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简介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最初是古代军队用来提高军队士气,传递信息的。这里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相当密集的鼓点,强劲的步伐,变换的战位,雄壮的呐喊,都展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在国际上非常有名。...
腰鼓是一种独特的大型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独特魅力在黄土地上翱翔,表现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淳朴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国,它展示了它的风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犷的动作,矫健的舞姿,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人民淳朴、勇敢、有力的性格。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获得了首届中国民间舞大赛最高荣誉奖。近年来曾在11亚运会开幕式、庆祝香港回归等大型活动中演出,并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几个人一起表演,也可以几千人一起表演。气势磅礴,表情细腻,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尤其是延安安塞县、榆林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流行的民间鼓励形式,是陕西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舞蹈之一。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鼓队,每个家庭都有鼓手。并且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其流传时间长、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态节奏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的形式,鼓手(称“打鼓”或“踢鼓”)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团队包括拉花女演员、伞头、野人女、野人男等角色,以及《跑驴》、《水船》等各种小节目,组成一个庞大的民间舞蹈团队。表演中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整齐划一,队形变化规范。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男性的阳刚之美主要通过鼓手大胆粗犷的舞蹈和强有力的击鼓技巧得到充分展示。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节目和活动习俗。以前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演出,每年春节到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庙会主席(由各村选举产生)要组织一次祭祀活动,名为“拜庙”:舞蹈队在伞头带领下,敲锣打鼓,吹唢呐,有时还携带整猪整羊等供品到庙里烧香祭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的广场上踢了一会儿,意在娱乐神灵。“拜庙”结束后,正月初八过后,腰鼓队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俗称“沿门”。当地有句谚语:“锣鼓唢呐响得直,棍子在屁股底下撬!””人群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依次绕村走,在主院和窑前表演一会儿。伞头根据各家的情况,唱了几首吉祥的秧歌,表达新年的意思。主家认为腰鼓队在家敲、跳、唱,可以消灾避难,一年四季都可以平安无事。这可能是“乡民傩”这一古老习俗的遗留。有时两队的腰鼓会在途中相遇。一般都是伞头互相唱秧歌来拜年,互相让路。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互不相让的情况。此时此刻,就要去竞争,去竞争。两队锣鼓喧天,唢呐声、腰鼓声,如春雷滚滚。鼓手们尽情地打着跳着,像疯了一样,直到高潮,鼓乐会休息一会儿,双方的伞会二重奏,这也是比赛技巧的一个方面。直到有一个队伍喇叭先乱,动作不齐,鼓点和队形不统一,或者不能正确对歌,就算输了也会主动让路,让胜者先走。
“雁门子”结束后,邻村腰鼓队还会互相拜年、互访、进行交流表演,与陕北秧歌一样,被称为“筑彩门”。正月十五,各村腰鼓队聚集在广场上,开始互相比赛。各路鼓手各显身手,相互比拼,成为一年中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春节期间农村的文化活动,而且通过相互观摩和学习技巧,促进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会有“花灯转”(又称“九转”),几乎人人争一转,全家一起转。届时,鼓声将会响起,灯光将会闪烁,腰鼓队将会在前面领衔,然后大家将会呈现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
腰鼓队的活动往往持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祀土地神结束。从此,村民们安心准备春耕生产。
腰鼓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为“路鼓”和“场鼓”。
“路鼓”是腰鼓队边走边跳的一种表演形式。前面是两个伞头领舞,后面是一个扛鼓的和一个拉花头组成的舞蹈队。伞头后面的一个扛鼓的鼓叫“头鼓”。他必须是一个熟练的鼓手,整个团队的动作变化和节奏都比较慢,所以他负责。游行队伍的后面,有扮成蛮夷、蛮夷的小丑,也有扮成唐僧取经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随意扭动、调侃,增添节日气氛。因为“路鼓”是在路上进行的,动作一般比较简单,幅度较小,多用“十字步”、“走步”、“马步只是看腰部周围”。等待行动。常用的队形有“单渡”、“双渡”、“单龙摇尾”、“双龙摇尾”。
“场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现场并打开场地后的表演形式。刚开始,伞头挥一挥伞令,马上鼓声和音乐响起,舞者们随着伞头起舞。这段叫“踩大场子”,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为了打开场地,打开队伍,稳定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越来越快,动作幅度更大,队形变化很大。常用的队形有“神塔”、“古寺”、“神前挂金牌”、“富贵永不停”、“僧游进门”。画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在场地中央引秧歌,歌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拜庙”时,有祭奠庙堂的仪式,一般表演有拜年、庆丰收、祝好运等。伞头唱歌时,舞者在场边慢慢转身,重复每一段的最后一句,俗称“下一声”。唱完之后,伞头退出会场,鼓声和鲜花被抬进会场表演,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被踩出。这一刻,不受时间限制,舞者们将自己的绝活展现的淋漓尽致,情绪热烈跌宕,将表演推向了高潮。
近年来,为了突出架子鼓的技艺,安塞腰鼓在表演“场地鼓”时,在场地内单独进行架子鼓表演。鼓手们在路透鼓的指挥下,兴高采烈,狂舞不止。此时只见鼓槌挥舞,彩绸飞舞,鼓声如雷,震天动地,气势逼人,极富感染力。
在这个时期结束时,将表演其他形式的小型节目,如“跑驴”、“水船”、“踩高跷”、“两鬼打架”和“大头和尚舞”。节目形式的多少取决于各村的人才和条件。小戏之后,再表演一个大腰鼓。此时此刻,锣鼓打得很快,唢呐吹得很紧,鼓点打得更猛,情绪也更欢快,使整场演出在浓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安塞腰鼓按风格和节奏不同分为文和武。“文腰鼓”轻松欢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欢快、凶猛、粗犷、奔放,有很大的踢腿、跳跃、旋转动作,特别是鼓手的飞跃技巧,给人一种勇猛、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以安塞西河口乡、真武洞最具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民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尤其在表演中,民间武术与秧歌动作有机结合,轻松活泼而不混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气势磅礴。群众称赞它“样式大方,尺寸硬。”安塞腰鼓的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
1.通过动态节奏的变化来表达舞者内心的激情。舞者在击鼓时会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让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动作有机结合,达到和谐自由。
2.舞者挥舞着木槌,猛烈地击鼓。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围腰打,双手都要把木槌扔掉。但是,虽然无情却不野蛮,看起来挺拔,在它凶猛的力量中还是有一种细腻的感觉;
3.踢跳的时候,不管是大踢、小踢、踢腿,都要有“蛮”的力道。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安塞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舞蹈中做深蹲踢腿动作时,一定要有一个转身,而且这个转身一定要很猛。特别是在做跳跃落地、转身、同时出发的一套动作组合时,需要在固定的节拍中用快速、凶猛的力量来完成动作的变化和衔接;
5.动态规律复杂,跳跃范围大。随着表演节奏的加快,舞步开始复杂地踢跳,身体左右摇摆的幅度加大。比如在做“马步踢仰视”、“转身”、“马步跳仰视”等动作时,舞者用弓步向后跳两次,再用左腿大踏步向前,右腿用力蹬地,表现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状态。
穿鼓的服装类似于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武术家,穿着紧身的黑色衣服。戴着草帽环;留胡子,脸要红,眉毛要浓,表演时胡子要散开。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者的服饰也在变化。近年来,西河口乡的腰鼓服饰已经贴近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队的服饰;它至今还保留着古代武士的装束,头戴英雄巾,身穿束腰裙,脚穿红缨鞋,颇似古代征战沙场的士兵和将领。
安塞腰鼓以舞蹈者自己的鼓点节拍为主,也有民间倡导乐队伴奏,包括鼓、钹、锣等。,而唢呐奏曲牌,常用(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蜿蜒流经境内,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是抵御外敌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据当地人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守军士兵视为与剑、枪、弓箭一样不可或缺的装备。遇敌突袭,击鼓报警,发信息;两军交战,以鼓助威;战斗胜利后,士卒击鼓庆祝。随着时间的推移,腰鼓逐渐从军事用途发展成为当地人民祈求神灵、祝愿丰收和庆祝春节的民间舞蹈,从而使腰鼓更具群众性。但在鼓乐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了部分秦汉将士的英气。
1981年,人们在毗邻安塞县城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名为“墓崩”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两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画像砖,均为成型后烧制而成。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创造。画像砖上塑造的鼓手,腰鼓细,侧身,头向左后方抬起,左脚着地,右腿踏出,双手高高低低,挥动木槌击鼓;左边一人是钹门环,用脚跳起来,吸着左腿,看着左边,双手放在胸前打钹。打鼓的人,赤膊上阵,穿着灯笼裤,腰间系着丝带,飘到前面和底部。特别是鼓手的动作和形象,与今天安塞腰鼓的“立脚踢”第四拍和“前进”第二拍颇为相似。腰鼓画像砖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展示了宋代陕北腰鼓表演,为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而翔实的文物。
65438年至0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发展了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成为亿万军民庆祝胜利和解放的象征。也被称为“胜利腰鼓”,传遍了全中国,进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历史。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安塞冯家营村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艺术团传授腰鼓技艺。安塞腰鼓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青年学生节演出后,获得特别奖,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