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亚组织心理学的系统分析
所谓系统,就是由一组能够实现某一目标的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本质上,一个系统包括三个要素:要素、联系、功能或目标。作为一个培训系统,巴亚也必须遵循上述定义。从这个概念出发,我梳理了以下架构图。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巴亚作为一个新人培训系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帮助新人更快地融入公司组织。为此,它从两个更具体的方面分解了其目标,即:
有了对系统目标的清晰理解,我们就会对系统的行为有更透彻的把握。接下来,让我们分析系统的要素:
在明确了系统要素之后,我们仍然不能清楚地理解巴亚系统高效运行的原理,因为仅仅找到系统要素是不够的,还需要努力找到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将从组织建设的维度来探讨这些要素的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无组织的人群就是乌合之众,这样的人群是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因此,巴亚第一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工作,把每个人分成几个小组。如果只把人分组,那么这样的团队也是没有特色的,不合作的,没有联系的,没有教养的。在后续过程中,巴亚从以下几个方面锤炼了团队,避免了这个问题:
巴亚的分组流程大致是将一群陌生人拉成一个圈,轮流报数。报同号的同学会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一起确定并展示这个小组的队名、队歌、队形、口号。我从这个链接中观察到两件有趣的事情:
具体来说,虽然在队名、队歌、阵型、口号等方面存在差异。由各组确定,基本都是围绕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争第一的理念来阐述的。大家选择的这些想法就是所谓的着力点,也就是大家期望别人期望他做的事情的方式。在互不认识的群体之间选择焦点,是最可靠最快的合作方式。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群体成员还不够熟悉,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以我所在的小组为例。当时我们讨论了很久没有什么好结果,就选了一个叫葫芦娃的团队,口号是“众志成城,其利断金。”如果你要问这背后是什么,很抱歉我们说不清楚,但是大家都觉得葫芦娃兄弟在齐新很配合。然而,在巴亚结束时,我们小组总结了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即佛教文化,不争、不抢、不急、不躁。这是因为我们总是赢得最后一名,但每个人都感到非常高兴。我在想,如果能回到过去,就不叫葫芦娃队了。可能是活佛队,佛堂等等,彰显佛系的光辉名头。所以一个组织成熟了,必然会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
所有团队成员都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 * *参与,* * *付出。这是我在巴亚中学快速建队的有效方法,即苦战+合理竞争=强队。巴亚有很多目标明确、竞争激烈的“战役”,最典型的就是户外定点拓展活动。这项活动有以下特点:
用巴亚的俚语来说,这个环节就是让团队的身体先聚在一起。在外部环境的高压下,团队内部很快发生了自组织。有队员在熟悉道路的情况下主动带路。有的队员在车技好的时候开始接不会骑自行车的小伙伴,会等着帮助落后的伙伴。一些掉队的小伙伴反映,看到队员在等他,内心的焦虑很快被平复。在不同阶段,团队成员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比如我们队剩下的时间不够的时候,就选择在苏堤上一起跑。这些合作关系都是在混乱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安排。
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团队已经具备了战斗型团队的以下特征:
尤其很重要的一点是,成员愿意互相帮助,不互相指责,这说明团队已经融为一体,就像手指不打手心一样。基于以上发现,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说到巴亚走神的套路,我们不得不谈到生命的年轮和最精彩的同学。按照班主任的话说,他们源于中国铁军的传统,就是和队员分享有趣的事,尴尬的事,值得骄傲的事,甚至是极其私密的事。通过这种方式,铁军很快与新的合作伙伴建立了信任,并高效地实现了业务目标。我们经常在走神的过程中听到很多奇妙的事情,比如有人想自杀,有人打老师,有人第一次分手半年拿证等等。在笑声中,团队成员间闲聊的话题开始增多,闲聊的规模开始加深。那些平时沉默的团队成员,也忍不住放下自保,参与分享。一旦内心的屏障被打破,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特点都会跳到我们面前,我们会放下自卫意识,建立信任感。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这群人脱离了巴亚的设定体系,开始私下见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需要有一个投名状才能加入帮派,也就是犯了血案才能加入帮派,这样帮派里的兄弟就会相信,分享私人东西也是类似的行为,你稍微抖一下胸,兄弟们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可以说,流浪活动的形式是巴亚塑造团队的可怕杀手锏,但有两个前提:
总的来说,巴亚集团的成立有效地组织了人,有基础达到减少孤独感,帮助新人快速融入的目的。而且巴亚团队的人际关系会比工作时更纯粹,可以互补。所以有些同学和巴亚团队的童鞋会在工作团队里说自己的委屈,而这些委屈很少和工作伙伴分享。相反,过度的团队凝聚力也有以下缺点:
巴亚的系统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垂直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忘关注水平链接,即团队之间的链接以及不同团队成员之间的链接。
如前所述,一旦团队成立,巴亚体系内部就会有明显的界限。在巴亚中学,你其实可以认识你的团队的童鞋,可以很开心的完成五天四夜的训练,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会因为界限的存在而停止。为此,会有两个套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班级是让大家形成更高层次的* * *知识,打破群体之间的壁垒,而个体之间的联系,让人际关系不再依赖于组织。
为了创造这种统一的阶级概念,巴亚采用了以下方法:
巴亚户外拓展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是一场典型的全员参与的硬仗。
这个游戏需要全班一起努力,让所有人越过1.5米高的警戒线,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警戒线,否则游戏将重新开始。很明显,这是一个输了一切,赢了一切的游戏。在外界压力下,大家迅速做出对策。坚强童鞋主动负责运输,其他童鞋也参与了协助。被运送的学生毫无保留、充分信任地把自己的身体托付给被运送的童鞋。游戏结束后,大家都有了集体感,真正理解了班级集体的概念。这里我们还是看到了以竞选组队的影子。
当然,创造阶级概念的方式远不止这些。随后的班级聚餐、班级视频点评、班级合影等充满仪式感的活动,都是为了强化人们心目中的班级概念,形成更大规模的协作。
巴亚最有创意的环节属于国王的天使。国王写下他的愿望,画出这个愿望的童鞋就是天使。他想悄悄地帮助国王实现这个愿望。这个游戏的本质是打破组织界限,直接面对个人,通过走心建立个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天使需要深入了解国王的喜好、性格等。这些国王和天使自然会大概率成为好伙伴。最重要的是,巴亚班和巴亚集团都是暂时的组织概念,随着巴亚的终结很容易被遗忘,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却超越了组织的边界,更容易持久。
(上图是国王和天使的合照。国王想找到心跳,于是天使让美女向国王献花,并送上听诊器。
就在清明节前,我和大王、巴亚童鞋吃了顿饭,逛了一晚上浙大校园,分享了有趣的过往经历和工作中的困惑。
自组织是团队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个成员之间可以建立新的合作方式,而不是拘泥于一个中心的安排或固有的合作体系。就我们组来说,面对毕业表演的时候,大家当时都没什么想法。于是大家一起去了KTV,打算先四处玩玩找灵感。刚开始大家都有点拘谨。很快,两个童鞋在演奏二重唱情歌。就这样,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始讨论选什么歌来表演。另外有一位童鞋觉得海藻舞很有意思,把视频分享给大家。很快,他们带着其他人做手势,很快我们就在混乱中形成了我们的表演计划。你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中心去问谁应该做什么。一切都是自发联系的结果。我感觉创新来源于混乱。这也让我有了一个理解,集权制造就了有序的组织,但问题是所有人的合作关系的本质是与中心节点的合作关系。单一的合作形式限制了组织中所有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也使得组织的适应性较差,遇到变化时相当容易崩溃。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我主要从巴亚对人的组织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巴亚系统的运行机制。巴亚从两个方向构建组织,即纵向构建有凝聚力的群体,横向构建* * *概念,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打破群体的边界。正是有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才能建立更广泛的联系,组织才会更温暖,组织才会更有创新性。此外,巴亚在凝聚团队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像阿里这样的大规模公司,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团队既要有高度的适应性,又要有高效的执行力。
五天四夜的巴亚之旅令人难忘。如果能清空自己的头脑,放下自己的面具,做到身心合一,每个人都能找到不一样的收获,得到不一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