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用药的思考
合理用药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平稳,保证药物无毒有效的必要条件。给药间隔时间过长,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间隔太短可能导致体内药物过量,甚至中毒。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为时间间隔,4 ~ 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到稳态。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药物一天给药3 ~ 4次,只有特殊情况下才给予特殊的给药间隔,如洋地黄。对于一些代谢较快的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保持恒定,如去甲肾上腺素、催产素等。对于一些受机体生物节律影响的药物,应根据其节律规定给药时间,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早晨激素分泌最高的特点,选择每天早晨给药,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
药物的给药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来确定。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应在饭前服用,如制酸剂;易刺激胃肠道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睡前应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帮助其发挥药效,适时入睡。
疗程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者,应按规定疗程给药。例如,抗结核药物一般应连续使用至少六个月至一年以上。另外,疗程也要看药物的毒性。比如抗癌药,要间歇疗法给药。我国城乡居民用药行为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2012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包括合理用药在内的基本医学素养仅为9.56%,能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约为15%。在全国合理用药网络知识竞赛中,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10道合理用药常识题,只有6.3%的网民能够全部回答。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有自我药疗经历。在服药过程中,69.7%的人曾擅自增减疗程或自行换药。在孩子生病后,近30%的父母主动给孩子减少了成人药物或抗生素的用量,有时还混合使用多种药物。