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的起源及民族发生的重要史实和民族习俗

据说根据DNA检测,他们是契丹人的后裔。

根据一个消息来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兴的分子考古学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分子考古通过提取各种远古生物的DNA,对比其测序结果,可以找出内部的亲缘关系,结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杨、刘春云合作研究“分子考古学”课题时,契丹后裔的研究被列为重要内容。课题组先采集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的血样,然后南下云南保山,提取了“我”的100份血样,再取道四川乐山,在那里从内蒙古耶律玉家族墓出土的契丹女尸中提取了一小块标本。在完成契丹遗骨、达斡尔人、蒙古族、鄂伦春族、汉族和云南“我”的DNA测序后,课题组进行了严格的比对试验,最终得出结论:在达斡尔人、鄂温克族、蒙古族和汉族中,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云南保山施甸的“我”与达斡尔人的父系起源相似。跟随女真族蒙古到处打仗,契丹后裔散居全国。

达斡尔族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处理具体问题的真实观念和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典范性,代代相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清代达斡尔族形成了以农牧渔猎多元化经营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既保留了古老的民俗内容,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完善,具有综合体现农牧渔猎经济因素的民俗文化特征。这在众多民族中并不多见,是达斡尔族对人类民俗文化的独特贡献。到20世纪初,生活在嫩江中上游的达斡尔族仍全面保持着本民族原有的民俗文化,而生活在其他地区的达斡尔族,受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虽保持着本民族原有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民俗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达斡尔族民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根据我们不完全的调查材料,对达斡尔族民俗在近代的传承与变迁进行简要论述。

一、达斡尔族民俗的传承与变迁

(1)生产习俗与经济发展

根据我们在莫旗和扎兰屯达斡尔族聚居区的调查,达斡尔族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征,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以莫旗腾克乡的特莫胡珠村、莫旗西瓦图镇的双龙堡村、扎兰屯市达斡尔族乡的巴图村为例。

特莫胡珠村地处偏僻,是典型的山村。1997有103户,人口475人,其中达斡尔族90户,鄂温克族4户,蒙古族3户,汉族6户。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的达斡尔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从事农耕、狩猎、卸货、制作轮车换马等多种经营。据我们所知,这里30年没有排,20年没有大轮式车辆,10年没有大轮式车辆。

1982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业成了这里最主要的生产方向。1982,全村耕地面积4000亩,生产队有拖拉机两台,头畜150头。到1997,村里一个土地多的家庭就有100多公顷(1000亩)的耕地,这是过去一个生产队的耕地量。村里有4万亩耕地,300头大牲畜,100多只山羊,95%有奶牛,一半以上有马,主要用于骑行。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其他还有小麦、玉米、谷子。村里有16大型拖拉机,40多台小四轮拖拉机,还有播种机等配套机械。70%到80%的耕地用播种机,也有机器翻地。去地的时候只用牲畜。大多数家庭已经在没有牲畜的情况下耕作了十多年。过去,在生产队,没有足够的食物。在好的年份,每个人可以获得360公斤的食物,在大多数年份,他们吃回卖的食物。现在家家卖粮。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

这里仍然保持着在花园里种植蔬菜和玉米的传统,但种植烟叶的人明显减少了。原因是买烟叶的人少,中青年人抽的多。种烟叶的人也是一次种够两三年的烟叶,隔年种,或者买别人的烟叶。

双龙堡村是满洲占领时修建的。当时以农业为主,也有畜牧业和排水业。1997共有58户264人,其中达斡尔族51户,汉族7户。耕地9470亩,人均耕地面积从1989年的13.5亩增加到1997年的近36亩。六七十年代还种植荞麦、小米等传统作物。到1982,以谷子、玉米、小麦为主,少量种植谷子、荞麦、燕麦。1983土地承包到户后,开始以播种大豆为主。1997全村大豆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小四轮拖拉机32台,大型拖拉机1台,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个村子从1984开始使用除草剂,从1990开始广泛使用。1986以后,很少用牛马耕地了。村里1983卖了20万斤糖,1996卖了近200万斤粮食。

1989年,这个村的放牧率超过120。1997共有牲畜47头,其中马7头,其余为牛,其中牛80多头。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猪,平均两头打猎。以前家家种黄烟,家家卖几百斤黄烟。由于销路收窄,80年代以来黄烟基本不卖了,黄烟种植也逐渐减少,从65438到0997村里只有五六株。1996、1997年,村里有两三户人家开始种植菇娘(植物名),亩产可达120公斤,效益可观。

巴图村是由40年代初从齐齐哈尔迁移过来的达斡尔人建立的。当时以农业为主,同时从事狩猎和制造大型轮式车辆。1997,278户,人口1167,其中达斡尔族57户,人口210。全村9866亩耕地,70%种大豆,10%种玉米,5%种葵花、白瓜、甜菜。在20世纪80年代,黄色烟草曾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家平均种一亩黄烟,产量六七百斤。从1990开始,黄烟销量减少,现在只有少数人种植。全村共有奶牛310头,其中奶牛146头,马221匹,羊770只。牲畜也被用来耕地和拉车。全村拥有小四轮拖拉机、播种机、自动犁的有40户,占总户数的14%。

上述三个村落的生产基本情况,反映了大兴安岭东麓达斡尔族的生产现状和生产民俗的变迁。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达斡尔族经济从传统的农牧渔猎多种经营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2.达斡尔族农业经济本身也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首先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其次,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

3.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在农业条件下相应发展起来。各地养的牲畜增多,出现了养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牲畜的大户。发展畜牧业具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农牧结合的优势,应成为达斡尔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发展经济作物对调整种植结构和增加收入是必不可少的。

(2)服装习俗

达斡尔族有穿长袍皮衣的习俗,传统服饰在用料、款式、装饰上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格。直到20世纪50年代,达斡尔族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传统服饰。到了20世纪70年代,老年人仍然穿着长袍,人们穿着用狍子腿的皮制成的“Qikami”(靴子)。当时达斡尔族妇女制作的“齐卡米”很有市场。到了90年代,达斡尔族聚居区已经没有人穿传统民族服装了。据我们所知,在达斡尔族中,至今仍有穿民族服装作为已故老人寿衣的习俗。此外,传统民族服饰也成了存放在柜子里的“文物”。

随着近年来对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视,达斡尔族服饰也在传承中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舞台服装。在各级文艺演出中,只要表演达斡尔族的歌舞,演员都穿着达斡尔族风格的服装。舞台服装经过专业人士设计,在款式、风格、色彩、装饰等方面突出了民族特色和审美艺术性,增强了时代气息。这种传统服装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二是运动服。莫旗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青年组成的* * *棒球队,参加比赛和表演时都穿着有特色的运动服。第三是礼仪服装。出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CPPCC等重要会议的达斡尔族代表和委员,在会议期间总是穿着民族服装。在莫旗等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在一些礼仪活动中,主持人和服务人员往往穿着民族服装。第四是大众娱乐活动的服装。在群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和娱乐活动中,参加者都穿着民族服装。在莫旗40周年庆典开幕式表演和敖包集市表演中,与会者所穿达斡尔族服饰款式和色彩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都表明,达斡尔族服饰已经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并开始主要用于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这个展览暗示了人们对民族服饰标志作用的认识和民族文化的回归。

(3)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中的主食是小米、荞面、燕麦片,副食是肉、奶、菜、野菜,口味多样,具有民族特色。20世纪后,白面、小米、玉米进入达斡尔族的饮食。这些主食与传统饮食相结合的饮食习俗基本维持到70年代。

农村生产责任制实施20年来,达斡尔族的饮食生活发生了变化。白面和大米在主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大于小米和玉米,已经构成了主食含量的变化。在农村,相当一部分达斡尔族家庭出售自己种植的大豆,然后购买白面粉和大米,成为主食的来源。在上述两种变化的同时,传统的饮食习俗也在传承,并以其独特的风味为人们所留恋和喜爱。用新鲜酸牛奶做米饭、煮“脱骨列”(牛奶煮面条)、煮“昆比勒”(柳芽)等野菜、吃传统卤菜的传统方法,“Indison Nouva”(蔬菜粉)、“Wazire Larry”(牛初乳粥)等仍被保留。在农村,仍有一些达斡尔人种植少量的小米、荞麦和紫苏。

烹饪设施发生了变化。虽然很多人还保留着大锅做饭的习惯,但是新房都是多灶小灶,用小锅和炒菜勺做饭。夏天,个别家庭也像城里人一样用液化气做饭,用冰箱储存食物。在特莫胡珠村,十几家都有冰箱和冰柜,电话1997。

(4)生活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达斡尔族农牧民的住房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这一时期建造的房屋继承了土木结构和传统风格。怕房子的南墙是砖砌的,或者屋顶贴瓷砖,窗户装玻璃。改革开放20年来,达斡尔族村落和院落整体上仍保持着原有的格局和风貌。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达斡尔族的生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在住房的建设上,一是改变传统住房的内部结构。有的人把原来房子的北炕或者南炕拆了。北炕拆了以后,放上了组合家具,南炕还是很受尊重的。拆南康的人被放在书桌和电视柜上。有人在室内建了防火墙,改变了冬天只靠炕和火盆取暖的方式。因为干炕不是用来加工小米和荞麦的,所以很难看到以前基本家家都有的“Elwu”(池炕)。第二,新建的住房不再是传统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而是从过去的基本一致的结构变成了多样化的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房屋多为砖结构,正面、侧面、背面均有开门,门外建有门厅。室内隔断结构多样,北屋有厨房、货仓、卫生间,南有客厅、起居室。虽然火炕仍然是为老年人建造在室内,但年轻人已经在使用木床、铁床和防火墙或地暖来取暖。双龙堡村58户14是砖房,5户是砖房,都不是三面炕结构。在巴图村的57户达斡尔族家庭中,只有四五户住在旧式的三面炕屋里。

村民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于土匪和强盗的骚扰,以及依靠亲戚和朋友维持生计,哈拉和莫昆的其他成员正在搬进结构单一的传统村庄。时至今日,虽然原村民的后裔仍居住在他们的村子里,但大部分达斡尔族村落已经成为“哈拉”和“莫昆”大部分成员居住的村落。一个村庄属于某个“哈拉”或“莫昆”的概念正在消退。同时,其他民族成员在达斡尔族村落定居,达斡尔族居民在其他民族村落定居。比如特莫乎珠村,原来是恩恩哈拉建立的村落,现在的哈拉成员比较多,有莫力登(孟)、敖拉(敖)、苏都杰(苏)、郭伯勒(郭),还有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居民。双龙堡村51个达斡尔族家庭中,约有一半是建材Moridenhala的居民,其余是其他hala的居民。

(5)交通习俗

达斡尔族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木槽船和木板船,在浅缓的河流中架设渡口,在小河上架设桥梁。陆上交通工具包括雪橇、滑雪板、骑马、轮式车辆、单轮车等。其中,大型轮式车辆是最常用的。它曾经是山区和草原最先进的交通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地区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70年代,农村牧区的生产队虽然有了人力车和拖拉机,但使用最多的还是大轮式车辆。到80年代中期,莫旗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大型轮式车辆,小四轮拖拉机是个人的主要运输方式。改变了单纯依靠畜力运输的局面,开始以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1997年,特莫胡珠村有大型拖拉机16辆,小四轮拖拉机40辆,吉普车4辆,摩托车挂车8辆。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前,莫旗腾克乡提古拉村只有两台大型拖拉机和47头奶牛。1997全村58户有大型拖拉机22台,小四轮拖拉机56台,吉普车8辆,东风轿车2辆。双龙堡村58户有32台小四轮拖拉机,7台摩托车。从1995到1997,村里投资15万,修建了一条5公里的公路穿村而过。村里一个达斡尔族家庭自己买了辆面包车做客运,往返于双龙堡村和莫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之间。莫旗西瓦图镇小库莫村71户有小四轮拖拉机32台,大型拖拉机9台,吉普车2辆,达斡尔族1户从事客运,往返于卓洛尼村和尼尔基之间。

㈥文化生活习俗

达斡尔族有举办歌舞晚会、评书会、古典文学翻译会、体育、娱乐等活动的传统,传统文化生活内容丰富。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一些达斡尔族村落,人们还在讲民间故事,举行传统歌舞晚会,孩子们进行玩“哈尼卡”(纸娃娃)、剪纸车马、打曲棍球、放雪橇上山、下围棋等传统活动。随着一些民间艺人的去世和人们现代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目前达斡尔族文化生活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也有新的文化生活内容的增加。

1.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

农村牧区讲民间故事的活动一般延迟到六七十年代。近年来,达斡尔族村寨没有开展讲民间故事的活动,也没有人翻译满族古典文学。个别懂满语的老人也看满文书籍,但只是个人文化兴趣。我们从西瓦图镇双龙堡村、小库莫尔村了解到,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人们仍然组织人们聚集在宽敞的家庭里唱民歌、跳舞蹈。组织者还准备了瓜子、糖果和饮料。有时候,邻村的达斡尔人也会互相邀请,在自己的村子里举办舞会。1992调研期间,观看了莫旗库鲁其乡71建党周年文艺汇演,几个节目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孜格勒》和民歌演唱。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文化站也开展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培训活动。他们在节假日举行歌舞晚会,不仅家乡的牧民参加,附近巴彦托海镇的达斡尔族也参加。

打曲棍球是达斡尔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在农村青少年中广泛传播,90年代以来已经大幅减少。1974年莫旗成立业余男子曲棍球队,1976年成为正式队伍。随着国家体育部门的重视,古老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成为中国的正式运动,填补了空白。达斡尔族地区成为中国现代曲棍球的发源地。从1978到1997,代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比赛30次,获得冠军22次,亚军8次,精神文明运动队6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曲棍球比赛和来访比赛,包括球员。1982年,拥有10名运动员的国家队获得首届亚洲杯第三名,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乐坛升起。球队老动员退役后,被多个省市体委聘为教练,为国内曲棍球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65438年至0980年,莫旗建立了中国第一支以达斡尔族姑娘为主的女子曲棍球队,为女子曲棍球在中国的兴起起到了开拓作用。

目前,在全国各地达斡尔族举行的敖包节等节日中,打曲棍球,还举行摔跤、赛马、拔棒、摔颈、鹿棋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

2.文化站的活动

调研中,我们走访了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文化站。他们在组织文化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达斡尔族农牧民文化生活的发展趋势,即从自发的民间组织到专门的机构,从几项活动到丰富的内容,从传统方式到现代趣味。

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文化站成立于1981。1984建了一个土建结构的站房。1987修建了一座250平方米的砖结构站房。文化站由上级拨款包干经费,0年1991000元,1992 15000元,1997 25000元,有活动室、阅览室、广播室。有手风琴、电子琴、二胡、吉他、架子鼓、喇叭、高音喇叭、照相机、音箱、台球、乒乓球台、500多种书籍、报刊。文化站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包括:举办舞蹈、交谊舞和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为小学生举办绘画课和展览。1991小学生绘画展作品58幅。业余歌手大赛基本每年举办一次。1992第三届业余歌手大赛有15名选手。1997的歌手大赛有20人参加。举办展览。举办了纪念香港回归中国、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图片展以及民族风俗图片展。举行传统交通工具马拉爬犁比赛,赛程10里。举办畜牧科技培训班。1997培训的内容是草地改良、牛羊饲养管理,五六十名牧民上课。在1996和1997举办了两次文化节。1997文化节期间,举办了歌手大赛、达斡尔族民间舞蹈大赛、儿童歌手大赛、儿童绘画大赛、夏薇鹿棋大赛、曲棍球大赛。文化站还收集了民歌,邀请了村里著名的民间艺人那银泰演唱达斡尔族歌曲,并录制了几盘磁带。文化站活动的开展,继承和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牧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全乡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

以莫旗为例,大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在莫旗,1954设立了电台。有线广播站成立于1955。1956电台的喇叭延伸到所有乡镇。从1958开始,就有达斡尔语和汉语的自制节目播出。1982配有无线广播。1984电视台成立。有线电视台建于1993。1998全旗有17个电视差转台,136个有线电视台。广播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6、15的全旗乡镇广播,有9500个高音喇叭,有的村还有高音喇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播的作用已经减弱,同时具有音频和视频的电视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偏远达斡尔族村落的电视也能快速了解世界大事,获取生产科技文化信息,享受现代文化生活。据我们调查,1995腾科乡开通了有线电视,全乡电视普及率达到85%左右。铁木乎珠村103户只有少数没有电视机,大部分是彩电。1989双龙堡村42户有28台电视机,1997村58户有电视机,其中彩电占60%。

(7)民间信仰和习俗

历史上,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因其神职人员被称为“萨满”而得名。它是一种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神崇拜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萨满教对达斡尔族影响很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民间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萨满教在达斡尔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削弱。但在农村牧区的达斡尔族中,仍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民间信仰活动,如祭神、请亚德干(即萨满)或巴格其(亚德干的助手)跳神、祭至寸、祭敖包等。

在特莫乎珠村,我们拜访了一位从事民间萨满活动的男子。他六十多岁了。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村里有五六个贾德金,男女都有。不再是了。他不是杰根本人,而是一个八旗人,经常受本村和其他村的人邀请进行祭祀活动。据说在村子的西北山上建有一座供奉“牛马之王”的神屋,被认为有益于村子里的牲畜,保持风调雨顺。在这个村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他们的花园里为神建造了小木屋,我们也可以在人们的家中看到西墙上的神。1997 7月19日,我们在特莫乎珠村赶上村里祭拜敖包求雨。当时一个多月没下雨,旱情严重。祭拜者先祭村南河,再祭村西山顶,最后祭村西北山后坡敖包杀鸡献酒。祭祀结束后,大家用锅和桶从敖包旁边的泉水中取水,互相泼水。第二天早上11,开始下大雨。

这种求雨仪式活动在一些村落中也有,人们认为即使求雨后不久不下雨,也起到了躲避冰雹和虫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