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语文微课
张
近年来,微课越来越受欢迎。教师招聘,各级竞赛教学,职称评定等。都采用微课的形式,因为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容易操作,还能准确评价老师的基本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课为这样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相对快捷、实用可靠的基础。
顾名思义,微课就是时间短、内容少的小课堂。套用沈括的《孟茜笔谈》?用雁荡山的话说,微课是班级的“具体而细微”。翻译成现代汉语:微课是小规模的课,有完整的体。“体量全、规模小”是微课的特点。
在我看来,微课本质上是一个完整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与正常课堂有很大不同。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无法检验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是由评委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很多地方教过语文微课,观摩过语文微课。他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掌握语文微课就能取得成功。
一、认真审题,巧妙构思。
微课的出现往往是在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基本上是有挑战性的,老师也想得到一定的效果。我觉得语文微课要想赢,首先要像写文章一样认真审题,巧妙构思。比如选题是《岳阳楼记第二课》,就要先锁定课文《岳阳楼记》,再去把握“第二课”的重要信号。认真审题后,备课时一定不要焦虑,一定要简单利落地按照第二课时备课,可以按照“温故而知新——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的环节备课;还要巧妙构思,一定要围绕“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思考,写出有大量知识点可讲的抒情散文。我们不妨快刀斩乱麻,从“写风景”、“写感觉”、“写”三个方面拟出一个问题,即:1。找出描写岳阳楼风景的句子,阅读并欣赏风景的特点。2.这篇文章的主要句子是什么?作者表达了什么政治抱负?3.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将这三个问题提炼为合作探究问题,这也抓住了本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了这种清晰的教学思路,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把握链接展示的特点。
一般来说,微课也是按照常规课来进行的,只是省略了学生的活动。所以不管你上什么课时间,不管你怎么选点,都要有完整的链接。比如《尚》这一课,题目标签上没有指定,而且因为课文较短,迷你班省略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所以一节课就可以完成,按照“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文总结——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的环节。再比如题目署名为《五首诗之二》,面对这节课相对比较难。我们先来看五首诗,分别是《饮酒》《行路难》《草堂被秋风吹破》《白雪歌送别田书记吴回家》《吉海杂诗》。其中《饮酒》《行路难》《济海杂诗》篇幅较短,可列为第一课时,而《秋风破茅屋》《永别田间一曲白雪——办事员吴回家》篇幅较长,可列为第二课时,但微课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根据主办方文件及相关要求), 所以我们可以把《饮酒》这首歌归入第二类,把《秋风破茅屋》这首歌归入第三类,把《白雪歌》归入第三类。 选择哪种方案,要看平时的课堂容量和授课老师的风格,因人而异。
在我看来,也可以适当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我经常按照“自我介绍-师生励志标语-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祝福话语”的系列环节上课。其中“自我介绍”和“励志口号”是我的两大特点,能为后面的话题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仅给我开了个好头,也让评委耳目一新。这是一个声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了个好头,还可以消除上课前两分钟的紧张情绪,真的可以一举两得。下面的“问候”环节也可以结合课文对教学做最后的总结,只是改成了祝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也让微课有一种在高潮中落下帷幕的美好感觉,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第三,精心选点,突出重点。
当你有了一堂好的微课,记得面面俱到,因为只有15分钟或者20分钟。精挑细选点,突出重点很重要,你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讲最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我画的题目是《出生的智能》,是九年级上册的小说。文章很长,将近13页。面对著名小说《水浒传》的节选,15分钟或者20分钟能有什么效果?我选择了一个教学的出发点,就是“生育计划中的智能”这个题目中的“智慧”在哪里?这个问题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回顾与介绍”环节回顾了小说的情节和“杨志”“英雄”的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我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所复习的故事和人物,谈谈对题目中“智力”的理解。可以简单的做提示:如时间、地点、方法、人等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边读课文边总结,主要从四个方面,即:明智地利用时间,明智地利用土地,明智地利用人和(矛盾)明智地利用策略:明智地利用时间抓住文章中的词组,如五月半的天气,五月和七月离京,14和15天的旅行,六月初四,了解杨志一行。“巧用地理位置”抓住文章中对黄泥岗的描写,即“崎岖山路”、“七八里无人”、“成荫松林”,来体会杨志一行人“行路难”、“困倦”、“黄泥岗”的隐蔽特征。“智用人和”要抓住杨志一党的矛盾,小说《杨志保生辰纲》、《吴惯夺生辰纲》的主要矛盾,杨志与老杜关、与君剑的喝酒与不喝酒、走与不走、歇与不歇、买与不买等次要矛盾来分析。在分析用智策略时,把握了刘唐的“拿瓢”,吴用的“往瓢里放药”,白胜的“劈手”等...在此期间,我们结合了默读、共读课文、读课文等阅读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智得”的含义,很好地展示了教师对课文的透彻理解和把握,体现了缩影。
第四,及时评估推广氛围。
微课虽然没有学生参与,但还是要遵循“课堂上没有徒弟,心里有学生”的原则。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但是学生必须参与,只是省略了详细的活动过程。不仅可以适当模拟学生的活动,还应该在每个学生的活动结束后做出适当的评价。比如这位同学的演讲真的很精彩,起到了吸引我们的作用。这位同学的话很准,希望其他同学借鉴;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的字迹很精致,给了我们审美的享受...就这样,一节课有鼓励的话语,精彩的掌声,还有特别准备的奖品...总之,问题要问,阅读要朗读,活动要引导,但每一次活动都不忘评价学生的表现,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班级的评价理念。
第五,合规时间详细。
再好的想法也要在15分钟或者20分钟内完成,否则就变成了刚刚写在教案上的值。笔者曾经参加过脱产培训,班里40个同学上了一节迷你语文课讨论。十余个县区的语文老师各显身手,语文微课百花齐放。当时我还专门观察记录了老师们对微课时间的把握。有一个太白县老师给的微课《唱雪》,前后5分钟;卫滨区一位老师在沙漠中央上了一堂微课,历时10分钟。陇县某老师在五六老师微课传上花了17分钟。陇县一位老师花了20分钟上了微课《我的于乐叔叔》。一位老师的微课《闻一多先生的言传身教》用了22分钟...* * *四十个老师上微课,15分钟没几个上完,不是提前结束就是加班,大部分都是加班。笔者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课堂选材的立意有问题,语言表达过于啰嗦,涉及面太多。这些结果实在令人遗憾。当钟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么后悔自己说得太多。其实消除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把次要的问题和环节简单提一下或者接手一下,就可以挤出时间,重要的问题和环节可以放大,深入讲解,定性。
第六,用手段增加效果。
吕叔湘老师有一句名言:“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因此,我们不仅要追求语文知识,更要展示语文艺术,让学生充满兴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听者的视听享受,哪怕只是十几分钟的微课。语文微课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增强,比如在黑板上呈现几个“趣味探究”中的小问题,让老师在课堂上清晰地感受到老师的思路和对课文重点的突破;或者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清楚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让老师了解老师在写作方面的训练;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美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板书,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
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没有确定方法的教学,微课,这种最能检验教师基本功的实践课,还将长期是舞台的主场。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我会继续探索和探究语文微课的艺术。
参考
1.董菊初《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中文出版社,1998。
2.裴迪娜《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陈育坤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
5.《论语文教育的智慧》曹明海著,青岛海洋大学,2001版。
6.《课堂教学的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周清源《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张(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