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助写评论。还有加分!

改革开放30周年的教育变革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破旧的校舍变成了楼房,现代化的媒体教室变得很明显。改革开放30年,教师待遇变化很大,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毛巨冠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中国教育发展三十年来的喜人成就。今天,笔者用通化教育来形容也不为过。

回顾过去,30年前的通化教育是缓慢而艰难的。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有了第一所新学校。1949年辽东省市属中学只有5个班,市属小学有54个班***145名学生,72名教师。1977,恢复全国高考。我市30年前的教育,也就是1978,正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进行了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师范院校,培训和进修了在职教师,恢复了组织和少先队。自此,我市教育也步入了恢复、调整、发展的轨道,各行业都在等待繁荣。那一年,教育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披荆斩棘”。当时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后和薄弱的阶段,与现在大不相同。

放眼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市的教育可谓欣欣向荣,硕果累累!各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呈现科学健康发展态势。当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比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有各级各类学校1017所,在校生304177人,教职工30204人,实现了历史上的大跨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么能不为之激动和欢呼呢!

30年后,通化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控制辍学、高考成绩逐年提高成效显著。2004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进入新课程,2007年秋季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市直各中学基本消除了信息技术“盲点”,开通了通化教育信息网。全市校园网达到143个,全市中小学微型计算机达到18778台,计算机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1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覆盖率100%。组织近万人开展“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工程”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实施“三人工程”,抓好“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

经过30年的通化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壮大。加快职业教育层次和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2005年以来,全市职业教育新增建筑面积27647平方米。2007年底,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进入全省百强的地区。职业招生就业取得新突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2006年,市教育局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加大薄弱偏远学校的改造重建力度。“十五”期间,全市投资4亿元,改造薄弱学校430所,校舍654.38+30万平方米,逐步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积极支持和发展民族教育。近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留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宿舍楼等。,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健康发展。

30年后的通化教育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通过“希望工程”等扶贫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办好市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让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和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实施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格审查作风纪律,确保教育公平透明。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阳光安置、阳光课堂”等阳光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阳光总在风雨后”,30年教育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30年教育荣誉连绵不断,任重道远。市教育局每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表彰、荣誉20余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现代科技教育优秀实验区”,通化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市”。

现在,通化教育将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为振兴通化老工业基地、加快小康进程一路奋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制度和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1985年5月,中国政府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逐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关于地方职责划分,原则上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确定。在实施中,各地基本采取“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做法。这项政策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放在了乡镇政府身上。?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制定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地方性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义务教育经费由单一来源向多元化来源转变。从实际情况分析,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不合理。1994-2001期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承担,约9%由县级财政承担,11%由省级财政承担,不到2%由中央财政承担。乡镇基本属于“吃饭”财政,所以实际后果就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些负担转嫁给农民。这是当时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

为了全面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困难,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但由于国家没有划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的具体投入责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难的问题再次凸显。根据国家审计署2003年的统计报告,在被调查的50个县中,义务教育债务在2001年末为23.84亿元,到2003年6月末上升到38.98亿元。在一些县,80%以上的中小学都负债累累。?

2005年是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教育部提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日益扩大的教育差距;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问题,明确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和地方* *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划分、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的保障机制。?

2006年,中国市政府全面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同时,中央财政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2007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杂费;并继续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并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回望30年前,唐骏镇的教育不景气,举步维艰,校舍简陋,一派平房,砖瓦结构,破旧不堪;教学设施落后,学校环境差,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处于落后薄弱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也适应了发展。“改革开放30年,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破旧的校舍变成了楼房,现代化的媒体教室变得很明显。改革开放30年,教师待遇变化很大,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一位老教师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中国教育发展三十年来的可喜变化和成就。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对知识的渴望日益强烈和迫切,旧的校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唐骏镇22所中小学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从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办学高潮。改革开放30年,所有学校都新建了校址或校舍。全镇所有学校总占地面积157779平方米,建筑面积38809平方米。学校设施和规模日臻完善,学校面貌日新月异。

互连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优质高中教育,昆山构建了日益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省级、苏州市优质学校103所,占学校总数的91.15%。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从1985的90%左右提高到高中的98.7%。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率也不断提高。1979年,只有241人被高校录取。今年全市有3659人被高校录取,高考录取率为95.71%,其中本科录取率为65.08%。全市近三分之一考生被二级以上高校录取,创历史新高。

教学模式:从“一个词”到素质教育

周向东是城北中学的语文老师。1988参加工作,他对教改有太多的感触。“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学很简单,只是传授知识。课程更详细一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但不是现在。除了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周向东笑着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几年前学中文的大学生来说,考现在的中国中考题,不一定好。"

近年来,素质教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有学校都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记者曾经有幸听过一堂小学语文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

白鹿实验小学副校长张风良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使用启发式教育。对于一篇课文,老师先提问,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找答案。课后,老师要和学生一样,依靠网上搜索、图书馆查询、同事讨论等形式,最后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找到一个大家都能认同的答案。学生的能力也在这一系列参与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10和20年前完全不同。当时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老师的“一言堂”教育。全班都在听老师讲课,上课枯燥乏味。课后,老师会布置很多作业让学生自己消化。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们开夜车背考试内容。如今,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完全取代了过去的“集中式”教育,使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作业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有越来越多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参观和校际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日益多样化,各种特色兴趣班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爱好的机会。

“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们是非常幸福的一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小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我正好赶上了这么好的时机。小学到初中的中考取消了,我去了附近的中学。其间,我除了参加当时很热门的奥数、英语等学科的兴趣班,还参加了绘画等艺术的兴趣班,选择性越来越大。”去年刚参加工作的杨小玲说。

互连

面对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带来的挑战,昆山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学校年度考核的硬性指标。1987期间,全县高中教师本科毕业的占57.09%,初中毕业的占65.35%,中专和高中毕业的占68.97%。到2007年,79.56%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4.65%的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教学设施:从粉笔和黑板到现代多媒体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是老师们遵循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甚至在10年前,还有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当整个黑板写满时,他们在写字前把它擦掉。一节课下来,嘴巴上、头发上、衣服上全是一层白色粉笔灰,很正常。那时候老师每天都要和粉笔灰打交道。估计谁也没想到有一天粉笔和黑板会被幻灯片、投影仪和多媒体取代。

“20年前,我用小黑板做应用题,用小卡片做数学题;10年前,带幻灯片上课;现在使用电脑多媒体上课。从粉笔和黑板到幻灯片,再到实体投影仪和多媒体,30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进入学校和课堂。”有着近20年教龄的苏觉清告诉记者。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每次上数学课,老师都会背着一两块小黑板去教室。讲例题的时候,老师把小黑板挂起来,有时候会用白纸遮住一部分内容。英语老师喜欢用小卡片,提前写一些单词,一个一个画出来,让学生读。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江凤鸣大学毕业已经五年了,但他仍然记得读书时的情景。

这些看似简陋的教学工具,其实是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准备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小黑板和卡片才逐渐被幻灯片取代。当时,在城市的一些中小学,教室开始配备幻灯机。老师备课和练习的内容都写在薄薄的幻灯片上,按顺序排列,和讲课的内容一一放上。但是,幻灯片教学在老师稍微调整讲课顺序时,往往会出现混乱。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逐渐进入学生的视线。“教学课件”这个对记者来说很陌生的词,在一个10岁以下的小学生嘴里是如此的常见。

9月9日,记者来到裕丰实验学校。这是2001市政府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的一所新学校,也是全市中小学的一个缩影。宽敞的教室,绿色的草坪,错落有致的建筑...学生们在操场上踢足球、玩耍,整个校园现代化,充满活力。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学生正认真地盯着黑板上方的液晶电视屏幕,屏幕上显示着老师的讲课要点。在老师办公室,很多老师都在用笔记本电脑备课。“以前老师为了获取足够的信息,让人到处找教具,现在电脑上什么都有;在过去,需要一点一点地把所有的功课写在黑板上。现在,你不仅可以通过电脑备课,制作精美的课件,还可以随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学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小学英语的王旭芳老师说。

互连

改革开放初期,昆山的学校大多很简陋,平房是那个年代教室的主流。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5年,昆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按照“镇校三级联动、区域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从1995到2007年,全市教育投入约25亿元,其中校舍建设投入20.5亿元,设备购置投入4.5亿元。目前,全市平均1.3间教室拥有一套多媒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