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哪些明代遗址?
十三陵历经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的木结构已不复存在,但墓室的布局仍保留着最初的宏伟风格,地下墓室完好如初。陵墓内的主要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鼎,包括下马坊、大金门、圣德碑、神道和石祥路上的石刻,均为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特别是明陵的“前院后寝”和前后三院的陵制,体现的是礼制,但皇权政治突出。明陵是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制既继承了唐宋及以前“依山为陵”的制度,又将方坟改为圆丘,创造了“前为圆”的基本格局。《明陵建陵条例》500多年来一直规范着明清20多座陵墓的建筑格局,在我国陵墓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明陵堪称明清第一皇家陵寝。这座有600年历史的明代皇陵,以其主人显赫、规模宏大、造型独特、背靠中山、环境优美而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最大的陵墓之一。
1961年,明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建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的一员。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根据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巧妙地将大量建筑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诠释了延续五百多年的封建中国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明清皇家陵寝,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它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建造,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完整,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将十三陵、清陵、清陵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明清帝王陵。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明陵的神道石雕是中国帝王陵墓中唯一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与三国时期的孙权墓形成围绕梅花山的弧形,形似北斗七星。从魏岗下马坊到文武坊门的神道长约2400米。孝陵入口下马坊,是一座两柱石牌坊,额上刻有“部官皆下马”六个大字。陵墓的文武百官不得不下马步行至此。沿神道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圣德碑亭、玉桥、石祥路、狮王柱、武将、陈文、星星门。过了凌杏门,向东北方向拐,就进入了陵园的主体部分。在独龙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武文广场门、孝陵门、孝陵堂、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鼎等建筑。陵墓建筑均按中轴线布置,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明陵内地面大部分木质建筑在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中被毁,现仅存下马坊、禁碑、内红门、碑亭中墙、石祥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陵布局宏大,规定严格,陵神道路早有先例,影响明清。墓地深2.62公里,红墙周长22.5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明陵的修建始于洪武十四年(1381)。洪武十六年,完成赏陵等主要工程,动员军工业65438+万,永乐三年(1405)完工,历时25年。它的整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引导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墓的主体建筑。
明陵在清代多次遭受重创,尤其是在清朝咸丰年间,明陵内的地表建筑几乎被毁,康熙题写的御碑甚至掉落在地。直到同治三年(1864)九月,曾国藩才上书陵寝,恢复明陵。当时曾国藩派人员勘察估算,明陵实际需要二十万两白银维修,但清朝缺钱。结果只花了740两银子进行小修小补,还把“治宋”的御制牌匾揭了粘,牌匾上还能看到一条修补过的裂缝。原本人们可以绕过石碑的左右两边,但1980年代后,整个石碑被水泥一路固定到屋顶;所以现在你要从皇碑堂出来,才能看到乌龟的背影。
出殡的时候,同一时间,同一个棺材从南京所有的城门出去,迷惑盗墓贼。方城后面是朱元璋和皇后马史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大圆丘。宝成厚实,随山势起伏。下面铺石头,上面铺砖,厚度约1米。在南面的石壁上,有七个大字“明太祖墓在此山中”。明朝时期,整个陵园种植了10万棵松树,放养了1000只获得银牌的神仙鹿。到了明末清初,亏损全没了。至今,小玲从未被偷过。
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朱元璋下令修建陵墓。次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九月葬于此陵,取名“孝陵”。孝陵之名,取其义于“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它是以马皇后的“孝”命名的。明孝陵永乐三年(1405)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动员了654.38+万的军工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明陵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形制参照唐宋墓葬有所改进。建成时,寺庙雄伟,亭台楼阁宏伟。南朝70座寺院中,有一半是围在禁园里的。陵墓里有10万棵松树和1000只鹿。由于屡遭火烧,除陵墓和地宫外,明墓仅存神道、下马牌楼、大金门和四方城。
墓区建筑大致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秋。现存建筑有烈士山纪念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31的皇帝朱元璋驾崩,葬于孝陵。朱元璋和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大圆丘。周围有石墙,南石墙上镌刻着“此山明太祖墓”七个大字。宝成厚实。它是中国最大的墓葬之一,高1米,下面是巨石,上面是砖。经过600多年的风雨,近年来,宝城城墙部分坍塌,墙体剥落。有些地方由于地基沉降反向撕裂,形成了巨大的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入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修补,如“缝起”裂缝、找平“墙体”、修补变形的墙体和“操作”防水、防漏等。为了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的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步道,让游客登上宝坻之巅,一览明陵全貌。
[编辑本段]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从洪武十四年(1381)到永乐三年(1405),历时25年。动员了65438+万的军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陵墓西面和北面从朝阳门(今中山门)到孝陵卫所筑的御墙为45李龙,有5000多名士兵守卫陵墓。当时墓园内亭台相连;庙中赏烟,林中松柏,千里养鹿。鹿鸣在此期间,气势非凡。由于屡遭火烧,牌位只剩下烈士山纪念碑、下马牌楼、大金门、四方城和德行碑、神道石兽狮、复仇者、驼象、麒麟、车马象、神道石柱、文臣武将等六种。
陵墓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魏桥和中山陵之间。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圣功德碑”。它的顶部已被破坏,只剩下方墙,龟座上立着一块石碑,高8.78米。朱迪亲笔题字2746字,详细记述了明太祖的功过。基座和碑额雕刻精美。神道向西经外金水桥(现虹桥),绕过梅花山后转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该路段为石象路,12对石兽相向排列,即狮、狮、驼象、麒麟、马、象六种石兽,各两对,姿势为一对伏、一对反。身后是一对高大的中国手表,雕有云龙,气势非凡。神道上列有四对身着铠甲或绣袍的文官武将,折向北方。不幸的是,有些已经损坏了。石人兽造型巨大,明孝陵神道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明陵朱门坐北朝南,面向梅花山,额上写有“明陵”二字。大门东侧立着一块石碑告示,是清朝康熙皇帝用六种文字,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题写的。碑亭后面原来建有两个皇家亭,西边的一个叫祭祀亭,东边的一个叫服务厅。现在,它们都被破坏了,只剩下几根石柱和石井田。在赏殿的原址上还能看到64根石柱的地基,由此可以想象,赏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的香殿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比原来的小很多,里面有朱元璋的画像。欣赏完寺庙后是一片开阔地,深度超过100米,宽度几十米。这里过去是露天祭祀场所,中间有一条隧道,两边树木茂盛。隧道尽头有一座石桥,叫大石桥,也叫圣贤桥,意思是过了这座桥就是“神仙世界”。桥北为城堡式建筑,宽75米,高16米,深31米,称方城。方城由大石块砌成,中间有拱形斜隧,有台阶可进,共54级台阶。从隧道到城市的顶部有石阶。城顶上曾有一座宫殿式建筑,建筑顶部和木结构已被破坏。现在只剩下四面砖墙,南面三个拱门,另外三面一个拱门。从方城之巅望去,东有中山陵,南有梅花山,西有中山植物园,北有保定,四周树木葱郁,松涛阵阵,并不妨碍游人追忆往昔。保定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大圆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有石墙,南石墙上镌刻着“此山明太祖墓”七个大字。梅花山是三国时期东吴国君孙权夫妇葬于此的。它在古代被称为孙凌钢,位于明陵以南300米处。
明陵环境优美。周围山峦起伏,山水环绕,人文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墓地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小令楼从下马坊到宝城深2.62公里。陵墓主体建筑为当年的红墙环绕,周长2.25公里。现有的网站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的陵墓神道。从下马坊到孝陵正门(武文坊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沈工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雨荷桥。
下马坊及神烈山碑:下马坊为两柱石牌坊,宽4.94米,高7.85米。广场额头上刻着“各部门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宣布进入明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位于下马坊东36米处,立于明嘉靖十年(1531)。正面刻有“神烈山”二字,双钩。原来的碑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四角石柱基础。神烈山碑是明朝嘉靖十年中山改神烈山时竖立的。再往东,17米处有一片卧碑,是“禁碑”。建于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碑文禁止损坏孝陵和叶凌的九禁碑。
大金门、圣德碑、碑亭:下马坊西北750多米的大金门,是孝陵的第一座南门。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建筑,现存砖石墙,下部为石砌住友,宽26.66米,深8.09米。墙上有三个门洞,中间门高5.05米,左右门高4.25米。圣德碑亭,位于大金门以北70米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于永乐十一年(1413)为朱元璋所写。该亭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因其建筑平面呈方形,内置明太祖朱迪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圣德碑”,屋顶已毁,故称“四方城”。原碑亭为砖石结构,平面为方形。亭顶已不见,现仅存四壁,各有宽5米的拱形门洞,形似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进约100米,跨过雨荷河,进入神道。明孝陵神道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的完美结合。它不同于历代陵墓的直线神道,而是完全根据地形和山势,以蜿蜒的布局建造。而且在每段的节点处放置石像来控制空间,形成一种庄严的氛围。石像是用一整块六朝砖砌的,六百年不沉。神道自东向西北延伸,石兽有狮子、荆棘、骆驼、大象、独角兽、马六种,各两对,24件***12对,各跪立,候于夹道。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深意:狮子是百兽之王,显示了皇帝的威严,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了镇邪的作用;复仇者是一种神兽,有独角兽,狮子的身体,绿毛。它忠诚直爽,能明辨是非。它可以用它的角来抵抗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和热带的象征,寓意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四周城镇环绕;大象是动物中的庞然大物。它的四条腿强壮如磐石,表明国家的稳定。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之首,即林、王八、龙凤。是仁者兽,有鳞,无草,无食。男的叫齐,女的叫林,象征“仁义之王”,吉祥光明。在古代,马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全国的重要坐骑。在明孝陵神道的六种石兽中,大象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把这些石兽运到明陵,冬天在路上洒水结冰,用粗大的竹木做滚筒,一路上人推着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在俗称石像路,全长615米。在石兽的尽头,神道转向正北,到了250米长的凌杏门。神道的这一部分有石柱和石像。两根柱子呈六角形,高6.6米,上面雕刻着龙。通常瞭望塔放在神道的前面,而明陵的瞭望塔放在神道的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翁仲有两对武将和两对文官,有8尊* * *,每尊高3.18m。
凌杏门和雨荷桥:在神道路18米以北的尽头,凌杏门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六根石柱。从遗迹来看,凌杏门应该是一座三开间的建筑。过了灵兴门后向东北方向转275米,就是雨荷桥,也叫金水桥。雨荷桥是一座石桥,最初有5个孔,但现在有3个孔。桥基和河两岸护岸的石质构件,都是明代的原始物件。穿过雨荷桥向北,沿着缓坡,它是陵墓的主要建筑。
第二部分:明墓寝宫主体建筑。从正门到崇丘,包括文武坊门(即正门),纪念碑堂,享受堂,大石桥,方城,明楼,保定,都有城墙。
武文广场大门:武文广场大门是孝陵的正门。原来它有五个开口,三大两小,中间三个拱形开口,两边两个长方形开口。宫殿的顶部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清同治年间改建为门洞,上刻石门额,楷书“明墓”二字。1999修复,恢复了明代大门的原貌。现在有五个门,分别是黄瓦、朱门和红墙。正门上方悬挂着一扇长方形的门,竖立着“武文方门”四个镀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特告”碑,建于清宣彤元年(1909),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纪念堂:纪念堂原为孝陵堂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来是五个门道,后来被破坏了。现存的纪念堂是清代重建的。这是一座有三个开间、一面红墙和小瓷砖的建筑。南北正中各有一门,亭中有五题。据《中山陵史》等书记载,明陵有中门,但毁于战乱。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重建了碑堂,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中间有一块大石碑,石碑下有一只乌龟驮着石碑。它的石龟与众不同,脖子出奇的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五次瞻仰明陵。石碑上写着四个镀金大字,分别是“治唐宋”。石碑高3.85米,宽1.42米,厚0.38米。“治唐宋”就是歌颂明太祖的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朝康熙皇帝在1699年第三次巡视江南陵墓时的御用称号。这是因为清朝刚刚统治中国,康熙统治初期,汉人拒绝接受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知道仅仅依靠高压政策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汉人。因此,康熙六次南巡,共五次拜谒明陵。这座碑是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大夫曹寅所刻。在“治唐宋”碑的周围,还有一个清朝乾隆皇帝的诗碑,包括两个卧碑,东边一个刻有康熙皇帝第一次驾临陵墓的年谱,西边一个刻有康熙皇帝第三次驾临陵墓的年谱。
赏堂:碑堂后面是孝陵的主体建筑,即赏堂。原孝陵寺已毁,现仍有三层高3.03米的住友基座,基座上有56根大柱基。桥台四角有石质断头头,正殿前后有三个踏面,还留有六块云龙景观的大型石雕浮雕。正殿基座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建筑的宏伟。最初的寺庙是献给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两次重修的三室赏殿。现在的大厅是“明陵史料陈列室”。寺庙后面100多米就是大石桥,又名圣贤桥。过了大石桥,就到了孝陵地楼的最后一部分,方城,明楼,保定。
方城、明楼、保定:方城是孝陵保定前的一座巨大建筑。它的外部是由大石头制成的。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为住友。方城中间有一个拱门,通向一个圆拱隧道。从隧道出来54级台阶,保定南墙就在眼前,由13层石头砌成。中间横刻“此山明太祖墓”,显然是后人所为。可以沿着方城左右两侧的步道爬上明楼。方城之上,明楼原是重檐黄瓦的建筑。屋顶早已毁坏,只剩下四面砖墙,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有三个拱门,其他三面有65,438+0个拱门。防城明楼北面是崇丘,直通约400米。它也被称为保定,这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生活区所在地。保定大致呈圆形,原名独龙府打珠穆朗玛峰,四周有砖墙。1998至1999期间,南京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确认朱元璋墓地宫埋藏较深,保存完好,从未被盗。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说:“明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陵从起点下马坊到地宫所在地保定,深度超过2600米。沿途有30多处不同风格和用途的建筑和石雕。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技术精湛,体现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才华。
明陵的先锋地位还体现在其蜿蜒的陵墓神道上。陵墓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魏桥和中山陵之间。是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圣功德碑”。其顶已毁,只剩方壁,龟座上立有石碑,为8。78米高。朱迪亲笔题字2746字,详细记述了明太祖的功过。基座和碑额雕刻精美。神道向西经外金水桥(现虹桥),绕过梅花山后转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该路段为石祥路,12对石兽相向排列,包括狮子、骆驼、大象、马六种,每种两对,姿势为一对伏一对反。身后是一对高大的中国手表,雕有云龙,气势非凡。神道上列有四对身着铠甲或绣袍的文臣武将,折向北方,其中一部分受损。石雕人物和动物体型巨大,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瑰宝。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柏权研究员说:“明陵开创了始皇帝陵神道作为后世墓葬使用神道的制度。石像12对,石像4对,分布在神道两侧。石雕风格多样,造型厚重古朴,将整体的宏伟与局部的精致融为一体,也代表了明初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明十三陵改变了唐宋时期帝王陵墓的方、台、方墙、上下宫殿、横轴的布局,首次根据帝王宫殿布局建立了“前朝后寝”的三进院落体系,开创了“前后圈”的陵墓建筑基本布局,并在500多年间一直规范着明清时期20余座帝王陵墓的建造规范。
明陵朱门坐北朝南,面向梅花山,额上写有“明陵”二字。大门东侧有一块石刻,是清代宣彤统治时期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用六种文字刻成的。
“治唐宋”四个金字,是清朝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时题写的。碑亭后面原来建有两个皇家亭,西边的一个叫祭祀亭,东边的一个叫服务厅。现在,它们都被破坏了,只剩下几根石柱和石井田。在赏殿的原址上还能看到64根石柱的地基,由此可以想象,赏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的香殿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比原来的小很多,里面有朱元璋的画像。欣赏完寺庙后是一片开阔地,深度超过100米,宽度几十米。这里过去是露天祭祀场所,中间有一条隧道,两边树木茂盛。隧道尽头有一座石桥,叫大石桥,也叫圣贤桥,意思是过了这座桥就是“神仙世界”。
桥北为城堡式建筑,宽75米,高16米,深31米。它叫方城,是明陵最后一座重建筑。方城由大石块砌成,中间有拱形斜隧,有台阶可进,共54级台阶。从隧道到城市的顶部有石阶。城顶上曾有一座宫殿式建筑,建筑顶部和木结构已被破坏。现在只剩下四面砖墙,南面三个拱门,另外三面一个拱门。从方城之巅望去,东有中山陵,南有梅花山,西有中山植物园,北有保定,四周树木葱郁,松涛阵阵,并不妨碍游人追忆往昔。宝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大圆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有石墙,南石墙上镌刻着“此山明太祖墓”七个大字。梅花山是三国时期东吴国君孙权夫妇葬于此的。它在古代被称为孙凌钢,位于明陵以南30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