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新任村支书(县委副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胡锦涛同志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靠政策,靠科技,靠投资。所有这些,归根到底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去落实,而这些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有效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工作是复杂的,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必须做好的根本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 *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充分肯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一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增强,各种形式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生产或经营联盟不断涌现,新型经济组织不断增多,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地区间转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到企业工作。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设置形式和工作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或调整。与这一要求相比,党员中的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于过去的“吹口哨”“喊口号”,搞强制命令和行政干预,工作方法不当,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忽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工具将得到广泛使用,全程实现现代化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但是,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此认识不足,不重视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懂得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有效服务。

第三,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税费改革,现在又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对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催粮收粮等传统工作职能上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都不会;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等问题,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第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全面改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识不深,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二、今后农村基层组织的方向和任务

根据农村形势的深刻变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统揽全局的历史性选择。 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抓住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根本任务。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必须更新观念,强化职能,改进方法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更新观念,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切实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努力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充分考虑广大农民意愿,下大力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强化功能,就是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服务协调功能,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奋斗;改进方法,就是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式推进农村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和政策手段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带头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总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村级组织主要有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团支部、村妇女代表大会、村战士组织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近年来,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在坚持以区、村为主组建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党组织的调整优化。一些地方开创了“村村共建”、“村企共建”党组织的路子;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类联合体中建立党组织;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单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党的活动,效果很好。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总的原则是,在坚持以地区和村庄为主体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其他设置形式。

第二,选好村里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关键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我们常说“给钱给物不如建好支部”,“村管村,户管户,群众管支部”,充分说明了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选举采取一般由党员群众推荐,再由党内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一些地方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改善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拓宽选拔渠道,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干部新的“源头活水”,促进农村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干部。继续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工作。对于村里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干部驻村。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整顿软弱涣散麻痹的党支部。整改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第三,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目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迫切需要大规模培养农村党员,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与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要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近年来,各地在加强农村党员管理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定岗定责”、“结对帮扶”、“分类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制”等措施,对加强党员管理、促进党员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要在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模式,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切实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流动党员管理是当前党员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参加了教育活动。今后,党员流动将是一个普遍而长期的现象。流动党员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民主权利,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把管理融入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 * *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

第四,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农村党员总体素质较好,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合理。但从整个农村党员队伍的情况来看,老龄化、学历低、综合素质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也给农村党员发展带来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谨慎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农民工、专业协会负责人和富裕群众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途径,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他们的活力。一些地方实施了“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党员带头致富,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总结推广。

第五,加强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在重点抓好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做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要加强村民委员会自身建设,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一些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甚至被宗族、家族势力控制的问题。要加强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努力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六是抓好村级组织场馆建设。村级组织的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服务农民的重要场所。中央决定采取地方财政投入优先、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中央管理的党费配套的方式,用两年时间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问题。中央财政拨出大量专项资金直接解决村级组织场馆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有关村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真正把这件事办好。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生活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团结带领群众,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但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支队伍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十分重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靠教育,靠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和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努力塑造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把加强教育和严肃纪律结合起来,对个别态度粗暴、弄虚作假、不顾群众利益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处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进村入户、联户保障、民情日记、服务承诺等制度法规,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能力建设,重点是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执行政策的能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后,能否有效执行,取决于基层干部的政策观念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快发展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系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善于通过服务宣传、组织和动员群众。第四是依法办事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把法律规范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意识。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五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务实作风,经常查找自身问题,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截留公款私用,敲诈勒索,弄虚作假,非法占有集体资产,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央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大量的财力物力将投入到农村,这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结合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积极探索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和监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范围,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年终考评和离任审计制度,不断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目前,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困难大。中央多次强调,要对他们多一些肯定,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体谅,多一些支持,做到真正的重视,真正的关心,真正的爱。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的地方专门准备一些乡镇公务员在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试;一些地方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健全了适当补助基层干部的制度;有的地方给村干部办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给退休村干部发了补贴,等等。这些措施和办法对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比较薄弱,各地发展不够均衡。下一步,要把关心基层干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重点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村基层干部特点,认真研究选拔优秀村干部加入乡镇公务员和担任乡镇领导,落实村干部薪酬待遇和正常增长机制,村干部社会保障等问题。同时,注重对优秀基层干部的物质和精神表彰奖励,引导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评价农村基层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带领亿万农民找到了一条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这就是实行适合中国国情的村民自治。它起源于80年代初,发展于80年代,广泛实施于90年代。它已成为中国扩大基层民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自主性不断提高。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方式方法,一些地方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大量事实表明,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分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取得显著成效;偏离或违背这一要求,把发展民主同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会出问题,产生各种摩擦和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含糊。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确保党员有效行使民主权利;要完善党支部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第二,完善由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是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处理自己的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充满活力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客观规律,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制度规定,在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迈出了新步伐。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村党员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内涵,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帮助村民委员会成员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是有机统一的,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理念,自觉维护和尊重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总结应用基层创新成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障村民自治健康发展。此外,要积极做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工作。

第三,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65438-0998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农村推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2004年又下发了《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在全县农村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达到了“给老百姓一个明明白白,给干部一个明明白白”的效果。下一步要继续抓好这些中央文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确保所议之事真正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在议事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在实施过程和结果中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体现村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