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老师群磨的感觉怎么写?
■唐·
大部分外教都没听说过“磨课”这个词。精品课程前的“磨课”活动,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教师培训形式。“磨课”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改进教学设计,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从中外比较的角度看“研磨阶层”
大部分外国同行都没听说过“研习班”这个词,他们常常会对中国中小学常见的“研习班”活动感到惊讶。可以说,精品课程竞赛前的“磨课”活动是我国特有的教师培训形式。通常参与的老师会现场教一节自己没教过的课,有一节精心准备的课。但这堂课通常不是参与教师的个人“作品”,而是通过教师的合作“打磨”出来的。这个群体在相关学科教学中的集体智慧是综合的。一般这种课要在不同的班级试很多次,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会提出改进的建议,参与的老师会反复修改设计,方便再打。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研究成果表明,有两类活动对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有显著影响:一类是能够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活动;二是能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想法的活动。在社会组织方面,有必要建立和发展一种可以用批判和合作的眼光来审视教学活动的职业身份。相关研究表明,在强调个人主义、隐私和自主的欧美国家,建立这样的身份认同是相当困难的。欧美国家的老师一般不会质疑别人的教学实践。不同意见一般不会公开表达。而中国有“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利于这种批判与合作的职业* * *体的建立。优质课比赛前常见的“磨课”活动,就是典型的职业* * *体操作形式。
笔者曾认为“争课”“磨课”等活动赋予了教学某种表演性质,似乎“上课”并不是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好方法。然而,当我们深入到小学科学教育一线时,发现大部分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在“磨课”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从“磨课”看教师收入
以某小学科学课“宇宙”单元第一节课的“研磨课”为例,相关老师认为有以下好处:
第一,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加强。参赛老师第一次在教室的四面墙上贴上了与实际方向一致的标志,太阳标志贴在东面。同时,一些学生被要求手牵手,面向外围围成一个小圆圈,模拟地球的旋转。一个学生在模拟地球自转时问:“是从南还是从北向东?”老师惊呆了。
课后老师举起地球仪对比,指出地球运动不是平的,要贴方向牌的话,天花板上要贴“北”!选手们恍然大悟。
另外,有些同学模拟地球运动时,后面的同学被挡住看不到,互动热情受挫。有老师建议模拟学生坐在地板上代替,后面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第二,教师的注意力指向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第二次试讲时,学生们讨论两座城市中哪个先迎来黎明。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每一个都要先迎来,因为你每转向一面,另一面就不是太阳了,另一面又变成了太阳,意味着它变成了第一个。它再转过来之后,反方向的那个。
老师觉得学生表达模糊,没有回应。但是,曾经教过小学科学课的校长说,这个学生的发言是“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这个孩子已经超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他的发言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发言。他已经认识到这个循环,并意识到它会一直持续下去。这里是白天,那里是夜晚,这里是白天,那里是夜晚。他已经在从空间的角度看问题了。”校长告诉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后来讲师说,校长很欣赏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循环概念的自发理解,甚至以此作为学生思维超出教学目标的证据,这让她很感动。虽然在场的非参与教师只是“旁观者”,但他们的思维还是相当活跃的。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他们的建议会得到怎样的对待?如果我自己上这门课会有什么影响?
小学的科学老师对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能力非常敏感,他们会尽量避免他们认为超出这个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这次“磨课”活动,很多老师都很担心五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认为宇宙的相关知识和模拟实验对小学生来说太难了。
通过个人观察,我发现“磨课”确实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讨论教学细节的平台,有助于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
“研磨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磨班”的成功经验可以移植到其他班吗?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希望,同一个学科的所有老师在“磨一堂课”之后,都能“照着老虎画一只猫”,从而促进整个学科教学的高质量“运作”。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思维模式也制约和阻碍着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必须执行的教学结构“潜规则”。在第一次讲座中,讲师通过讨论四个相关问题来介绍教学: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久?最后落到本课主题“地球自转的方向”上。学生回答后,老师会询问他们想法的依据,持续近9分钟。
其他老师反复建议缩短导入时间,而指导老师强调她的目标是让学生用证据说话。如果我们不深入讨论,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认知问题。然而,在第二次试讲时,导师妥协了。这种变化的驱动力是导入时间的“潜规则”——导入一般是“5分钟以内,最好是3分钟以内”。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凯洛夫五步教学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之大。这种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时间分阶段分解,但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对课堂时间安排没有强制性要求,也允许根据班级量身定制课堂结构。“导入时间短”的要求不一定合理,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构的潜规则相冲突,教师只能让步。
二是“磨课”的程式化趋势。随着授课老师的建议被采纳,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固化,最后几乎没有灵活的余地。虽然每一次试讲面对的学生都不一样,但是第四次试讲之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变得可以预测了,因为老师的主要教学行为,包括步骤、时间分配、形式甚至语言组织都被打磨到了精细的程度。
综上所述,“研习班”活动在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第一,在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各种教学细节的同时,多花时间去揣摩不同学生的想法,防止课堂结构经过“打磨”后越来越僵化。
第二,要放弃建设“示范班”的幻想。在“磨课”中,要强调学生永远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时刻准备接受教学新事件带来的新挑战,与学生一起成长。
第三,评课的教学专家应该更加宽容,给教师更多的实践空间,允许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