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中医针灸?

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防治疾病的临床学科。它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经络、穴位、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学经典、实验针灸等。针灸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千百年来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其历史悠久,起源已难考,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探索,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萌芽。据《灵枢九针十二撇》“我不想中毒,也不想用卞氏,但我想用微针疏通经络,调理血气……”可以看出,针的前身是卞氏。《说文解字》记载:“辨,以石刺疾也。”山海京东:“高的山盛产玉石,山下有宝石”。郭璞指出:“你可以用针灸来治疗疼痛和肿胀。”。这是卞技术的早期记录。古人生活在辽阔的土地上,与鸟兽搏斗,不可能无病。生病时,除了祈求鬼神之外,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触摸、拍打体表的某个部位,有时病情会有所缓解。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治疗砭石的方法。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齐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枚磨石针。据鉴定,它被认为是针灸的原始工具。因此,边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10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随着冶金学的发明,针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直到《内经》时期,将古代的石针、骨针、竹针改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针,并将替代石针的方法改进为不锈钢针。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出土的杜文物中首次发现一枚“青铜针”。1968河北藁城出土的西汉刘胜墓中有九枚金银医用针。制作相当精细,证明了金属针制作的不断进步。艾灸是在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产生的。人们发现身体的某个部位被火烤熟了,感到舒服或解脱。通过长期的实践,从各个分支的艾灸到灸法,形成了艾灸。《苏文怡法方医论》说:“藏寒百病,其治宜灸。”也就是说,随着后来医学的进步,发展成多种灸法。由于针灸器材和材料的逐步改革,扩大了针灸治疗的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地促进了针灸科学的发展。针灸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65438年至0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用帛书中有两本关于经络的古籍,分别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脉的循环分布、症状及灸法治疗进行了描述。经初步考证,其著作早于《黄帝内经》,此处可见经络学说的早期出现。《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刺方法、适应症、禁忌症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灵枢》所包含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所以《灵枢》又被称为“针灸经络”。可见当时针灸已经比较成熟,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除《灵枢》外,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晋代皇甫谧出版的第一部针灸专著。作者参照《内经》和唐明穴位治疗论述了脏腑经络理论,按头、面、胸、腹、背描述了脏腑,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和确定了349个穴位的位置、适应症和操作,并介绍了针灸技术、禁忌症和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东晋葛洪记载的针灸处方有109个,其中99个是艾灸处方,引起了人们对艾灸的重视,使艾灸和针灸一样得到了发展。唐代孙思邈在《钱进方》中讲解了“阿是穴”的选择和应用,并绘制了《唐明三人图》,其中用不同的颜色绘制了人体前、后、侧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特别推荐了艾灸防病的方法,为预防医学做出了贡献。此后,王韬在《台外秘笈》一书中全面介绍了艾灸,对艾灸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隋唐设立“太乙部”,主管医学教育。针灸成为专门学科之一,有针灸的医生、针灸助手和针灸师从事教学工作,可见当时对针灸的重视。北宋王编著的《同仁腧穴针灸学图说》记述了经络腧穴的内容,考证腧穴354个。该书刻在石碑上,设置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针灸学习者印刷阅读。次年又设计铸造了两尊铜像,是中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在识别穴位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元代华伯仁认为任督二脉为奇经,但有特殊穴位,故应与十二经脉相比较,归纳为十四经脉,并撰写了《十四经戏》,系统阐述了经脉及相关腑穴的循行路线,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帮助。明朝是针灸的繁荣时期。杨继洲以传家宝《保健针灸奥秘》为基础,收集历代针灸著作,结合实践经验写成《针灸巨著》,内容丰富,是继《内经》、《A-B经》之后对针灸的又一次总结。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著作。当时,陈晖的《申英经》、徐风的《针灸大全》、高武的《英国针灸学》、王绩的《针灸学质疑》、李时珍的《八脉考》等都蔚为壮观,各派各有所长,形成不同流派,百家争鸣,推动了针灸的发展。清代虽有、廖润洪主编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等书,但鲜有新意。到了清朝末年,针灸就没落了。虽然流传千年的针灸医学一直在不断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清朝的统治阶级,因为其封建礼教,在1822年下令停止在帝国医院使用针灸,废除针灸科,而且一般“儒医”也讲究煎药而不是针灸。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医学院,击退和打击中国医学,使得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事业更加衰落,几乎一蹶不振。但由于针灸经济、方便、有效,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尽管国民党政府试图扼杀它,但它仍在民间应用和流传。同时,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纷纷创办学会和学校,培养人才,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药政策的实施,中医获得了新生,带来了针灸的复兴和繁荣。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中医学院和中医医院,开设了针灸专业和专科,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过去的30年里,大量的针灸著作被编辑出版。全国各医学院校都使用了统一的针灸教材,开展了《内经》、《难经》、《A-B经》、《针灸大成》的校释工作,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1万多篇针灸论文。为学习针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丰富了针灸医学的内容。针灸临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治疗的疾病种类不断扩大。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300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约有100种疾病疗效较好或较好。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胆结石、细菌性痢疾等。不仅用科学的方法肯定了其疗效,而且用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阐明了其作用原理。,积累了很多数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医学界开始使用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了多种外科手术,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通过多学科合作,对针灸治疗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证明,针灸可以调节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神经细胞的分子生化水平、电生理和脑肽等神经递质。经络研究经过大量的普查,不仅肯定了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而且研究了循经感传的规律、客观指标和测量方法,为经络本质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线索。与此同时,许多地区也开展了针灸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几千年来,针灸医学不仅在我国人民的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很早就传播到国外,对其他一些国家的保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医学传入韩国,针灸A、B等书籍作为教材。公元562年,我国的吴仁之从把图和针灸经典带到了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开始在医学教育中设立针灸科,也已经设立了针灸学院,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17世纪末,针灸传到了欧洲。一些国家除了开设针灸专业外,还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针灸医学,多次召开国际针灸学术会议。中国一些省市建立了国际针灸培训基地,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针灸师。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针灸医疗、科研和教育。世界卫生组织还向世界各国推荐针灸治疗43种疾病。1987 11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世界针灸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