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靖康的个人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香港到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摄影工作室主任,拍摄了大量有关抗日救国活动和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照片,并到台儿庄战役前线做了摄影报道。1940年底到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等单位工作。他拍摄了大量反映党中央和边区革命斗争、生产建设的珍贵照片,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从1942开始,在延安举办摄影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摄影家。同年,作为摄影界代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关于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摄影的重要意见。
1945,加入中国* * *产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在《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东北画报》任摄影记者、报社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社肖像室主任、摄影部研究员、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1978因病去世。
他拍摄的、、朱德、叶剑英、齐白石、华、等国家领导人、艺术家、科学家和英雄人物的肖像,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摄影艺术的瑰宝,拍摄的照片在用光和构图上非常讲究,是我国摄影事业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
1904年4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进步思想家郑在担任粤汉铁路广东购地局总经理期间,得第四子郑靖康。由于郑早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他也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处理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事务。郑靖康从少年时期就受到父亲进步思想和爱国言行的影响。
郑靖康曾说:他接受了父亲的一些思想,主要是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正义感和进取精神。然而,正因为郑是的改良主义思想家,他的活动多是经济和工商业方面的。所以他主张继续自己的夙愿,创业,这是郑靖康无法接受的。由于郑靖康对绘画和摄影感兴趣,他最终选择摄影作为革命的生活武器,成为中国著名的摄影家和革命新闻摄影的先驱之一。
1920年,郑靖康7岁中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了上海青年会议商学院。但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1923),他离开了商学院,考入上海美术学院同时学习绘画和摄影,开始学习摄影艺术。
1929年夏天,他卖掉父亲留下的遗产,离开上海,在香港开了一家“静康摄影工作室”,专门从事人像摄影。几年后,他在人像拍摄技巧和暗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2年春,为了更贴近自然,反映祖国的秀美山川和人民生活,郑靖康离开香港,回到内地。此后,他的摄影创作从画室里的人像摄影转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到风景、花卉、戏剧、民俗等多种题材。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广东、上海、北平、天津、南京等地,拍摄了大量展现祖国雄伟河山、秀丽古迹和感人民俗风光的照片,以及一些以花戏或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积累了大量的成果。
在文艺界朋友同事的热情鼓励下,郑靖康的个人影屉于6月1934 11在北平打开。本次展览收录了他历年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分为“风景”、“花卉”、“民俗种”、“戏剧”四大类,内容丰富多彩。原本计划从《一日七门》只展出一周,但由于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展览临时延长了七天。
这次展览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当时的《北京晨报》刊文介绍说,郑靖康是“华南著名的摄影家”,“郑君的作品,无论是材料、构思、暗房技术,都达到了顶峰,是不可多得的作品。我也很欣赏,这些作品中,有些是“杰作”、“非凡之作”、“叹息之作”。1935年春天,在他的倡议下,北平18位摄影家举办了作品联展。这次展出了238张照片,其中郑靖康展出了100多张,占总数的一半。
在此期间,他的作品和他的个展一样,受到高度赞扬。《北平晨报》在报道联展的过程中,还提到“北平、天津各大报纸对郑靖康的作品最满意”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的郑靖康已经是一位享誉大江南北、成就斐然的著名摄影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在他反映祖国现实生活的作品中,人们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和明显进步思想的人民艺术家,是一个具有民族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北平晨报》2月1934+18号刊登的郑靖康的文章《从学电影到宣传的时代需要》,很能代表郑靖康这一时期的思想。他说,外人从照片(大多是他们拍的)上看到的中国人,都是“缠足的女人,扎着发辫的懦弱的学者,瘦弱的女工,一脸愁容、毫无生气的工人,衣着不文明,生活乏味等等”。
所以,“我们应该有尽力宣传中国之美的使命。我们应该自豪地从美感的角度展示中国的风景名胜。我们要用精彩的构图宣传中国历史上富有东方美的建筑古迹和风景。我们应该在欢乐中把中国淳朴的民风拍成照片。我们也应该把中国的一切都当成西方人今天已经注意到的象征性戏剧和民间巧夺天工。
generate写的这段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情和艺术责任感。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可以成为绘画和摄影创作的方向。在三十年代积贫积弱的中国,郑靖康能有如此宏大的艺术抱负是何等难得!“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党领导人民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烽火。
此时,回香港摄影的郑靖康深感“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决心“拍摄有关抗战的照片,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1938年初,离开香港,经广州来到武汉,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在此期间,他担任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摄影工作室主任,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一批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照片。其中一些是给我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有力历史见证。比如1938年花园口大堤决口后在灾区拍摄的《纤夫》,1938年日军轰炸后在汉阳英武洲拍摄的《母亲》,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40年2月的一天,郑靖康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帮助下,来到曾的“周公馆”,见到了敬爱的副主席和叶剑英同志,听取了副主席的亲切勉励。后来,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他秘密离开重庆,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他革命道路上新的里程碑,使他在摄影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在延安,郑靖康受到党的关怀、重视和培养。从1941 1到1945 1,先后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联合政治部宣传部任记者、摄影师,光荣地参加了《中国的生产党》。他克服摄影器材缺乏、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积极开展工作,用摄影“歌颂人民、揭露敌人”,为我党新闻摄影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5月,郑靖康作为摄影家代表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主席讲话,受到毛土溪接见。在此期间,郑靖康举办了个人电影展。时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的小将其命名为《抗战初期的一角》,受到延安军民和文艺界的欢迎。任和贺龙是电影节的首批观众。同志亲自观看并称赞了郑靖康的摄影艺术,李看后亲笔给郑写信,勉励他用摄影更好地反映陕甘宁边区军民的建设和斗争生活。
郑靖康住在延安,打了五年仗。从延安的窑洞到宝塔山,从和平医院到民族学院,从边区参议会到军民大生产运动,他创造了取之不尽的新疆素材。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边区军民团结,生活、生产、战斗、学习的面貌,成为难得的珍贵史料。其中,1944年为同志拍摄的第一张标准像,1945年8月同志赴渝参加全国谈判时在延安机场拍摄的题为《浪间》的照片,以及为、朱德、陈毅、叶剑英、林、任等中央领导人拍摄的大量历史照片,成为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资料。他的《陕北与江南》、《南泥湾的秋天》、《垦荒》等作品也成为革命画卷中的重要片段。
1945 165438+10月,郑靖康随胡耀邦同志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先后在我军《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东北画报》从事摄影采访,担任摄影的领队和培训。培养了大批新闻摄影人才,拍摄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照片,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历史风貌。
中国解放后,郑靖康先后担任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社记者、研究员,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创作辅导部主任,积极从事新闻摄影、机内摄影、摄影理论研究。65438年3月至0957年3月,他的个人摄影展在北京帅府园美术家协会举办,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个人摄影展,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62年3月期间,郑靖康、梁思成在京族举办“内蒙古图片展”,征集郑、梁作品88幅,较好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内蒙古草原、牧场、蒙古包的风光,受到人们的赞赏。
1942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郑靖康提出了发展摄影的三点建议,其中第一点就是举办摄影培训班,培养摄影师。他亲自编写了摄影培训班的教材,培养了一批新闻摄影战线的干部。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松辽平原到珠江两岸,都有他的学生。
郑靖康用六个字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即“见、思、得”。他的基本拍摄方法是“快照”。在他看来,摄影是用照相机这一科学工具记录和反映现实的艺术手段,可以满足人们“看不如看”的欲望,具有毋庸置疑的效果。
因此,“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及其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它面向现实,以生活本身的形式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真景、真情”,违背了这一点,“失去了摄影艺术本身独有的特性、灵魂和存在的必要性”。他还指出“拍照要从实际出发,忠实于现实的本来面目,注意摄影的特点,不要耍花招”。
只有这样,摄影作品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摄影的战斗作用。“正因为有了这种思想基础,他从不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导演和干预主体,而是深入现场,观察选择,把握动态,使作品生动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在延安,毛主席曾称赞他的摄影作品“把握住了动态”。如《红绫舞》等照片,充分展示了这一特点。
当然,注重真实的反映并不是对看到的一切都开枪。因此,郑靖康认为:“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反映(现实),而是真实准确的反映,比现实更高更美的反映。”他经常强调自己的作品要达到“物我一致”的高度,要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即“写物之意”,要表现作者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感情,即“写我之情”。这些理论和他多年的实践工作,是建国以来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思想基础和很好的借鉴。
50年来,郑靖康的创作题材和体裁丰富多样。新闻事件的现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多姿多彩的舞台剧,生意盎然的花团锦簇,敌人的残暴罪行,战士们无休止的斗争,都在他的镜头里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64年为毛泽东总统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北京天安门门的中央。一般认为他的创作达到了“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不牵强附会、不雕痕迹”的艺术境界
1930香港成立静康工作室,从事人像摄影。
1938后,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国际宣传部摄影工作室主任。
65438年至0940年赴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任摄影师。
1944年,为毛泽东拍摄了第一张标准影像。
1945年,我在延安机场拍摄了毛泽东赴渝谈判时的照片《浪间》。
1945加入中国* * *产党。后任《晋察冀画报》报社摄影部副科长、《东北画报》报社摄影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闻总局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社摄影部特约记者、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作品有《流浪汉》、《齐白石》、《红丝舞》等。《初步摄影创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