觉做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公民。

5,诚信教学,完全。

教师职业道德特别要求教师正派、廉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一段时间以来,有偿家教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个体道德形象、教师群体形象和学生健康发展。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新生心灵产生了不利影响。有偿家教的危害显而易见。第一,“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的师德基本要求。第二,“有偿家教”背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师德核心。第三,“有偿家教”疏离了师生关系,扭曲了师者身教、身教的师德人格力量。第四,“有偿家教”陷入了“劣赔”的怪圈,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伤害。第五,“有偿家教”耽误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损害了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第六,“有偿家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下降。

老师要做的:不要动员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不要给学生提供资源;不要向学生推销教具等商品;不得向学生家长索要或收受礼品等财物,否则不能“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道德修养体验之二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这个学年对师德的培养和学习深有感触。作为社会的一员,师德的内涵必须融入整个社会道德之中;教师的特殊职业和地位也决定了师德必然会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巨大影响。师德决定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育质量,所以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在教育教学中,我能敬业,严谨,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的老师,永远不会忠于职守;一个只把教书当成谋生手段的老师,永远成不了好老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

诚然,教师职业平凡,生活艰辛,但只要他们对教育怀有深深的热爱,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对民族、对祖国、对未来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并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将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勤奋求实,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格的升华,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本人要师德模范,班级管理优秀,教育教学优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总是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新教育》《初中语文教与学》等业务理论书籍,成了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教育理论摘抄,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长,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各个学科的示范课和教学论坛给我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此外,各级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机会,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知识,指导了我们的实践活动。积极利用县里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在把握教材中心、强调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详细教案。教学以教法为指导,积极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秉承“抓中间生,促优秀生,带学困生”的个人原则,让上中下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除了教书,我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明人,以行导人,持之以恒,让很多学生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