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培训
每个月初,身边的很多管理者都会向公司提交一份自己部门的优秀员工名单,而这份名单通常会让他们非常头疼,因为从评估表的内容来看,似乎很多人都能达到优秀员工的标准。然而事实是,很多人还远远达不到优秀员工的标准。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起来都很优秀,很有能力,很敬业,但是有时候总觉得自己不如真正的优秀,有点不好说区别在哪里。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三个月做一流员工》,是励志畅销书作家吴甘霖、邓小兰的员工培训巅峰之作。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成为最佳员工的超级畅销书。对比现实后发现,身边的普通大众和真正想成为优秀一流员工的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这种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其良言,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优秀。
职场新人和不成熟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把自己当成“天才”。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很容易被击碎。那么,如何突破这种心理障碍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呢?让我们听听著名歌手蔡依林的歌。
“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才,但天才没有那么多。那就努力做个‘土豪’吧!多付出,脚踏实地的付出,不要因为困难打断梦想,永不放弃!有一些天才,会因为自满而半途而废;一些本土人才会不遗余力地让自己与众不同,甚至成为传奇。”
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成为万人敬仰的传奇,却不想从最基本的常识入手。事实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成为不平凡的人,取得不平凡的成就,首先要补上常识课,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学习,让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常识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
1,基本业务知识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以及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给我们这个职位。如果你连最基础的业务都不熟悉,那么你的工作就会出现问题,更别说发展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工作,却连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不明白。很多时候,一个领导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给你解释清楚,该怎么做,更多时候,需要你自己去琢磨,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去学习和提高。
2.角色认知常识
很多不成熟的职场人最大的问题是,虽然离开学校很久了,但心态还是学生心态,说话做事都摆脱不了以前的模式。同样的,很多人升职了或者换了工作,但是仍然按照原来的想法和认识去处理所有的人和事,导致管理活动一塌糊涂。
作为一个职场人,你要知道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实现你的工作目标。了解并进入职场角色,有助于你增加工作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如果你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你就不会确定:你应该做什么,责任边界是什么,工作中与他人的关系,需要培养什么技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可以帮助他明白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角色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调整,将在什么领域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方向。
3.交流和报告常识
职场上有很多人只知道努力,不知道沟通,不知道汇报工作。即使不懂不问,也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往往偏差很大。
刚从学校出来到这个公司工作的时候,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在后续的工作中,无论什么时候有问题都要问。当时我正在打包一根针,最后包起来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包好的针里面好像有其他规格的针混在一起。
发现这个异常后,本该向上级汇报请示,但我想当然地认为有点混,别人可能发现不了或者投诉不了,所以没有向上级汇报。最后的结果很惨,针被送到了客户手里,引起了强烈的投诉和大额罚款。
我和我的上级必然会受到批评和惩罚。
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事情不考虑后果,只是凭感觉做事,认为这样就够了。但是,做好理赔的结果往往是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也要注意,沟通汇报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即使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看法,也绝对不能咄咄逼人,因为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吵架,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找到最好的办法。
第二,沟通汇报一定要及时。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或者过去了,再去沟通汇报。这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没有太大意义。
年轻人需要记住“卑微的工作并不可耻。”
前段时间一个日本清洁工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这个保洁阿姨成了日本的“国宝级工匠”。日本NHK电视台的节目在采访晴子时,是这样评价她的工作的:清洁工也是“专业人士”。在日本,从事技术工作的人统称为“职业人”,如厨师、美容师、工匠等。他们可能社会地位不高,但各行各业都是“金字塔”系统,名气、骄傲、社会尊重在顶端。杰出人物也可能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天皇也可能授予荣誉。这位阿姨说:“我只是把这里当成我的家,所以我要好好对待我的客人,尽力让这里的人感受到‘自然的日常环境’。
很多人对清洁工作嗤之以鼻,她却做到了极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们也可以这样,只要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我现在就可以承担哪怕是卑微的工作。作为在温州工作的人,我们经常说,郑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他发展之前,在路边给人擦鞋。你的情况比他好得多。
所以,没有所谓的“卑微”工作。如果你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整天抱怨,好像所有人都欠你的一样,那种态度真的很丢脸,你永远也不能取得任何进步。反过来,如果你能尊重任何工作,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那么即使是服务员也能成为职场“王者”。
永远记住:不是每个人刚开始工作都能有高起点。成功需要一个积累和磨炼的过程。做好身边的小事,是承担大责任的基础。丢掉虚假的“卑微观”,就是丢掉无用的“面子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真正的辉煌。
职场是磨炼的地方,只有经得起“折磨”,才能成为顶梁柱。而有些人,在家娇生惯养,对学校老师要求又不多,一到职场就受不了。他们觉得到处都有规则和约束。如果他们觉得有点不开心,就觉得是折磨,就退让,大吵大闹辞职。
这种人,就像一颗草莓,看起来很美,但是很酸,常温下是不会长久的。他们都有这样一个通病:不想长大,总想被别人哄着;不愿承担责任,总希望别人宽容;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否定。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希望在别人的肯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肯定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很重要,因为只有在肯定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信心。然而,仅有增长是不够的。在成长的基础上,成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能够理性的认识自己和外界,能够独立,甚至引领方向。而成熟往往来自于“折磨”。
其实只有在折磨和挫折中不断摸索,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为了实现组织制定的目标而工作,不可能每个人都迁就你。而你的上级,他的压力比你大。当你犯错的时候,他怎么迁就你?当别人否定我们的时候,当别人对我们提出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当我们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忍受这些,甚至珍惜这种“折磨”,那就意味着成熟的开始。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是真的,但是光有知识是无法把它变成你做事的能力的。那么,再多的知识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最后,你只能自叹不如。
所以,人在职场,你要在实践中尽快学会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做事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越来越有分量,越来越发达的人。
如果要说什么行为对工作绩效伤害最大,阻碍个人发展,“抱怨”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抱怨可以说是有害的,抱怨的结果就是破坏心情,影响团队和谐,阻碍个人发展。所以,优秀的人从不抱怨外界,他们只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
身边有很多同事,要么在群里抱怨,要么在朋友圈抱怨。他们总是抱怨公司有多差,抱怨他的工作有多难做,抱怨他的同事有多差,但是他们不想去想。既然身边的一切都那么糟糕,他还留下来,说明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公司的情况并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糟糕,但是公司存在这样一群人,说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管理项目需要改进。其实作为职场人,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然后依靠团队的力量帮助公司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公司改善升级。在这些练习中,你不仅帮助了公司,也帮助了你自己。你磨炼了自己的意志,你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你增加了自己的价值,这一切最后都有了回报。
爱的人回来了,被祝福的人回来了。你的努力不可能永远被埋没。
我喜欢谈论我们,我们的公司,我们的部门,我们的车间和我们的团队。现代社会,单打独斗很难成功,你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团队的成功。
这段时间,“宝万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和姚老板之间的斗争,但实际上,他们背后团队的斗争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两队之间,你来我往,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真的很值得一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能互相绊倒吗?
同样,要想在职场站稳脚跟,发展良好,就必须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学会融入团队,也就是完成从“个人”到“团队”的转变。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再以“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为所欲为,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是团队中的一员,凡事要多为“我们”着想。首先,用“我们”思考的人,必然会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团队;先用“我”思考的人,往往会被团队其他成员拒绝和抛弃。
那如何才能快速融入团队,提升自己的价值呢?
1.走自己的路,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很豪迈,但应该从两方面理解:如果你是对的,那么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因为了解的不多,见识和经验有限,不如“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话。”
在职场中,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没有那么重要,与团队和整体保持一致才是最重要的。越是看重自己的人,越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东西,在职场越是累。如果你能敞开心扉,听听别人怎么说,心中没有任何芥蒂地去改进,那么就会很轻松,你就能飞得更高。
2,要有自己的节拍,也要和团队合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风格和节奏。但是,在职场上,光有自己的“拍子”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团队“合拍”。这就像是合唱。只有大家的节拍一致,才会有优美和谐的合唱。如果每个人都唱自己的曲子,结果可想而知。
不够专业的人很容易强调自己的“拍子”:“团队理念属于理念,我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我在家里做,到了公司为什么要改?”“公司的标准太高了,我不想待一辈子。我为什么要遵循那些要求?”……
但只强调自己“拍子”的结局,与团队格格不入。怎样才能在职场上留下来发展?
我们怎样才能和团队合拍?这就需要我们与团队的利益合拍,与团队的核心理念合拍,与团队的要求和标准合拍。
3,能建功,也建功。
很多人刚进入职场或者新公司,都渴望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很好的“立功心态”,非常值得肯定。毕竟在任何单位,能做出贡献的人不仅能更好的为单位创造价值,也能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回报。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就是不要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即使取得了成绩,也不要自满,要谦虚。因为,再优秀的个人,也是在一个团队里,离开了团队,再优秀也没用。如果过分强调自己,可能会给自己的发展制造障碍和阻碍。
我们见过很多职业经理人。刚到公司,他们要施展拳脚。他们刚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极其嚣张。当他们背后没有人支持他的工作时,他们只能“沮丧收场”,“收拾东西走人”。犯这些错误的管理者,不是因为他们无能,而是因为他们把个人凌驾于团队之上,认为功劳只属于他一个人,团队没有他什么都做不了。这样的心态最终会害人。
在江湖中漂泊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尚且会犯这样的错误,何况其他没有多少职业经验的菜鸟?
我们要永远记住:立功是能力,立功是包容。优秀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不会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而是懂得和大家分享。即使你在某件事情上贡献最大,贡献最大,在受到表扬的时候,也不妨在公开场合表达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取得的,多亏了几个同事的协助,也多亏了领导平时的指导...希望也能表扬那些帮忙的同事……”
4、赢得“值得培养”的印象
任何一个单位想要培养一个人,都会先做一个综合评价:这个人值得培养吗?会不会培养人时间长了,反而给单位造成损失?所以,想要在职场上得到发展,赢得一个值得单位培养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看一个人的价值是否值得培养时,不仅要看他是否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更要从细微之处去观察和关注,甚至刻意去考察。潜在培养对象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后续对他的培养评价。
怎么做才能赢得一个值得培养的印象?
做好身边的小事,机会自然会靠近。很多时候,单位安排你做一些小事,比如打扫厕所。目的不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从做事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工作心态,了解自己是否有培养的潜力,是否真的能担当重任。
聪明的金子会懂得主动发光。不要总是被动的等待领导和同事去发现自己,有能力有特长,不要羞于展示。别人越早看到你的潜力,你就能越早发光。
在测试中得到肯定和信任。一个人经得起考验的程度,往往与他承担重任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他经不起一点考验,他就会退缩,那么谁敢把重任交给他呢?
让自己在反思和总结中更加“抢眼”。对于员工来说,多反思多总结,就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遇到问题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努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能不能发展,能不能成功,很重要。但是这两点还不够。作为职业人,除了智商和情商,更应该关注“职业商”。
“职业商”是本书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指的是职业商,包括职业素养和职业智慧。为了说明“工作商数”的重要性,本书作者还出了一本书——《透过人生成就看工作商数》。
有些人有能力,只是在职场上不成功。原因是缺乏“专业业务”。因为人的人生价值往往是通过职业来完成和实现的,“工作商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专业商数”越高,越容易成功。
笔者认为,“职业商”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而责任决定了一个人一流的职业素养。无论是能力还是方法,只有在拥有一流责任感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责任是任何时候职业精神的灵魂。有了责任感,你就不会找任何借口。只要是和工作有关的,就要尽力去做,甚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频繁跳槽”是很多职场人的通病。只要他们觉得有点不开心,就会选择退出。虽然职场中跳槽很正常,但是如果频繁盲目跳槽,就会越来越糟糕。频繁跳槽的结果就是你只是适应了那里的新环境,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最多是学到了一点皮毛。结果时间浪费了,能力却一点没提高。与其这样,不如在现有的岗位上“高高跃起”:沉下心来,学你需要学的一切。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更大的发展也在眼前。
在不断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在职场中处于哪个阶段。
一般来说,职场中的人有四个层次,分别是人、人才、人力、人力。其实也有一种人渣。为了净化职业环境,在职场不算。
所谓人力,只要你愿意在工作上努力就够了;和人力,你需要熟悉工作,能够应对突发事件;人才需要你头脑灵活,能够在工作中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角色需要多才多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
最后一段是给所有职场人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断学习成长,从人力到人力,从人才到人!
“小伙子,你在几楼工作?每个公司都是一座大楼。如果你只是不停地穿梭于建筑物之间,而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你将永远处于底层。”
再好的理论,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都是坏的;
再多的方法,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都是不好的;
梦想是美好的,但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都是坏人...
要成为一流的员工,要成为职场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和传奇,需要我们不断实践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
只有实践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