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经验的四点总结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我们不能只关注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培养人才,而不是浪费人才,不能做害群之马。以下是心理健康培训老师的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经验总结。一是注重提高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各种不良思想和矛盾极大地影响了在校青年学生。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经常出现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如嫉妒、自卑、孤独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出现心理偏差,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处理挫折、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我们不能只关注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人才,而不是浪费人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形成了一种* * *认识:要全力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完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第二,把握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室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在开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考精品课,做好心理咨询教育;语文课,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了解和感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要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增强学生的群体交际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音乐、艺术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审美熏陶方面给人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不仅在知识上影响学生,而且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注重课题的研究,从细节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探索了小学生关爱教育的一系列内容和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优化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在老师的示范下,针对小学生开展的?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教育的三个方面。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培养、体验、渗透教育,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在学校,在班级,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在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中,学生可以从小事上主动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随着多次主题团队活动的开展,学生受到了教育,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第四,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于家长与学生之间固有的血缘、情感、伦理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力量。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生病就是强壮健康,这是一种不完整的认识。事实上,一些青少年有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嫉妒,自卑,不合群的行为等等。但由于片面的认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了与心理保健相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心理缺陷时,我们会及时联系家长,及时纠正,并在学校给家长讲授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培养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总结心理教育经验,与家庭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结心理健康培训教师的经验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安全、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的基础。要确保安全,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至关重要,做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一直很重视教育安全。平日里,我不仅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业余时间也会关注他们的动向。只要发现有学生有不安全行为,我都会及时教育他们。

1,做好安全教育。我总是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样我就能时时讲安全,事事有着落,也能及时传达上级安全会议的精神和文件,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落实。每天放学后做1分钟安全交通警示教育,每周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晨会,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脱离群体自行活动或不听指挥。如果别人生病或遇险,要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接受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运动损伤、防火、防盗、防震、防诈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买三不吃,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检查,及时整改。每天实行点名制,让班干部在课堂上向老师报号。每天放学后的路队也是让给队长仔细清点人数,及时填写路队名单,进行考评。送路队的时候,教育学生好好走路,不要排队打架,不要在路上玩,按时回家。课间休息时,派小卫士对追逐打闹的学生进行检查登记。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我做好教育工作。案例:65438年2月29日早会课上,玉伽和他的同桌姚汉打架。丁先生看到后,及时处理,叫他站起来,让说说是怎么回事。没想到,这位同学一时气愤,拔腿就跑,丁先生却没有追上。幸运的是,玉伽在晨会课结束后返回课堂,丁先生立即找到了与此事相关的几名学生了解情况并安全处理。我得知他生气了,跑到学校门口。幸运的是,他被他的姑姑,院长阻止了。所以我严厉批评他,劝他如何处理他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遇到危险如何处理。嘉鱼的同学事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承诺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4.联系家里和学校,确保安全。我总是带着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表,可以随时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强调家长和学校要对孩子进行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实现:安全第一?。学生意识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未来,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安全仍将是未来教育的重点。我会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全心全意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经验总结3。这次参加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我想谈谈我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经验。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功能往往受到阻碍,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很多有才华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健康症状。比如荷兰画家梵高,生前在画坛是个无名小卒。他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孤独之中。他是一个狂躁的病人。他曾经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心爱的女人,最后他忍受不了贫穷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马雅可夫斯基,苏联著名诗人,性格歇斯底里,情绪多变,易激动,多愁善感,幻想,缺乏理智和自制力。因为爱人着急上班,不听他的意愿留下来和他说话,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他也因为无法忍受的疾病和心理压力而开枪自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说明正常心理和变态心理没有绝对的差距。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行为,更不能熟练处理学生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师生关系,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本身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很辛苦,需要休息和放松。做一个“无所不能”的教育者,真的很累人。所以,老师们可以尝试在假期里养精蓄锐,比如:学会做一个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学会做美食家,做厨师。新的工作经历不仅能让老师放松,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

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靠自己来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个好的老师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千万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下,这样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才能谋求新的发展,真正有心理安全感。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开阔视野,也可以让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如意的事情,少经历焦虑和挫折,对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培训教师经验总结4。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有创造性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所有这些素质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重要的一环,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柳斌同志谈到了素质教育的三个要素。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本质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一个是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社会问题,这很重要。”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对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是否正确,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否成为健康人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相反,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两者都是育人,在统一的教育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心理教育对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心理教育适当拓展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理教育为提高道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一项对475名高中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优等生(成绩高于智商预期)、一般生(成绩等于智商预期)和差生(成绩低于智商预期)之间的差异与人格特征有关。绩优者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有计划。低成就者在自律、自我调节、冲动、贪玩、贪图近利、与同龄人关系差、不合作、自私、不太尊重权威和传统、不太善于社交、在学校和家里不太快乐、经常为自己辩护、怨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和悲观。普通团上下之间很正常。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及人格特征,可以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特别关注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形象的观察、概念和看法,关注自己的外貌、体力、运动功能等,经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标准或同龄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如果不正确对待,也会对身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以上说明,健康的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活力美等身体美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敏捷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比如,外向的人适合强而快的活动,内向的人完成目标的动力强,适合精准的任务。同时可以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来发挥身体潜能。运动技能是后天获得的能力,表现为快速、准确、流畅、熟练的身体动作。运动技能包含任意成分,与智力技能相关。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无意识的、反射性的动作,也不是像摇头这样简单的肌肉反应。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控制。因此,提高运动技能,充分发挥人的身体潜能,必须依靠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修养,审美修养是不可想象的。此外,许多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比如,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待问题,正确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己,举止得体,这些都是理性美的表现。再比如富有同情心,真诚,正直,正义,不畏强暴,开朗,勤奋,细心,有创造力,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等,这些都是人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精神美的组成部分,也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