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

仅供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改革的第一步起源于“三农”。显而易见,未来中国的成败也将取决于“三农”。泱泱大国,农业是根本,只有解决了“根本”问题,才是最彻底、最有价值、最革命的。

2006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研究的指示。根据NDRC下达的调研课题,作者在湘潭县农村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并利用湘潭县委基层办公室、县委政研室、湘潭县政府经济研究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一份综合调研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长效投入机制缺失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问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和城乡差距。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生产实现经济重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第二,过上好日子,以工业化布局实现社会重建——增加农民收入研究;第三,以市场化思维实现农村文明的制度重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四是村容整洁,以城镇化战略实现生态重建——农村环境污染研究;五、以科技手段管理民主、实现文化重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三个“三农”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国务院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005年6月30日65438《国务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印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完善和加强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个较大的行政村每年的刚性支出约为654.38+0.5万元,一个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不低于654.38+0.5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庄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原因有几个:一是受政策制约,企业改制切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减少了收入,招商引资失去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测的支出不断上升,正常运行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没钱办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 ~县乡两级债务合计551619900元,其中乡级425863300元,村级125756600元。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分:A、地方项目和办企业造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0万元,村级178.35万元)。b、办好福利事业,"九年义务教育"、乡镇卫生院和村福利事业建设负债5853.77万元(其中乡镇481921万元。村级10345600元),占比10438+0%。c)村级到期债务本息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476万元),占比6.53%。d、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镇一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造成的历史债务1335540元(其中乡级9681400元,村级3674000元),占2.42%。f、农民欠缴税费、集体债务逐年增加至654.38+0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比654.38+09.29%。h、其他原因造成的债务138185400元(其中乡级127697800元,村级10487600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 .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等金融机构的金额为201317900元(其中乡级17614460元,村级2517330元),占36.49%。b、欠农村项目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村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000万元),占65.438+0.0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私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00元(其中乡级60492400元,村级4832500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000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的成因分析

1,财力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村、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村集体不再拥有剩余产品分配权和经济收入支配权,“五统一三提”、农业税附加等农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镇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被取消,预算外收入大幅下降,农村集体收入来源逐步排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短缺,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一度繁荣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或改制,每个乡镇每年的管理费收入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分税、核定收支、分级承包”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提留比例高,财政自主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但1994年后实行分税制,地方专属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增值税等小税种。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膨胀,队伍扩大,农村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开支不堪重负,只能“暂缓”政策性增资。旱涝灾害、森林火灾、矿难等突发事件带来的意外支出,让原本就贫乏的农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3.财力流失严重。土地分户后,村级集体财产枯竭;撤区并村和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身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不能按照国家政策足额征税;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征收缺口大,欠税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完不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款;成立于1994的农村基金会、互助储蓄社,从一开始就以高息、高息吸收存款,非法大量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1999年国家下令强制关闭时,乡财政向国家借款1.1.81亿元,用于支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的集合,不仅做了县、乡、县。

4、盲目扩大建设投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分开,政府办企业,为企业担保贷款,使得乡镇不得不花费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浪费人钱财,使得乡村债务剧增;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开发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与农民签订保产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为农民支付巨额学费。

5.预算没有约束力,而且浪费。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种形式。乡镇财政支出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本没有预算。第二,乡镇的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长说了算,不管预算有没有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没有民主,更不用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政专户违规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农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变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长远规划。大部分都是为了生活,守着摊子,想办法,希望尽快摆脱“苦海”,支出的随意性被无限放大。第五,村级支出没有计划。“钱是你得到的,今天能用,明天不管怎么花”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农村绩效评估机制中,有许多数字性的强制性硬指标,但没有行政成本的评估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农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名声,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农村财力越来越差的条件下,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公务接待费不断上涨,大吃大喝蔚然成风,公款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中,讲究排场、档次和相互攀比,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的影响分析

巨额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的运转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农村收支不平衡后,农村干部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行政资源,以各种借口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所以农村的“三乱”久治不愈;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农村两级都热衷于非法征用土地进行建设,从土地投机中获得20-30%的收入;由于资金短缺,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农村干部为了保证正常运转,打着项目建设的幌子,千方百计想办法通过非正常渠道和手段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农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避债”的状态,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干部工资只有~ ~市1/2,长沙市1/3,而且不能按时发放。农村干部为了缴纳税费和垫付工作经费,手里握着几千元、几万元甚至65438+万元以上的款项,支付遥遥无期。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心烦意乱,情绪低落;面对存量和增量严重不足、被迫带病超负荷运行、亟待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农村二级无力改造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经费被农村挪用惯了,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农村二次经营和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大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拖欠农村干部的工资,公款私用,大到欠金融机构、施工单位的贷款,小到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农村根本没有偿还能力,只能采取可以拖延和避免的对策,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债主为了尽快讨回欠款,无奈之下,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封锁干部家和农村住处,堵住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使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第二个问题: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来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难度仍然很大。农民致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农民增收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挑战。

首先是养殖业收入难以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很大。虽然国家对农民种粮有补贴,但生产资料价格和机械运行费用的持续上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在种养业上难以增收。二是工业化难以带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但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并没有给农民收入带来多大的好处。公司、协会和农民没有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从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有的地方把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当成普通企业,有的当成社会团体,有的地方根本没有应有的名分。这种混乱的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税收、保险等诸多方面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第三,难以通过转让增加收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比例逐年增加,农民工和本地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大部分劳动力仍从事低收入工作,技术熟练劳动力转移较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第四,靠政策增收难。2005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的办法。

一.农业政策的实施

税费改革前2001年~ ~县农民税负为:农业税2840.4509万元,农业特产税516万元,生猪屠宰税135.27万元,乡统筹4760.4645万元,村提留188.6556万元。人均缴纳98元,平均亩(按计税面积计算)缴纳108元。一些临时摊派和搭车费用(大概30元/人以上)还没算进去。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减少了一批不合理的应税区域,合理确定应税产量,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一三提”,将农业税税种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2003年农民因税费改革减少30元/亩左右。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降为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为3304万元,人均负担31.98元,亩均负担35.30元,比2006年5438+0.98元下降了67.42%。2005年农业税全部免除,全县预计免除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彻底从税负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县* *在2003-2004年减免农业税10116400元,并获得上级财政同样的专项转移支付。

2002-2004年,~ ~县* * *减免农业税救灾机构21.637万元,优先用于农民、五保户、烈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库区困难群众。

2004年,~ ~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食补贴资金1544.4万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514.4万元,人均收入245438+0元。

二、2000 ~ 2004年~ ~全县农民收入

< 1 >、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及其构成的变化。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五年增加1037元,年均增长8.62%。

从2000年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度增长很不平衡(2000年比1999增长3.97%,2006年比5438+0增长5.3%,2002年比2006年比5438+0增长5.7%,2003年增长5.7%)。五年来,虽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有四年年均增速低于8.62%的年均增速;其成长规律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是低速期,年均增速只有6.17。2004年是快速增长期,比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5.3个百分点。没有2004年高速增长的支撑,年均增长8.62%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族企业收入占比60.78%,五年间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比36.19%,五年间增减幅度稳定在34.3 ~ 38.9%之间;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仅占0.87%和2.16%。2004年,湘潭县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生猪出栏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和655以上数据表明,随着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一系列支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农村取得了多年来难得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时间内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县域经济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农业大县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靠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2.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村乱收费的顽疾,让各种搭车收费失去了依附性。广大农民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和好供给为农民提供了政策增收的稳定渠道,同时减负增收使农民摆脱了“高负低收”的长期恶性循环。

3.农民收入增速长期在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长率仅为8.62%,其中,2000年仅比1999增长了3.97%,2006年增长了5.3%,2002年增长了5.7%。剔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内部分化越来越严重。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镇20个村50户居民的收入,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17户,占34%。年收入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偏低的原因除了政策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经过10多年的家庭经营,农村的生产力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都达到了极致。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出现之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会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是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助的结果。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刺激作用再一次达到了极致。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不容易,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也很困难。

2004年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通过提高单位产量和提高市场价格明显存在严重的“记忆”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持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垄断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巨额补贴以及对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会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已经无法承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鸡年,农产品价格遭遇“寒潮”。先是米价比2004年下降5 ~ 8元/50kg,然后4月下旬到5月下旬,祭祀猪价格暴跌。好猪从去年的10.2元/斤下降到8.4元/斤,好猪从去年的11元/斤下降到8.4元。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特别是城市建设、制造业等需要农民工的行业增长强劲,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为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据估计,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将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贡献因素。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务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第一,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有42亿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需求只有6543.8+0.7亿,还有3654.38+0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和新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第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第三,劳动力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劳动者的工资会越来越低。第四,湘潭县的劳务经济仍然是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如果不高度重视,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风险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靠天吃饭。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遇到自然灾害,农民只能望天叹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流失、生态失衡和资源短缺,必然导致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农民增收风险系数不断增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权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限于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农民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难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波浪式流转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种田、养猪、打工并不能使农民收入实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只能无条件被动接受“两个价格”,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从今天开始,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但农资价格飙升。尿素(下同)零售价格1950元/吨,同比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同比增长29.4%;碳铵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公斤,上涨28.6%;农田片14元/公斤,上涨4%;抛秧盘0.65元/个,上涨160%;农药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由于农资涨价,农民的养殖成本增加了50多元/亩。按照湘潭县2004年每人55.72元的“两免一补”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被农资价格上涨完全抵消。

受煤电油运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能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问题。第一,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刚出现转机。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肆炒作农村形势,片面宣传、夸大成绩,忽视或淡化存在的问题,给人以“三农”问题已解决、农民已致富的误导舆论。各行各业,尤其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都在争相分享“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完全不一致。是否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都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说了算。第三,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实惠”往往落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国家的产业优惠政策,一方面叫苦连天,叫嚣着亏本经营,一次次抬高农资市场价格。最后被压榨的还是农民。

第三个问题:城镇规划。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当前19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存在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投入机制。

1,财力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差距。

原因之一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

第二个原因: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第三个原因:乡镇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庞大。

第四个表现:乡村一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第五个原因:党群关系疏远,干群关系紧张。

第六个原因:社会保障体系中劳务输出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