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训物业一线员工?

一、做好物业管理企业培训的四个途径

首先,在实施培训之前,需要明确企业的培训对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

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员构成基本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由于物业管理的服务特点,其工作内容大致可分为保洁、绿化、秩序维护、工程设施维护、特殊服务等。除了专业培训的特殊要求外,还要求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所以在培训员工的时候,既有相同的要求,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培训最忌讳的就是培训对象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培训内容的设计通常很有针对性,同样的培训内容往往因为受众群体不同而差距很大。

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将物业管理培训的内容分为三类:基础类、专业类和应用类:

基础类:主要是学习、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操作程序及方法,是日常工作的指导性知识和内容。

专业类:主要涉及具体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物业管理企业的培训来实现,比如保洁、绿化人员的岗位培训;但是,仅仅依靠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等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来提供。物业管理企业有选择地招聘具有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并通过内部和海外培训进行补充和充实。

应用类:主要指做好物业管理必须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礼仪常识、面对客户所需的沟通技巧等。因为物业管理大部分岗位都有客户沟通和服务水平,有相应规范和技能的要求。此外,这方面还应包括对物业管理企业实施某些管理措施的培训,如实施

由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或企业CI形象体系进行的以执行标准为目的的培训,以及以弘扬企业文化为目的的培训,从而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对外发散力。

其次,培训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

这不仅意味着培训师要有的放矢,还要根据公司的管理目标和政策,对不同素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员工做出合理的安排。比如对于保洁和绿化人员的培训,不一定要详细了解物业机电设备的状况。因为管理型和服务型的人侧重点不同,培养的要求和方向显然也不应该相同。

第三,参加培训的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工作热情。

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培训内容。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挑选老师进行培训方面是有要求的。经常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或者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来培养高层管理者;运营层的培训也是聘请专业的工程师或者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当老师。工作热情对于培训老师来说同样重要,这意味着老师是否热爱这份工作,能否把培训计划的内容认真教给被培训的员工,让他们掌握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第四,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培训的效果应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来获得。教师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是要有相对的约束来保证学习效果。因为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免费的,不正规的,容易流于形式,所以最后应该有一个完善的对学生的考核,以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估和考察。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的内容和效果也要与员工的晋升和就业相关联,增强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员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发展竞争力的提高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物业管理企业培训中的几个误区

1.

培训需求识别中的错误。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培训设置或者培训计划的安排上,主观因素太多。大部分由公司培训部门认定,讨论通过后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这种方法并不完美。由于物业管理涉及的专业岗位繁多,人员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集中的培训需求识别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无法提高员工培训的整体效果。正确的认定方式应该是个人和基层领导提出培训需求,培训管理部门进行加减补充和总结。

2.

过去,许多物业管理公司在培训过程中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和文件化的程序,无法适应各类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无法提高员工培训的兴趣和效果。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比如对清洁工进行现场示范教学,比下发操作文件更有效。

3.

要正确处理培训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仅仅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专业物业管理人才是远远不够的。物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支撑。所以要把培训和实践、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4.

培训结果的考核和培训效果的评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给受训者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机会,这是培训工作的延续和检验。物业管理企业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培训工作,从而引导和推动企业培训工作健康有效地开展,真正使培训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