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灾害中的救援和个人防护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危险品种越来越多。相当数量的危险化学品从港口卸载、储存和运输。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各类火灾和突发性灾害日益增多,事故的性质和处置方式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一些化学品事故引发的火灾,危害大,人员伤亡多,消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日益艰巨的灭火救援任务,消防部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技战术训练,不断提高灭火救援实战水平。但是,目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存在许多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弊端,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和个人防护能力十分重要。
第一,危险化学品的泄漏
火灾的特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列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遇湿自燃和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品和腐蚀性产品等。,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特点:一是很多危化品只要少量吸入就会中毒,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比如含氯、含磷的农药;二是很多有毒化学物质在常温下容易扩散,随风飘散,会造成大面积的空气污染;三是具有火灾危险性特征,包括蒸发性、高可燃性、流动性、热膨胀性、带电性、易氧化性、毒性、腐蚀性等。一旦泄漏或着火,将非常危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生产设备破坏、附近环境严重污染等恶性后果。
第二,处理化学灾害中暴露的问题
(一)消防官兵的基础业务理论水平不高,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不够。
在处理化学品的事故中,如果不知道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就大胆处理,会导致消防员中毒甚至死亡。
(二)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本人不了解保护器的使用情况。
在处置化学事故中,部分消防官兵使用同一种防护用品或不顾化学物质浓度、毒性、腐蚀性、危害程度、任务要求、环境因素等条件,导致防护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使用防护用品,导致中毒甚至伤亡。
(3)灭火救援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
基层消防队普遍重视战士的专业和体能训练,但很少重视处置危险品事故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今天许多危险化学品灭火失败的原因是灭火策略不完善、不通用,基层指挥员对相关化学品灭火方法掌握不够。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处置化学灾害事故过程中的方法和对策也各不相同。稍有差错,就可能发生爆炸。如果一个业务不精通的指挥员遇到重大化学灾害,情况可想而知。比如锂、钠、钾等常见化学品,指挥员知道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沙子灭火;但对于氢化钠、乙基二氯硅烷、五硫化二磷这类遇湿燃烧的不常见物质,直接使用水枪灭火,导致更大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
此外,化学灾害事故中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很多都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具备深厚的化学基础是处理此类事故的基本要求。另外,设备的科技含量很高,甚至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难驾驭这些高科技装备,所以提高士兵的科学文化是基础工作。
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一)开展灾害应急救援专业培训,提高实战能力。
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必要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说明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后果;
2.研究呼吸防护装备和皮肤防护装备的类型,以及选择的依据和方法;
3.研究呼吸防护装备和皮肤防护装备的使用和实际操作,确保不同类型呼吸器的有效使用和防护服的可靠防护;
4.加强野外科目训练和应急救援演练;
5.定期讨论以往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收获和教训;
6.学会选择防护口罩,检查气密性,正确佩戴。
7.学习使用各种便携式个人监测设备,包括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
不仅要组织广大官兵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学习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危险特性,了解和掌握化学危险品泄漏、火灾、爆炸的常见处置方法,还要重点对各级指挥员进行石化灾害救援组织指挥程序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素质,提高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工作的科技含量,培养一支科技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指挥员队伍,不仅可以完成灭火救援工作,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而且借助一些新技术,还可以保证灭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熟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防护装备的使用和分类。
一般用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装备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呼吸防护装备,一类是皮肤防护装备。这些装置在设计、使用权限和防护性能上是不同的。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特点,才能真正达到防护的目的。
(3)应注意环境和生理因素。
1.人员中暑虚脱:穿戴防护用品(特别是隔离防护服)抑制正常散热,中等体力劳动时会发生中暑虚脱。温度越高,这种现象出现的越早、越多。
2.人员疲劳:穿戴全身防护装备和任何级别防护的人员,由于口罩的呼吸阻力、体力消耗、日晒和现场温度,以及心理和生理上的压抑和压力,都会感到疲劳。
3.感觉:需要充分运用感官或相关功能(如手脚灵活、眼神锐利或声音接触等)的人。)穿戴全身防护装备后会不同程度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
4.自我需求:人不可能无限期地处于全身保护状态,需要吃、喝、尿等。因此,消防指挥员应根据情况灵活采取适当的防护等级,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四、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详细计划。
只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预案,才能打好有准备的仗、有把握的仗,有效应对化学事故。消防队应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
1.存在化学事故潜在危险的单位的名称、地址、规模,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危险特性、生产(储存、使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危险源的位置和数量,能够引起爆炸、燃烧的因素等。;
2.化学危险源单位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自身消防设施、设备类型和性能状况,防护设施的类型、数量和性能状况,专(兼)职救援队伍的力量,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职责分工等。;
3.化学危险源单位内部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如单位内部布局、与周边单位的距离、居民建筑、人口密度、疏散路线、消防水源(及可能的污染)等。;
4.突发化学事故后,在最大事故范围内需要防御的目标和实施的方法;
5.环境监测、防疫、医疗救护、交通运输、气象、防化部队、化学危险物品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具备救援能力的单位分布情况,以及通报联系方式、集结方式和地点;
6个危险目标区的水文气象资料。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地区化工单位的化学事故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进而确定重点救援对象。然后对重点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程度和危害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预案提供依据。
此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应当包括救援组织领导、力量构成和分工、事故报警和响应程序和方法、现场救援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救援指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现场支援的内容和方法、各专业队伍的信号、标志和行动规定,以及平时救援准备的内容和要求。预案制定后应及时组织分散和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如果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还要注意的是,化学危险品有上千种。就一个具体的消防队而言,参与处理化工事故的机会并不多。作为一名消防指挥员,不可能把每一种化学危险品的相关信息都记在心里。因此,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应建立化学危险品和化学事故处置预案数据库。涵盖了领先专家信息、设备信息、预案信息、常识信息。现场指挥车上应安装电脑,具备包括化学危险品信息、化学事故处理方法等软件,供现场提取和使用。
五、灭火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石化企业的事故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泄漏或释放,其中大部分是可燃气体。它们一旦着火,毒性大大减弱,如果充分燃烧,基本会达到无毒状态。因此,毒气火灾最猛烈的阶段,是毒气最少、最弱的阶段。火灾的初始阶段和灭火阶段是预防中毒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灭火阶段,由于消防人员来到火场后极度兴奋或粗心大意,没有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往往会造成人员中毒。如某化工厂苯车间灭火过程中,在灭火时,由于苯不能完全燃烧,消防人员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导致6人轻度中毒。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救火的时候,不要怕体积大,不戴呼吸器,这是相当危险的。根据现场千变万化的情况,可以采取眼观、鼻嗅、仪器检测、预案调控、知情人告知等方法来决定是否佩戴呼吸器。没有呼吸器灭火时,要抓住上风口或侧风口灭火,尽量不要在下风口灭火。如果要在下沉气流灭火,就要采取轮换上阵的方法,减少在下沉气流有毒区域的作业时间。要采取简易防毒面具、喷雾水覆盖、加强通风排气等措施,降低中毒程度。同时,也要考虑用水枪和带支架的水泡代替手动枪灭火,减少人员在有毒区域的时间。
2.在灭火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中毒或窒息,必须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以免耽误不幸的时机。当有人呕吐或头晕时,应护送到空气新鲜的安全地方,严重者应送医院治疗。遇有窒息、昏迷等中毒情况,应坚持立即就地抢救的原则。一、快速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迅速取出。然后立即给病人带一个苏生器,或者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胸部按摩等抢救措施。千万不要盲目送他去医院,以免贻误时机,酿成不幸。如果火没有被完全扑灭,人们离开火场后应尽快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以防慢性中毒。那些在有毒区域灭火而没有佩戴呼吸器的人应该进行体检,以避免潜在中毒。
来源:/jiuyuankepu/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