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
第一,走进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纽带
近年来,一些年轻学生不时犯罪,如盗窃、抢劫和强奸。谁对这一切负责?他们平时晚上在外面玩会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是否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家长没有和学校沟通?所有这些原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取得成效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教育是由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既当老师又当朋友,平等对待,学生就会有信任感;如果老师对学生谦虚友善,学生就会有亲切感。老师对学生的爱,和父爱、母爱一样,是一种言行一致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受,就会“亲师”,从而“信其道”。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走近学生的内心,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纽带,对学生产生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做好双向沟通,完成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任务。
二、充分利用教材,认真备课,及时渗透。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而思想品德课则立足于学生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根据其学科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精心备课,组织教学,及时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法制教育。比如八年级《权利与义务相伴》教材第一单元有两节课,我会利用课堂教给他们课本上的法律知识,告诉学生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同时,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尊严。主题在学习第二单元“我的人身权”时,将“尊重人身权,感受法律尊严”贯穿始终,并适时阐述道德要求和心理需求。让学生知道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尤其是人格权是特殊的。与其他权利相比,人格权是法律所承认的公民固有的权利。通过收集有关个人权利的典型案例,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感性认识,接受良好的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具体人格权中的一项作为活动主题,深入学习与此主题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模拟审判的庭审展示,让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通过全班的经验交流,我们提高了认识,强化了权利观念,从而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权利。
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课堂教学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此时接受法制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教学环节的组织到教学环境的布置都力求完美。如在教室墙上挂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或文字,或图片,或布置一个小法庭。用多媒体展示视频片段,提前播放与教学相关的音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迅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比如我在八年级第一课第一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情况是这样介绍的:小宋家楼上一个叫冯的中学生,养了两只狗。这两只狗经常在晚上吠叫,打扰邻居。狗的主人在小区遛狗,吓坏了一些妇女儿童。这两只狗有时候会在楼道里撒尿,味道特别难闻。邻居多次和夫妻俩交涉,但都不听。后来邻居向居委会反映了这件事。如果继续下去,邻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邻居能把这对夫妇告上法庭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畅所欲言。这样,通过情境导入,学生立即被转移到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灵活运用。
法制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法治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列举现实生活中适当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件,掌握法律知识。比如思想品德课,我给学生举了两个案例:
案例一:2010,10 7月3日,网上出现了三张女顾客在超市被脱光衣服搜身的图片,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照片据说是成都某超市的搜索视频截图。截图中的超市员工让一名女顾客脱衣搜身。图片的发送者是该超市一名被辞退的员工。因为被辞退,没有拿到工资,他一怒之下把视频发到网上。请分析一下这个案例:(1)超市和发视频照片的人的行为侵犯了女性顾客的哪些权利?(2)女性顾客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假设某女顾客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本题考察学生对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理解和运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
案例二:有人偷了电脑,自己不敢用。他想低价出售,但你只需要一台电脑。你能买这台电脑吗?我刚说完就有同学说:“便宜,你买吧!”还有人说:“再便宜也不能买,因为是偷来的。如果你买了,你就是在帮小偷卖赃物。”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这时候我顺势而为,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大家恍然大悟,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明知是赃物而收购的,处15日拘留,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然后我跟同学说:“明知是赃物还买,是在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不利于社会稳定,给社会带来危害,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同学们听后如梦初醒,明白偷窃是违法的,购买赃物也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贪小便宜吃大亏是不能买不明物品的。他还表示,如果发现类似情况,会及时向老师或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在真实案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法律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选择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回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案例作为引子,引出一个要教的法律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老师可以结合案例讲授理论,学生在听完理论知识后可以自己分析判断案例,老师可以做总结。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分析讨论中,教师要围绕案例给予必要的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估。这样,学生可以从案例分析中对法律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容,并牢记在心,因为案例来源于生活现实,有些可能是学生走向社会时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再者,案件本身对学生也有吸引力。理论概念没有那么抽象复杂,内容却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演员”的角色,老师只扮演“导演”的角色。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而且通过参与分析讨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只要及时、适度、持之以恒,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教育,在促进健康人格形成、减少青少年犯罪方面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