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技培训
一是组织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为搞好科技培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和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我们采取了中央直属农技推广单位技术人员包村、农技人员包镇的方式,全面开展宣传、培训和服务活动。根据村庄和农户的不同特点,细化培训计划,选派培训教师。教师由农业技术专家组成,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在关键技术和重要节点授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了取得培训的实际效果,采取了塔式保障体系,每个农业技术指导员覆盖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帮助带10个骨干专业户,每个骨干专业户指导10个农户进行农业生产。通过以示范户和核心户为重点的现场指导,将农民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创新培训形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集中精力办大班。以乡镇、村为单位,农闲时集中训练;现场指导。以示范户为单位,在每个农时以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指导;电视讲座。农闲时,每周录制一次实用农业技术,在9家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栏目播出,方便农民。分发技术信息。为了配合培训,组织农业专家编写培训手册、技术理解论文,制作技术光盘。根据需求,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自己的需求,可以说是把老师送到了农民手中。全开?农业技术110?咨询热线。科技人员每天都耐心细致地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据统计,每天至少有10个咨询电话被接听。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达到了?技术人员到家里,技术成果到外地,技术需要接收?效果不错。在线互动。九台市农技推广中心给所有乡镇农技站提供电脑,所有乡镇农技站都有宽带上网。农业局建立了内网,每个生产季节都会及时发送虫害通报和种植新技术,方便基层农技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电子科技书店。上传介绍种植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的各类农业书籍,供农民技术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点击,方便快捷高效。
2011通过市、乡两级领导和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集中培训326期,现场指导300次,召开现场会12次,电视讲座20场,* * *培训65438+万余人次,技术咨询6万余人次。发行了65438万份技术资料和5000张光盘。
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九台市龙嘉镇袁家村四社村民颜志敏通过培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采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的16亩玉米总产量达到12600kg,平均亩产839.5kg,比同村平均产量高出30%,增收5200元。依靠科技,全市粮食增产5.8%,全市粮食增产654.38+0.5亿斤以上,效益增加654.38+0.8亿元。九台市入选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结合先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以提高科技含量为中心,注重农业科技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和示范园区建设是我市重要的农业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高产、提质、增效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项目集成新品种新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将科技培训纳入农业科技项目建设,农民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培训,学到了新知识、新思想。通过高产攻关模式的示范和各阶段的现场观摩,农民学习了解了示范园的高产创收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管理经验,农民看得见、喜欢,对全市农业生产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2011,通过国家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在全市建设了12个高产示范地块和12个百亩研究田,促进了全市玉米、水稻生产。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达到952.3公斤/亩和850.6公斤/亩,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5438±0.5倍。通过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全市建成10个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户,辐射全市农民;建设全系统综合技术示范基地10个,九角、龙嘉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200多个新品种、20项新技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玉米、水稻新品种18个、新技术12项,为我市粮食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通过新农村建设载体,高效集合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九台市非常重视科技在新农村中的作用。高标准、高要求,在龙嘉镇洪光村建设了示范村,取得了成效。洪光村有农民住宅楼,农民入住率达到80%。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成立了洪光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洪光村现有耕地100hm2,全部种植水稻。土地集中种植,专人管理。
2011,九台市将洪光村列为送科技下乡重点示范村,全力打造洪光村新型农业建设典型。安排农技人员常年提供后续科技服务。农闲时培训农民5次,农忙时现场指导7次。召开吉林省水稻机械化播种和秋季品种展示现场会各65,438+0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5,438+00人,发放标准化水稻生产技术手册65,438+000份,提质增效技术论文65,438+000份,技术光盘65,438+000张。建设100亩1高产研究田、万亩1示范田、吉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1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11新品种试验示范田。通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齐心协力,水稻高产研究场实现了全市850.6公斤/亩的高产模式。合作社平均产量比2065,438+00增加65,438+05.2%,总产量65,438+065,438+02,000公斤,增加效益30多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潜力、希望和出路在科技。九台市站在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高度,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不断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