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古筝创作的故事
结缘古筝
4岁的时候,我妈指着电视里一个弹古筝的女孩笑着问我:你想学吗?我抬头一看——漂亮!然后不解地点点头。谁知这一点头,就和古筝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古筝的故事就此开始,那些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
第一张照片——我5岁。
照片中,我站在古筝旁边,头微微倾斜,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小心翼翼地拨着,印象颇深。
我忍不住笑了。其实那时候我连绿弦在发出什么声音都分不清!我只会画瓢,听妈妈的话,玩拨妈妈拍的教学视频...
对于一个懵懂的孩子来说,好奇只能持续一会儿,马上我就被这种无聊的基本功折磨哭了。
“陶涛,再来一次,好吗?”母亲轻声劝道。
“嗯...嗯……”我实在不想玩了,就“嗯”了一声。
“好吧,只要你这次别起疙瘩,妈妈就带你去宁波划船。”我妈开始通过选择我喜欢的来勾引我。
“又吃肯德基了!”妈妈看到我已经有点感动了,赶紧再补充一些。
这次我欣然点头同意了。
…………
就这样,在我和妈妈的拉锯战中,我总是被妈妈的“糖衣”诱惑,重新振作精神,就像这张照片里一样,专心致志地弹古筝...
于是,手指越来越熟练,琴声一天天升高,邻居们的赞美声也越来越多。
结果,弹古筝真的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尝试学新歌,我都不需要妈妈的“糖衣”引诱,因为我已经明白,从头开始就是每首歌都要精通的必经之路。
第二张图——8岁的我
照片里的我穿着粉色的旗袍,头发扎成了发髻,就像是从淑女的画面里走下来的小淑女。他的脸虽然稚嫩,但表情却异常严肃。舞台的聚光灯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在观看,都在紧张地弹琴。
参加比赛?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参加比赛,第一次感受到心脏怦怦直跳的感觉。这么多老师,这么多观众,这么多眼睛看着,我慌得好几个地方都忘了自己的分数,只能遗憾出局...
下了台,我流着泪对妈妈说:“我不想再练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没中过奖。”
我清楚的记得我妈当时什么都没说,开车带我去了我们一直去的海边。涨潮时,滚滚波涛咆哮,一浪接一浪,拍打着海岸...
妈妈语重心长地问我:“陶涛,你看,海浪知道前方坚固的大堤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它们穿越的可能性极小,但它们放弃了吗?”
“不。”我低声说。
“拿不到奖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失败打败!”妈妈指着汹涌的海浪说。
是的,我已经开始喜欢弹钢琴了。我为什么要放弃?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失败能打败我吗?那我太弱了!
于是,我重拾希望,立志做生活中的一个小浪花,重新开始“每天一小时”。感觉很好——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曲折。尤其是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陪她一会儿,就渐渐忘记了烦恼;如果有开心的事发生,我也爱陪她一会儿,让她分享我的快乐。她就像一个老朋友,静静地聆听我内心的声音,享受我的喜怒哀乐。她似乎成了我的知己。
第三张照片——我10岁
时光荏苒,照片中的我自信满满,全身心投入到古筝曲《林冲夜奔》中,用琴声诠释林的英气。
是的,游戏里还是我。这一次,我不再那么紧张。此时我已经拿到了古筝十级证书,对这首歌更加有信心了——闭着眼睛都能弹!要知道,我练了三个月了,天天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一直在加班弹钢琴...真的很辛苦,只收获了一分。自然是舞台上技术娴熟,感情处理到位。终于获得了学琴生涯中的第一个重量级奖项——慈溪“三独大赛”第二名。从此,我开始收获各种奖项:在温暖的五月,我获得了市青年音乐人金奖;在快乐的暑假里,我代表慈溪市去杭州参加比赛,再次获得了省级青年音乐家金奖...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会是今天吗?
照片n:故事继续。
六个春夏秋冬,不长也不短。一路走来,我从古筝的小事中学到了一个道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学会坚持,坚持让我知道音乐的美好,坚持让我尝到成功的喜悦。谢谢你,我的老朋友,我的童年因为你而变得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