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湘剧的唱腔
湘剧唱腔丰富,乡土气息浓厚。主要曲调有杂调、七言调、杂念调、各种哭调、民间山歌、赞歌、采茶调、十二哥歌、扭扭捏捏、草蜢逗公鸡、十二文人吵架。主要伴奏乐器有贝弦(椰壳制,类似板胡)、大广弦(龙舌兰木鼓胡琴)、台湾笛、三弦、秦越、鸭母笛等。《玉本》传统剧种500部,有的出自《金戈》歌本,有的改编自小说,有的搬自其他剧种,如《郑元和》、《陈三五娘》、《千里来京娘》、《双游出版社》。比较有影响的剧目是传统剧《三家福》和现代剧《碧水颂》。著名演员包括台湾艺术家李少楼、陈马玲、叶和姚九英。
所谓“盐水腔”戏,是因为泉港区的山腰处于莆仙话和闽南话的交融地带,形成了该地区不纯正的闽南话,成为山腰腔(即盐水腔)本身。有专家认为,山腰上的歌仔戏确实有自己特殊的腔调;其次,半山腰的大盐场真的够咸的。把这里的歌仔戏叫做“咸水腔”歌仔戏,既表明了地域特色,又强调了音色的独特性,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称谓。
“盐水腔”湘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8。漳州湘剧大师邵先生随“金瑞星”剧团一行10余人到前黄村(湘剧山山腰镇一带),边演戏边养病。由于邵先生是一位随和的戏曲老师,他和当地人。解放初,邵大师在村住了三年,1950回到漳州。不久,福建省的歌仔戏被统称为“湘剧”。1951年后,半山腰地区先后形成元丰、金塔、古县湘剧团。1978之后,湘剧在半山腰和黄倩重新崛起,率先在河池村和黄倩村成立湘剧剧团,演出《十五关》等剧目。1979年,钟厝村创办钟厝戏班(后更名为玉麒麟戏班),自编自演《狸猫换太子》等剧目。1981年,在山山镇文化站举办了第一期戏曲培训班,招收了30多名优秀学员,组成了“山边实验昆剧团”,先后演出了《鸳鸯剑》、《三大万华洞》、《三创堂》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