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戏剧发展简史

明末清初,以秦腔、川剧为主的外来文化相继流入鄂西。随着地方歌舞的有机结合,南戏的音乐品牌和旋律风格更加丰富,是南戏音乐成熟完善的时期。

南戏形成后,开始在鄂西南各族群众中广泛流行,并逐渐成为鄂西南土家族聚居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戏。同时也流传到湘西、川东等周边地方,成为横跨湘、鄂、川三省的地方戏。

据《鄂西省州县志》记载:“咸丰县于乾隆年间由湖南常德、郴州、桃源、贵州、思南、安化等地的人迁入咸丰县乡镇,首次经商。东乡荔浦草堂邓家祖籍湖南郴州。乾隆年间,他从商到盐。道光一开始的时候,他是有钱的。以后盐也一样,人从文薇开始,现在他是咸家了。”可见,咸丰在南戏发展史上自始至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后,清朝嘉庆年间,农村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寺庙、宫殿、戏场纷纷增多。咸丰富裕阶层开始开设南戏班,专业和“戏友”班兴盛。

道光末年,咸丰县蒲草堂(今龙洞湾)的财主邓小池创办了南戏“天元”班。后来,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创办了南戏“连生”班。

清末民初,南戏遍布咸丰城乡,县城、清水塘、老李坝都有专业的皮箱表演。更常见的是南戏里和朋友一起玩,围着鼓唱。咸丰县的聂宣洁、聂祖连、李德兴、唐慧云、杨春轩等人,七拼八凑,艰难创业。因为没有家庭,群众称之为“穷人阶级”。“贫民阶层”历经三起三落,历尽艰辛,完整地继承了南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到解放初期,咸丰唐崖河谷仍有30多座寺庙和梯田。每届都有一个南戏戏班,寺庙、梯田的重建维修也会请戏班来“踩台”。全县350户,有4户有戏台。独特的庙会文化对南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元进城,花子在台上闹事,踢了一个二人转,秀了一个邓秀才”,这是邓小池的“天元”南剧团在县城万寿宫演出的场景。

新中国成立后,聂、唐慧云、杨兴初等南戏老艺人自筹资金,自制道具,重新组建了南戏剧团。剧团成员白天工作,晚上演出,完全是业余的。时任咸丰县县长的肖基和干脆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充分肯定了南戏的发展。

1957期间,湖北省戏剧研究室专门派人到恩施地区挖掘整理南戏传统剧目。咸丰县南戏老艺术家聂宣洁记忆力惊人。历时三年,他亲自整理出传统剧目300余部,占鄂西南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有67部在湖北地方戏丛书中发表。他的连续剧《河南四地》得到了省内剧坛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省文化厅的表彰。到场的全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全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凯尔对南戏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2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咸丰南戏特别节目。

2003年,咸丰县将咸南剧团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延边、恩施、湘西民族文艺节目”,并对咸丰南戏进行重点报道。

2005年9月,咸丰县南戏剧团与县成人中专联合开办南戏艺术中专班,培养南戏人才,从全县中小学中选拔48名学生进行系统的南戏培训。同年5438年6月+10月,咸丰县成立振兴南戏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2006年7月,咸丰县政府决定新编大型土家族民间故事剧《女儿村》,将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2007年,咸丰县南戏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