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中医综合专业。北京有招生的学校吗?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央直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成立于195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

此数据来自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中文名:北京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药系、高职系、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建设面向新世纪的高水平教育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护理、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9个本科专业。其中,七年制中医专业包括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灸推拿康复方向、针灸推拿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九个培养班,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培养。

截至2009年底,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2326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总数为10660人;研究生占全日制学生的28.9%;海外学生占全日制学生的比例为16.6%。学校是中医药院校最早建立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药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都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学校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两个学科16个国家重点学科,部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顶级)实验室9个。学校是国家基础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重点技术工程中心、中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师大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东直门医院成立于1958,是临床教学、医疗和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医学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具有中医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将附属东方医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全面的国家级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归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该校第三附属医院。

药厂成立于1958,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齐全,工艺先进,已通过小容量注射剂GMP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已连续三次被批准为中医院急诊首选基本中成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50多年来,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多名中医药专业人才。近年来,与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3个合作项目,与国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校园活动剪影(12照片)

学校主办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在网大教育发布的2008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以51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全国医学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二。

编辑学校领导的这段话

党委书记:吴建伟。

负责人:高

副主席:肖旭祁进乔姜妍

工会主席:魏天茂

校园风景(11)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长江

党委副书记:长江顾晓红

编辑这一段的校徽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徽图案由一条蛇、一根手杖、一个杨柳枝和一个心形框组成。

标志中央的“蛇与手杖”图案是国际通用的医疗卫生标志。蛇象征着智慧。手杖变形为针,象征东西方医学的交流融合。杨柳枝象征着生命和吉祥,也是天然药用植物的代表,象征着中医人才的蓬勃发展。蛇、手杖和交叉的杨柳枝分别组合成英文字母“B”和“U”的形状,分别是校名中“Beijing”和“University”的缩写,突出了我校的地域特色和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心形边框顶部刻有“BUCM”,是英文校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缩写。图案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红色象征阳光,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

标志的整体含义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育智,以慈拥抱天下,以中医造福人类。

编辑对此校训的解读。

校训:“勤于学习,博采众长,慷慨助人”

“勤于求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序说:“勤于求古教,学多方。”现在用来表示我校师生要勤于研究,广于求索,融会中西,从古到今。这四个字重点是做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德助人生》:德,语《义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善与德”的结合,就是师生要宽厚仁慈,品德高尚,以仁全面服务社会。这四个字主要讲道德修养,做人,做事。

以上八字也包含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

编辑这一段科研

中医药博士后科研人员率先将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融入研究工作。

外科学在中医研究领域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学科方向,取得了创新成果。1)人才培养: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大多被评为高级职称,成为该领域的学术骨干;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主席或副主席,有4名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1名,博士研究导师3名。2)学术研究:站内或站外博士后研究人员均主持或参与了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参与或主持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3项、科技部“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博士后基金2项、获省级以上奖励5项。申请6项专利,获得2项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3)研究平台建设:基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化合物化学筛选技术、靶向给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和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4)学术交流: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十年来,博士后研究人员除了定期的学术沙龙外,还进行了30余场学术报告,参加了20场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0。

“211工程”是高校的重点建设。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科技产业、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在世界传统医药文化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历史使命。“九五”期间,在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的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国家重点学科6个,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光明、任务艰巨的客观形势。面对兄弟院校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通过“五年计划”项目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凸显办学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医药行业院校中体现一流水平,保持一流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全国重点中医药院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十五”建设项目211工程

重点建设“中医证候”、“方剂基础研究”、“中医体质”、“中西医结合病机”、“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工程”、“中医内科学”等7个学科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病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儿科、中医五官、民族医学、中医、

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分泌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临床、中药诊断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医肝胆病、中医妇科、中医全科、 中医内科、中医老年病、中医急诊、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

教育部实验室

中药抗病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编辑这一段的教职员工

到2007年9月,学校共有研究生1802人,其中博士生569人,硕士生1233人,其中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17%,外国研究生来自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近30个国家。另有647名员工申请了同等学历的学位课程。2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研究生2403人,其中博士884人,硕士1519人。在3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有69人,已有47人离站。

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强大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截至2007年9月,* * *拥有175名博士生导师,300多名硕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中的机构设置。

教育组织

基础医学院中医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系临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高职系体育系东方学院

生产科

统战部、学生处(武装部、学生处)、校长办公室、科研与行业管理办公室、医疗管理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研究生院资产仪器设备管理处计划财务部后勤管理处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宣传部(新闻中心)组织部

纪委(监察部)审计部人事部教学管理部基建规划部保卫处工会团委东校区综合管理部廊坊校区综合管理部

医疗机构

东直门医院附属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馆)

科研、工业和教学服务机构

骨伤科研究所中医药技术开发中心中医疗法研究交流中心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药厂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期刊中心图书馆中医药博物馆后勤服务组文印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

编辑研究机构的这一段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实验室):中医症状病理生理学基础实验室、细胞与生化实验病理学实验室、脑病实验室(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东直门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脑病实验室、中医藏象理论实验室。

其他研究所(8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医疗气功研究所、中医临床医学研究所、针灸推拿研究所、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中医药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这段医疗服务

东直门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8。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已经发展成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她是全国唯一进入国家中医药院校“211工程”建设的附属医院。她是第一家成为国家示范性中医医院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是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认可的临床药理基地,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定点医院。在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中,是国内外培养中医人才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重要教学基地。

东方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月开业,1999。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直属单位,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示范性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脑病中心,国家中医急救中心,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基地。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本市所有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均可前来就诊,无需选择。门诊和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只要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都可以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

东方医院是一所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现有主任医师13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人。医院有620张床位,32个临床科室。

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原名北京冶金医院,创建于1964,19911年划归冶金工业部。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北京足踝外科研究所和朝阳区肢体残疾治疗中心就设在这家医院。2006年7月28日转入北京中医药大学,9月6日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438+5。2007年7月,17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并相继建立了脑病、骨伤和肿瘤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专科治疗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医院现有300多张床位,包括普通病房、干部病房、CCU和ICU病房,医院有24个医学专科。我院在职职工38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博士后5人),硕士研究生18人,中级及以上职称240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49人。

联系信息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29

编辑这段著名校友

王国强,现任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小红,现任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刚。

毛群安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卫生部发言人。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徐树强。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计划财务司司长。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李宁。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海鸥

任应秋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和中医教育家。历任文献编研组主任、科研室主任、各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史教研室主任、中医科主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会长。

王绵之是著名中医,方剂学专家,方剂学学科创始人,第一位国医大师,曾任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严正花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中医专家,第一位中医大师。

王玉川是丰县人。名中医,第一位国医大师,中医内经和基础理论专家。他是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和学术内涵的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第五、六、七、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孔广义,江苏泰兴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精通感染性发热的诊治,擅长内科、妇科、儿科等部分常见病的治疗。

上海市青浦县董建华路。全国名中医,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副院长、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胃病辨证治疗的“同江论”、“气血论”、“虚实论”等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病的治疗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其他疾病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温病治疗方面,提出了“辨证论治”等学术观点,促进了温病研究的深入。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人。1962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国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评审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1997 11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